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市林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2023-08-30王红霞马格李惠敏于海涛

内蒙古林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林草沙棘

王红霞 马格 李惠敏 于海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

鄂尔多斯市现有森林面积238.2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42%;草原面积515.2 万公顷,草原植被盖度50.28%;湿地面积13.4 万公顷。全市有国有林场25 个,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3 个、森林公园4 处、地质公园2 处、沙漠公园4 处、湿地公园2 处。

2022 年9 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全区总林长会议上强调,让林草资源资产“活起来”“转起来”,全力培育壮大林草产业。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为落实孙绍骋书记的指示要求,提出着力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林草中药材四个优势产业。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草产业发展,全市林草产业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林草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草建设保护和产业发展,依托林草资源禀赋,持续推进木本粮油、果树经济林、灌木加工利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种苗花卉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市积极推进特色林果、木本粮油基地建设,其中,特色林果基地2313 公顷,木本粮油基地29133 公顷,种植各类经济林面积达34913 公顷。开发利用灌木资源,培育灌木加工利用企业10 余家,主要产品为饲草颗粒和燃料颗粒。全市以国有林场为示范、以个体经营为代表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业不断发展,种植甘草、黄芪、黄芩、连翘、金银花、玫瑰等10 多种中草药植物。

沙棘产业。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沙棘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良性循环。鄂尔多斯市现有沙棘林41254公顷,主要分布于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为继续发挥沙棘的生态效益,同时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结合自治区下达的2023 年特色林果建设任务,全市2023 年计划种植沙棘原料林6000 公顷,更新改造沙棘生态林3333 公顷,已与准格尔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对接完成了地块落实任务。目前,全市有沙棘龙头企业6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企业+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的模式,与农牧民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市沙棘企业年生产能力达3 万吨,已形成果实初加工、提取深加工、饮料类产品研发、药品保健品研发四大加工板块,包括沙棘醋、沙棘酱油、沙棘饮品、沙棘叶茶以及沙棘原花青素、沙棘叶黄酮、沙棘化妆品等50 多个产品。

特色林果产业。扩大经济林果基地有机绿色产品覆盖面积,积极调整和优化林种结构,推动经济林果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山杏、仁用杏、海红果、葡萄等经济林产业。全市山杏面积560 公顷,仁用杏面积27820 公顷,通过强化品种改良、科技支撑,山杏和仁用杏现已进入盛果初期。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科技和市场为支撑,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山杏产业化经营体系。在准格尔旗暖水乡德胜有梁村、水泉沟村,沙圪堵镇福路村,龙口镇沙坪梁村,薛家湾镇城郊等地,建设了标准化林果产业示范区。鄂尔多斯市位于北纬38 度“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带”上,种植酿酒葡萄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鄂托克前旗、达拉特旗和伊金霍洛旗,陆续建起葡萄酒庄,打造出集采摘、品鉴、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休闲产业园。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全市特色林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

支持果农根据实际搭建防雹网、防鸟网等,提高防灾减灾能力。2023 年,计划搭建防雹网120 公顷。组建技术服务队为村集体果园提供修剪、打药、拉枝等技术服务,不断提升抚育管理水平。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年计划组织到典型地区参观学习2~4 次,早春组织进行1 次果业技术室内集训,重点培训乡镇专业人才和生产经营技术骨干。

灌木平茬加工产业。鄂尔多斯市灌木林面积204.8 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85.98%。多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探索林沙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柠条、沙柳、羊柴等灌木林资源,严格遵守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推进灌木林加工利用,培育壮大灌木林加工利用龙头企业。采取产业拉动、政策激励等措施,提升灌木加工、产品研发水平。林沙加工产业的发展逆向拉动了灌木林建设,企业投资绿化,积极建立原料林基地,农牧民投身绿化,出售灌木枝条,增加了经济收入,林沙加工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未来,全市将大力推进以沙柳为主的木材加工业和以柠条为主的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建设木材加工园区。

林药种植产业。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林下经济和经济林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保障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市场需求,在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选用适合当地的甘草、黄芪、黄芩、连翘、金银花、玫瑰等药材品种,开展林下中草药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

目前,全市林业经营主体达609 个,其中专业大户37 个,经营林地面积1.2 万公顷;家庭林草场505 个,经营林地面积13.3 万公顷;林业专业合作社50 个,经营林地面积4.5 万公顷;林业企业17 个,经营林地面积1.4 万公顷。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强化政策支持,扶持林沙产业强劲发展。为加速林沙产业发展,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沙棘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七项政策措施》《鄂尔多斯市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积极争取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绿化、蚂蚁森林等项目资金,激发企业参与林沙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全市不断加大林沙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围绕沙区循环经济发展、防沙治沙、林沙产品加工等重要产业项目,重点培育壮大了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向林草产业流动,加速了林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发展沙区循环经济。坚持“多采光、少用水、大循环、高效益”的发展理念,把特色种植养殖业作为沙区循环经济潜力最大的产业来抓,采取“种养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开发与循环利用,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如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利用沙柳等灌木平茬枝条进行生物质直燃发电,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培育螺旋藻,用燃烧产生的草木灰生产钾肥,最终循环利用到沙柳种植基地。

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特色林沙产品。鄂尔多斯市立足沙棘、山杏等优势产业,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的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品牌意识,高标准生产林沙产品。充分运用现代商业和营销理念,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通过互联网将林沙产品推广到千家万户,将林沙产品打造成为鄂尔多斯市电子商务的重要品牌,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高原杏仁露、天骄沙棘醋等知名林产品已畅销区内外。

加强科技支撑,推动林沙产业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不断提高推广转化水平。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延伸林沙产业链。如位于杭锦旗的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引入现代高科技组培技术、全自动大棚恒温调控技术,利用周边化能工厂的废气余热,探索发展蝴蝶兰花卉种植,现已完成720 万株生产基地一期建设,实现年销售收入1535 万元。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林草沙旅游业转型升级。抢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契机,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森林、草原、湿地和沙漠资源,大力发展森林观光、森林康养等生态旅游。加大特色林草沙旅游项目投入力度,在旅游区开展民俗主题活动,以及演艺、非遗、文创、图书、文博“五进”活动,进一步丰富林草沙旅游业内涵、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打造一批资源优良、生态旅游特色明显、经营效益好、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精品区和国家级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据统计,2022 年,全市林草沙旅游业与休闲服务年产值达2.94 亿元。

三、主要问题

基础设施设备薄弱。林草产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在林草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保鲜库、冷藏库、产品加工设备不足,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农牧民发展林草产业的积极性。

科技支撑有待加强。林草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力量不足,特别是基层科技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不强,林草生产设施设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农牧民对科学的种植技术掌握不够,多数林草产业种植户仍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对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引进推广应用滞后,多数果农缺少基本的果树栽培专业知识,果品的商品性和核心竞争力不强,林草产业经济效益没有充分体现。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链条较短,区域品牌效益不高。鄂尔多斯市林草产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难题亟待破解,产品研发滞后,生产经营规模小,尚未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辐射面不广,示范带动作用不突出,多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广大消费者对沙棘综合价值及其在健康产业中的作用认知度不高,加之受价格、宣传、销售渠道等的影响,沙棘食用、药用等产品的大众消费市场依然没有形成。

四、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自治区出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具体意见,放宽林下经济使用林地政策,明确林下种植范围等,便于基层操作,以解决林下种植政策不明晰等问题。出台产业发展鼓励政策,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林草产业建设,建立企业和农牧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产业带活大经济。

加强基地建设和产业项目投入。在安排低产低效林改造、灌木林平茬和产业发展等资金时,进一步向优势林草产业倾斜,确保沙棘、仁用杏等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和灌木林平茬等林草产业项目顺利推进。

加大科研和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议进一步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力度,安排科技创新研发专项资金,或者从生态建设等资金中提出一部分,专项用于林草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发掘避“倒春寒”仁用杏资源,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建立全国第一个避“倒春寒”仁用杏核心种质资源库,研发稳定避“倒春寒”优异种质精准鉴定技术,培育避“倒春寒”、高产稳产、高油高蛋白的新品种。研发杏专用花果防冻剂及施用技术、“昆虫信息素+物联网”精准适时监测的绿色防控技术。对林果、林药等基础设施建设好的地区,加大保鲜库、冷藏库、产品加工设备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扶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进一步调动农牧民发展林草产业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持续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商标意识,指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注册区域公用品牌商标,重点申请苹果、梨、海红果、杏等“地理标志、有机、绿色”认证,打造新、奇、特苹果、杏、沙棘品牌。逐步增加果品品牌的种类,提高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市林草沙棘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沙棘颂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绿染鄂尔多斯高原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大医精诚福泽一方——专访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