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绘本给予幼儿心灵滋养

2023-08-31李艳坤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家园绘本食物

李艳坤

导读:赣州市保育院(以下简称我园)是一所由教育局管辖的公办幼儿园。在耕耘园所的点点滴滴中,笔者经过观察与实践发现,绘本与幼儿教学工作高度契合。幼儿园教育以人格塑造、情感培育和心灵滋养为主,绘本的趣味性、直观性、可操作性、教育性等特点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特征与教育需求高度契合,本文畅谈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一、快乐小“食”光:园所食谱和营养主题绘本的相遇

我园在一日生活的饮食管理方面,秉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类型全面、结构合理的理念。在实践中得知,幼儿与膳食之间并不是单方面被动接受的关系,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挑食现象,一定程度的偏食、厌食、暴食确有存在;二是处于食物品位的养成期,在饭后时间会对食物的味道进行描述,并产生自我的偏好;三是处于食物的认知期,对食物种类、营养成分、质地、口感、制作来源、烹调方式等有一定的探究欲望。

鉴于此,以某一天的早餐为例,可以适当在当天的课程中加入和饮食相关的绘本进行教学,深化幼儿对食物的印象,增长其饮食知识,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餐点由牛奶、火腿卷、黄金糕、煮鸡蛋构成,以补充蛋白质为主,可以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刺猬的帽子》。故事讲述刺猬为了掩饰掉刺情况戴上了帽子,请教博学广知的校长后了解到这是缺乏蛋白质造成的。针对幼儿的三大饮食认知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A类幼儿与刺猬一样不喜欢喝牛奶(奶制品)和鸡蛋(蛋类食物),但这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刺猬的反面教材提醒他们注意营养均衡,将会事半功倍;B类幼儿与刺猬一样喜欢去学校外面买肉干、臭豆腐、烤肠等含有防腐剂的加工食品,虽然这些食物也具有一定营养,却远不及天然食物健康,看到刺猬的经历,他们会意识到幼儿园的早餐吃起来虽然要清淡一些,但具有一种纯天然的美味;C类幼儿对早餐的营养成分具有探究欲,可以引导他们一日三餐必定要包含豆、鱼、肉、蛋类食物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因为这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是生长、发育、代谢相关来源,主要表现在皮肤、头发、指甲等的生长状况下。经过科学启迪,他们对食物成分的探索热情会带动饮食习惯的提升。同理,也可引入其余营养成分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绘本,让幼儿获得知识和心灵启迪,由内而外端正饮食行为。

二、时光恰好,相见初春:开学季和成长适应类主题绘本的相遇

以我园今年的开学季为例,经过寒假,迎来了第二学期的课程。针对幼儿普遍遭遇的生理、心理问题,绘本是他们忠实的好伙伴和理解者。有的幼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抗拒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绘本《小阿力的大学校》疏导。故事以一只小麻雀为叙事线索和心理象征,描述了小阿力开学前喂养瘦弱的小麻雀,入园后靠小麻雀的故事赢得了掌声,交到朋友后意外发现和之前的小麻雀一样的鸟。幼儿从这个故事中能获得情感共鸣,像小麻雀和小阿力一样从陌生的环境中一点点摸索、成长,并且彼此知晓大家都渴望找到同伴、都有害羞和孤单的心理,可以产生一种集体主义的温暖力量,稀释不安的情绪。有的幼儿假期作息比较紊乱,要恢复健康、规律的作息需要一定的心理建设。此时可以引入绘本《莉莉和米洛睡觉》,改善这一情况。故事讲述了可爱的兔子莉莉和老鼠米洛换睡衣、刷牙、洗脸、上厕所、钻被窝等睡觉前的准备。从中,幼儿能感受到有秩序、有规律地做事不再是一种限制和管束,反而具有一种童真童趣,可以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降低适应环境带来的焦虑感。春季开学阶段处于初春,昼夜温差大,为了让幼儿养成季节意识,提升换季常识,可以在阅读角放置绘本《四季时光》鼓励其自主借阅和探讨。作品介绍了一个德国小镇的一年四季,共7个场景,是一套逻辑类绘本,以人物、动物、道具的主客观表现体现时间规律。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不同的画面进行对比,通过自主观察分析出时间的流动和季节的特点,加深知识印象,明白各个季节的穿衣特点,如春季着装应轻便、舒适。通过成长适应类主题的绘本,提升幼儿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促使其从心灵层面提升对人与外在环境关系的理解,更好地调整心态,适应转变。

三、家园携手谱新篇:家园共育和亲情主题绘本的相遇

我园定期召开家园研讨会议,从专业与能力、操作与方法的角度共同勉励教师和家长做好沟通联系工作,为幼儿的发展保驾护航。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到实际的纽带是幼儿,不能偏离幼儿本位思想。亲情主题绘本一般以家人为主要角色,以幼儿视角描述家长的性格和亲子之情,能让幼儿情感上产生深刻共鸣,是家园共育的一个不易察觉的突破口。以绘本《我妈妈》为例,故事以夸张、幽默、荒诞的画面讲述一个无所不能的妈妈为孩子变身一切职业,以幼儿的第一人称口吻描述对妈妈的欣赏与赞美,但妈妈最后变为了原本朴素的形象,落脚点回归简单又深刻的母爱。笔者提出“三视角”理论,即教师、幼儿、家长是家园共育的三个视角,两两排列组合能产生各有侧重的情感反应,将其分开教学再组合叠加能深化幼儿的心灵体验,促使其体会稳定中变化的关系,从关系的流动性中同时稳固家园情感。教师是亲子关系的“旁观者”,以绘本的形式诉说妈妈美丽勤劳、富于想象、充满爱心的特点,能让幼儿以更冷静、客观的心态理性看待妈妈,并以更富有激情和兴趣的行为满足自身对妈妈的好奇心;家长是亲子关系的“主观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和教师口中的妈妈相似或不同的反应,引导幼兒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幼儿是亲子关系的“承载者”,看似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身份,实则是关系的真正掌握者。通过教师描述的妈妈、绘本中的妈妈、真实的妈妈,产生自我判断,进而以更符合实际又契合个人认知的特点重新审视妈妈、看待亲子关系、对待现实和绘本的联系,更好地衔接家园教育。

四、中国年里的那抹红:文化生活教育与传统节日绘本的相遇

文化生活教育事关民族认同、生活教育,是我园的传统教育活动之一,通过布置任务让幼儿了解“中国红”,促使其熟知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知,同时,各个班级的教师以“小兔子红包”“春节灯笼”“福兔闹春”为主题展开区域游戏,强化教育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笔者采用传统节日绘本教学模式,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主题线索,以《团圆》《清明·游宏村》《不是方的,不是圆的》《节日体验立体绘本·中秋节》为素材展开教学,让幼儿通过令人爱不释手的绘本故事,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崇敬之情。以《团圆》为例,该绘本是朱成梁经典之作,讲述“我”和外出务工的爸爸在春节假期的几天内发生的故事,包含大红灯笼、理发、春联、贴福字、舞龙灯、吃汤圆、拜年、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等文化元素,最终以“我”把象征好运的硬币送给爸爸结尾,将父女之情推向高潮。笔者以亲子之情为线索,以文化传统为串联,生动地为幼儿科普春节知识,启发内在情感,让幼儿的心灵之花得以绽放。

五、科学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幼小衔接过程与游戏绘本的相遇

我园以双向学习、教研助推、观摩游戏、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家园携手为有效衔接的阶梯式纲领。其中每个阶段,都可以有绘本的身影。前两个阶段,教师可以阅读《小猪菲奥娜的重要一天》《大卫上学去》《迟到的理由》等幼小衔接绘本,从儿童心理学、幼儿读物创作者和出版方等不同于幼儿教育者的角度汲取教育经验,获得新的视角启迪;第三个阶段,可以使用《出走的巴士站小哥》《不可思议的彩虹》等操作性、互动性较强的绘本,供身体能力和智力发展较成熟大班幼儿阅读及分享心得,增加其成就感和综合素养;第四个阶段,通过《我爱一年级》《小孩为什么要上学?》《第一次考试》等幼升小绘本让幼儿以感性认识的方式,提升对小学的认知;第五个阶段,以《收拾房间的理由》《打招呼》等行为习惯绘本提升幼儿独立意识;第六个阶段,将《我是彩虹鱼》《勇敢的小火车》等社会交往类绘本和具体的戏剧表演游戏、生活体验类游戏、任务类游戏、闯关类游戏结合,让幼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清晰认识到自身社会身份的转变;第七个阶段,分别以《做计划大挑战》《大熊有个小麻烦》《三只熊》《石头汤》《我也要搭车》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计划、倾听、表达、前阅读、前书写等各方面能力,为小学知识学习做好准备;第八个阶段,开设“亲近绘本,爱上阅读”的家长会,善用多媒体技术和微信群的现代方式,让家长、幼儿、幼儿园三方以绘本为枢纽展开幼小衔接的关键一步。以上提及的绘本均具有游戏属性,可以让幼儿实现“玩中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对小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六、结语

笔者从饮食健康、开学心理调整、家园共育、文化生活教育幼小衔接五个方面出发,希望用绘本给幼儿心灵滋养,实现我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家园绘本食物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绿家园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