APP下载

小先生制,让宋庆龄和陶行知心心相印

2023-08-31郑宪

儿童时代 2023年6期
关键词:宋庆龄工学陶行知

文/郑宪

人物名片

陶行知(1891—1946),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者。出生于安徽歙县黄潭源村。1906 年,进入崇一学堂读书,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1914 年,自费赴美留学深造,师从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归国后,他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1932 年,在上海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开展普及教育运动,创立了“小先生制”,让“小孩教小孩、小孩教成人”,使整个民族“返老还童”。宋庆龄对此竭力推崇支持,并指出:“小先生”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经过这一特殊时期的孩子们,能够成为未来和自己的领袖”。之后,他所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学说,影响遍及全国并远至东南亚、印度等国。1946年7 月25 日在上海病逝。著作编为《陶行知全集》。

小先生制

1935 年5 月14 日至8 月20 日,陶行知在上海的《晨报·新夜报·普及教育》周刊连载了《怎样做小先生》等文章,从理论上总结阐述了“小先生制”。这些文章在1935 年11 月由上海生活书店结集出版。书中指出:小先生不应只教人识字,应当能教什么就教什么,知道什么就教什么。小先生自己必须用功求学,才能教人。小先生不但要自己做小先生,并且要教别的孩子做小先生。做小先生要有恒心,虎头蛇尾没有出息。他说:小先生的“即知即传人”,解决了知识不再被少数人私有的问题。“小先生是一根根流动的电线,这一根根电线四面八方伸展到社会底层,构成一副生活教育网、文化网,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可以交通。它把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所遇到的困难,带回学校,再把学校里的知识技能带回社会去”。

1934 年1 月,陶行知在上海宝山正式宣布“小先生制”诞生。小先生的责任不单是“教人识字学文化”,而且要“教人去教人”,既注重“小先生细胞分裂”的识字普及,更追求成事过程中成人的素养,像“热烈无比的太阳融化坚冰”。

其实,对小先生制的酝酿,始于1931年陶行知从国外回到上海。“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战后,为解除国难,救国救民,宋庆龄和陶行知商量,在报上撰写时评,陶行知在《申报·自由谈》副刊上发表《斋夫自由谈》,便提出在上海创办工学团,开展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工学团运动,开展即知即传的小先生运动,推动反抗日本侵略的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将生活教育推向新阶段。对此,宋庆龄表达了坚定的支持。

陶行知去世,宋庆龄悲痛题词

陶行知像

宋庆龄教小先生读书

1930 年代的陶行知

山海工学团的诞生,即小先生制的诞生。当时工学团里年仅12 岁的张健,活泼灵巧,大家都喜欢他。张健教他们识字,讲故事和道理,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小先生”。从此,“小先生”的称呼不胫而走。1934 年1 月28 日(“一·二八”淞沪抗战两周年纪念日),山海工学团召开普及教育总动员大会,在这次会上,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陶行知和宝山教育局局长等人向当地17 个村的儿童自动工学团团员316 人授旗。授旗后,各村儿童自动工学团在“普及教育总动员令”的令旗引导下,精神抖擞,唱着《镰刀舞歌》,回到各自的村庄,担负起小先生的光荣职责。

于是,当时可以看到许多小先生教人的图景:小先生教弟弟妹妹识字,小先生在茶馆教人识字,小先生在屋前耕牛旁教人识字,小先生在家里客堂间教妈妈识字,甚至,小先生在坟头也教人识字。小先生制遵循的原则与方法是:即知即传;非班级常规;开门教人;要与生活相联系。陶行知对小先生们,还创作了一首《小孩不小歌》歌颂:“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创造了小先生制,陶行知还为其鼓与呼,亲自到全国各地推广,天津、济南、南京、九江、安庆……都留下他的足迹。小先生制诞生仅10 个月,上海就有了18000 个小先生,全国十几个省市推行。小先生制还受到当年苏区和后来延安解放区的热烈欢迎。教育家徐特立认为在苏区推行小先生制的特点是:“以民教民,能者为师。”

创造小先生制的陶行知,一生为使教育工作服务于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始终超负荷工作。1946年他突然去世时,年仅55岁。

宋庆龄为去世的陶行知题词:万世师表。同时,她还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与自己毕生努力的少年儿童工作结合起来,发起“小先生运动”。1947年,宋庆龄在中国福利基金会创办的三个上海儿童福利站中,全面推行小先生制,使之成为小先生的大本营。在这里学习的学生们(童工、报童、拾荒者、孤儿等苦难儿童),走出教室就是扫盲者。1948 年,宋庆龄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已培养了300 多名小先生,受惠儿童已达15000 人”。小先生制是一种最实际的助人助学的方法,“给他们工具,让他们去锻造中国光明的未来”。

1949 年,上海迎接解放时,儿童福利站的“小先生”们也组织了宣传队,高唱着《我们的队伍来了》,欢迎人民解放军。

自此,陶行知创造的小先生制,在宋庆龄亲自关切与推动下,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大道。

猜你喜欢

宋庆龄工学陶行知
宋庆龄,三城记
盐工学人
宋庆龄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工学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