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2023-08-31宗合玲
宗合玲
随着新课标的深度实施,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着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课程中,英语词汇的掌握以及英语阅读一直都是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英语词汇作为英语课程的基础知识,对后续英语学习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丰富拓展,使英语的功能性进一步提升。为此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工作。
思维导图是指通过文字与图片结合的方式,将课文内容通过绘图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知识的整合性,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特性。思维导图的绘制没有特定的形式,只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各种思维规律使学生的潜能被进一步激发即可。思维导图在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以一个中心点为基础,然后通过多种形式将知识点进行拓展,并结合英语课文内容,根据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通过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深理解记忆。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思维导图教学理念的应用,并将其当作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还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从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一、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工具中的一种,通过将各种知识结构转变成图像以及具体化的形式,从而使学生可以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像、文字等形式重新梳理英语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思维导图的制作通常需要借助PPT,或者在纸上进行绘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关键的英语词汇罗列出来,这些词汇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整个教学的重心所在。然后再基于核心词汇向四周辐射完成绘制,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最后再回归到主题。要想合理区分出主干与支干之间的层次关系,可以采用一些比较醒目的方式进行标注,通过照片或者关键词以及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使各个层次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结构。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进而更好地记忆和理解重点词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的作用分析
(一)符合学生的思維特征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维体系,受各种思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学习英语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为了打好基础,会将大量时间投入英语词汇的学习中,重视词汇的记忆以及理解。但是这种学习形式无法将所有学过的词汇进行整合,使所有词汇有效联系在一起,对英语词句的意思无法深层次理解。一些学生会将学习重心放在英语短文的学习中,对于基础词汇意思的理解能力较弱。而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理念,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体系,使学生的英语知识框架结构性更加完整,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学习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思维导图不仅要求教师做好课堂准备工作,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好预习,提前对各种知识信息做好整理。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提升应用图像、文字的能力,同时所采用的图像结构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思维结构在形成的过程中呈现发散式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要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有效提升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创造力,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从而积累更多的学习内容。
(三)整合教材内容
初中英语知识相比小学英语知识难度大大提升,教师对词汇以及知识点的把控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优先选择难度较低的文章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加快学生对模块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对问题进行分析,对主题知识进行梳理,利用思维导图将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英语教材的理解。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像、结构等形式,将整合后的知识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思考并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思维导图的制作过于强化
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些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思维导图作业,学习重心并不在对知识点的梳理当中,而是对各种无用的线条的运用,虽然思维导图制作得相当精美,但是始终无法凸显知识重点,降低了思维导图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合理的教学模式对提升课堂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比较重视讲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效率受到了很大影响,也与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严重不符。此外,一些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追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基础性的词汇教学,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始终无法跟上学习的进度,长此以往,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了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导致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较差。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广泛的拓展,也出现了大量的生词以及基本语法,使学生学习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会带领学生阅读整篇文章,之后再充分讲解文章内容。但是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将自身处于主体地位当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地位给予足够重视,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一)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课堂准备对整个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针对课堂问题,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理念,进一步了解思维导图的内涵,完成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并利用思维導图将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做好备课工作。首先在课前,教师需要针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仔细疏导,完成思维导图的设计,并从不同环节入手,总结课程的关键词汇,同时要保证所应用的关键词能够突出重点,从而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只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以“Presentation”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紧紧围绕“There is a boy and a girl in the center.There are host and hostess.Now listen carefully and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about the opening speech.”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知识传授,使整个课堂的词汇教学更加具有逻辑性,同时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更加具有层次性。在教授新词汇时,教师也要找到与新词汇相关的词语、短句,并利用相关词语、短句的意思加深学生对新词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完成分析与整理,从而加深对英语词汇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语法学习应用
进入初中后,对语法的学习逐渐增多,这也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语法的运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虽然初中英语语法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每个语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对比较紧密,如果对学习语法缺乏有效的方法,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难度就会加大。而应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完善的语法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内在结构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内容分散于不同的教材中,使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无法形成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对知识点的联系认识不足,这也造成很多学生语法学习困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形成语法知识全景图,将不同教材内容所展现的语法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
(三)听说教学应用
听说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平常的英语教学环节,英语听力部分始终是重点内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而培养语感就需要通过有效的听、说、读、写来实现。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听说教学进一步细化为不同的教学环节,如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准备相关的材料,使学生了解整个听说教学的主题以及方向,使学生在思维上能够构建出相关的知识结构图,快速找出课堂的重点内容,加深学习印象。
(四)阅读教学应用
汉语文章与英语文章之间的知识结构有着很大差别,并且在逻辑上的差异性也较大,如果采用汉语文章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就会使英语文章脉络更加混乱,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文章意思的了解。而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这一环节中,可以有效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同时,思维导图是一种不以语言为基础的教学工具,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英语文章阅读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教师在文章讲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带领学生掌握文章主题,大致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其中的大概意思。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通读,尽可能让学生了解不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其中的内在联系构建相关的思维导图,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楚完整,能够清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其建立起完整的思维导图结构,从而掌握文章结构。最后教师可将英语文章内容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在进行语法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中心思想寻找出对应的问题所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使其掌握更多良好的英语阅读技巧。比如,在教学“Self check”一课的过程中,阅读课文内容时可以以“house”为主题词,通过多个角度的问题有效激活学生所学知识,从而联想出不同的英语词汇,在理解语法的应用方法后,再去寻找英语文章的核心思想,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学习重点,提升学习效果。
(五)知识连接应用
英语知识整体表现比较烦琐,对于词句的灵活应用程度较高,关联性较强。如果学生只是掌握某一知识,很容易导致知识学习疏漏,学习效率不高。而应用思维导图后,可将英语知识串联在一起,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中找到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起相关的结构图,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例如,在讲解英语文章内容时,由于文章内容会出现大量的动词形式,因此教师需要将各种动词串联在一起,并进行搭配,在不断搭配的过程中将各种单词词性整合在一起,并将其分成不同种类,如在介词后面加入动词的形式,这时动词词意就会转变成名词的词性,表示不同的活动行为。或者教师可通过引导的方式,在动词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相关的思维导图结构,使各种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使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实现分类记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记忆效率。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避免学生对知识点的混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综上所述,应用思维导图对初中课堂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要想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仅做一些表面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借助思维导图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模型,养成运用思维导图的良好习惯,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词汇、语法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卓尼县藏族中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