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教思想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2023-08-31朱文维

职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黄炎培工匠精神

朱文维

摘 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注重高职学生高质量培养,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求。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他的职教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其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也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本文主要阐述了黄炎培职教思想与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探索了黄炎培职教思想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黄炎培 职教思想 工匠精神

课 题:本文系2022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研究基金项目学工课题的研究成果。

一、黄炎培职教思想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

我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曾阐明:职业教育的目标很简单、很分明,是给人家一种实际上服务的知能,得了之后,要去实地应用的。从提出“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的总体思路到思考“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的职业教育本质;从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理论方法到探索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的“中华职业教育”,在黄炎培职教思想引导下,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与教学实践显现出以时代特点与社会需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主流特征。

黄炎培曾提出“劳工神圣”“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了方向与目标。黄炎培职教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兼具动手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不仅是学习与掌握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学习与内化职业道德的过程。而当前的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養的培养,注重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端正职业态度与树立大格局的价值观,这与黄炎培职教思想的核心不谋而合,进一步证明了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前瞻性。

二、我国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我国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受到社会环境、教师队伍、自身认知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一)高职学生在社会地位上缺少肯定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地位不被肯定。高职学生长期面临自身定位不准确、发展目标较模糊以及自我社会角色意识不强等问题,从而难以形成工匠意识、养成工匠精神,职业生涯发展受到限制。

(二)高职教师队伍对自身认可度不高

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层次标签”“重学生轻教师”现象,导致高职教师信心不足,职业认同感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职教师受自身专业水平所限,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把握不准,对工匠精神的解读不够清晰、深入,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于心。

(三)高职学生对职业认知与职业理想不明晰

精神层面的营养需要落地才能内化于心。大部分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比较浅显,并没有真正领会工匠精神内涵,对于未来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理想也比较模糊。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也有劳动教育教学环节,但是未能充分挖掘工匠精神的教育元素,校园文化氛围感也不足,导致学生不仅没有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的要义,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也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难有爱岗敬业精神与纯粹的工匠精神。笔者以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周边学校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关于职业认知、职业理想等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不确定是否真正了解、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对职业认知和职业理想就难有正确理解。

三、黄炎培职教思想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融入黄炎培职教思想,充分挖掘黄炎培职教思想教育元素,是全方位培养德技并修人才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通过制定适宜的课程标准,开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进行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甘愿为事业奉献一生。

(一)个人角度:“工”以修身,“匠”以养德

任何事情,内因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将黄炎培职教思想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对职业有正确的认知,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进入新时代,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工匠价值观,扎实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坚韧顽强的品格和积极的职业态度。“工”以修身,传承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劳动光荣的优良传统,以德为先,吃苦在前;“匠”以养德,养成精益求精、深入钻研的行为习惯,将工作看成事业,赤诚坚守。

(二)学校层面:顺应时代,产教融合

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职院校要对高职教师进行黄炎培职教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系统培训,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筑牢实践技能的基石。高职院校可以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充分交流,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中融入黄炎培职教思想和工匠精神,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其次,在创新办学模式上,要将时代发展需求与黄炎培职教思想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同频共振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铸牢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模式,是培养专业人才、全面促进就业、提升社会实力、推动中国制造达到更高层次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坚持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与社会组织、企业等进行深入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实训基地,共同促进形成弘扬工匠精神的浓郁氛围。通过与企业充分融通,设置高职学生始业教育实习、中期阶段性实践实习以及毕业顶岗实习等培养环节,使学生全过程全方位了解工作岗位的特点、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让学生在熟悉工作的同时也获悉行业发展的新变化。

产教融合有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占到所有课程的50%以上,所以大部分专业课程都会转移到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高职院校要充分以企业生产、产业发展为引领,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通过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理论高度与实践技能水平,将黄炎培职教思想融于工匠精神培育的教学全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三)家庭观念:家风形成,习惯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人,“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非常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而父母给予的家庭环境和家庭理念,就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营造的家庭环境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家庭教育,家庭观念对子女未来整个人生的发展影响深远。一方面,父母要树立良好的家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父母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践行工匠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让子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子女在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下,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家庭担当,勇于挑战自己,追求工匠精神。另一方面,父母要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劳动光荣的意识,鼓励子女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到充实与快乐,提升他们的专注力与耐性,这样有助于他们独立自强,形成可贵的工匠精神。

四、小结

黄炎培先生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具有深远的意义。将黄炎培职教思想融入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过程,意义重大。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神内涵,更是一种长期积累的凝聚着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内涵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职业态度。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过程中,要理实一体地将黄炎培职教思想充分融入,培养大批优质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黄炎培,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朱津儀.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12).

[3]徐海祥,王正云,施帅,等.“1+X”证书背景下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技能培养“三教”改革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21(10).

[4]王鹏.浅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2018(35).

[5]李珂.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J].求是,2021(9).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黄炎培工匠精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
关于表彰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在京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