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

2023-08-30刘华林云南艺术学院

天工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玛瑙山南雕刻

刘华林 云南艺术学院

一、前言

保山南红雕刻工艺历史悠久,雕刻难度很大,在保山南红雕刻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会被其诱人的红色、细腻油润的质感所深深吸引。因此,对保山南红雕刻工艺价值的理解和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雕刻的外在表现,更多的应是理解雕刻工艺背后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导向。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发现关于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并且大部分的资料是对南红的宝石学特征、颜色等级划分、相关作品鉴赏以及材料本身价值的描述,而对雕刻工艺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没有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关于南红雕刻工艺价值体系的记录,虽然这些对于了解基本的南红知识是够了,但学术研究价值不是很高。所以,本文针对性地进行梳理,希望梳理的保山南红雕刻工艺资料能够对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爱好者认识其工艺价值提供帮助。

通过对保山南红雕刻工艺价值文化的深度挖掘,形成当代艺术视角下的雕刻艺术研究。以保山南红雕刻工艺为线索,深入探究南红的文化内涵、工艺价值、市场趋势等,使人们能够对保山南红雕刻在工艺方面的体现有更全面的认知,不仅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工艺文化,还可以将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设计理念相结合,做到推陈出新,不断丰富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发掘云南保山南红的独特性且独有的文化内涵,梳理保山南红雕刻的技艺表达及当代背景下的工艺价值,分析保山南红雕刻工艺未来的发展走向。

二、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研究现状

首先,保山南红一手资料的获取难度大,文字、图片记载有限,与南红相关的研究的角度和切入点都停留在对物理特征的描述上,都是理性思维的研究,与艺术创作相关的资料极少,而且对应的保山南红雕刻工艺历史文献极少,并且大部分都只是对保山南红雕刻工艺进行了简单概括,没有系统、完整地进行梳理和分析,而系统地梳理南红雕刻工艺难度相当大,门槛要求比较高。其次,保山南红雕刻是玉雕的一个分支,其承袭了玉雕的大部分工艺。雕刻者基本都是按部就班地学习相关的雕刻技法,并以师徒制心口相传的模式为主,而这种传统模式偏重雕刻技法,缺少理论方面的支撑,并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和时间规划,所以导致研究的视野不够广,工艺价值的体现和转化力度不够,对雕刻技艺的创新十分少,使得保山南红雕刻人才培养严重滞后,并没有建立符合保山南红雕刻人才培养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出现保山南红雕刻名人少、名牌少、名店少等问题。最后,市场对于雕刻技艺价值的忽视,使得雕刻作品有工无艺。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的相关资料多停留在古人留下的玉雕技法的舒适圈(圆雕、浮雕、镂空雕、透雕、链雕等),其雕刻工艺并没有像翡翠雕刻一样形成自己独有的雕刻工艺系统。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类似于一个大染缸,其吸收了河南、广东等地区的雕刻工艺,借鉴了这么多地区的工艺却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工艺表现技法,进而使保山南红雕刻作品难以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难以体现当代保山南红雕刻技艺的价值。同时,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并且主要关注的是材料价值的市场趋势,所以保山南红雕刻工艺价值的普及工作仍然有待加强。另外,做分析的学者型人才太少,没有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的引导。

三、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的脉络

(一)文化脉络——红色记忆

保山南红玛瑙,古称“赤玉”,也称“琼玉”。南红玛瑙因产自云南或中国南方,所以被称为“南红”。南红玛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据文献考证,自3 000 多年前哀牢国时期起,滇西人民就开始使用这种美丽的石头装扮自己,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云南战国贵族墓葬中的南红玛瑙串饰。汉时滇人就以红玛瑙为贵,在澜沧江边、哀牢山上,滇西各民族将保山南红玛瑙做成串珠戴在脖子上,一直到唐南诏国、宋大理国时期,南红玛瑙都在开采使用,并且用得最多的是做佛珠,这跟当地佛教盛行有莫大的关系。明朝以后,朝廷在滇西设了专门的采玉机构,用来开采翡翠以及南红进贡给朝廷,一直到清朝年间,南红玛瑙在朝廷中盛行成风,王公贵族都趋之若鹜,对滇西产的南红玛瑙钟爱有加,其用途最典型的是制作朝珠和顶珠,象征着一种权力。乾隆以后,由于国力衰退及其他原因,保山南红玛瑙的开采处于停止状态,一直到近年才重新开发挖掘,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此期间四川的南红占据了南红市场的大半江山。保山南红玛瑙贯穿于玉雕的历史文脉之中,中国人爱红色,对红色的喜爱和执着是刻在心底的,所以中国人爱南红,南红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红色记忆。保山南红的历史文化值得我们探索学习,通过其不仅能了解到地域风情和雕刻历史,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化内涵,开阔我们的视野。

(二)材料脉络——丰富多彩

保山的南红玛瑙矿脉属于沉积岩,呈现层状分布,在几千万年的地壳运动和侵蚀风化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断裂,矿物质渗透到裂隙或者包裹起来,不仅是诱发保山南红材料颜色多样性的原因之一,而且是造成保山南红材料多绺裂的重要原因,这也使保山南红材料雕刻难度增大。故宫中的两件南红雕刻作品,据考证其材料就出自云南保山。保山南红玛瑙的历史产地在今保山市西北26 千米处的杨柳乡阿东寨的大海坝水库西侧,近年又在保山市东 35 千米处的瓦渡乡有了新的发现,有望成为今后南红玛瑙的后备资源地。由于其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所限,采矿者必须放炮且深挖掘才能采出,故矿石的裂隙较明显,完整的大料极为罕见,正所谓“无裂不保山料”。但其玉质细密、色彩饱和度高、水头足,娇艳灵动,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其生于深山大泽之中,实乃天地之灵物。南红玛瑙的主要成分是隐晶质二氧化硅,其摩氏硬度为7.0,呈半透明状,有玻璃光泽。据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中记载,“生南方者色正,红无瑕”,“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这都说明了保山南红的颜色以红为主,夹杂着五颜六色的纹路,所以具有缟纹线也是南红的一大特征。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曾这样描述保山南红玛瑙,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皆凿蔓所得也”,这段文字描述了保山南红玛瑙的另一个特点,也就是保山南红玛瑙体量小,最大也就拳头大小,且保山南红材料红白分明,甚是鲜艳,我们也叫作“冰飘”料。保山南红玛瑙用专业术语来说是玉质感很强,细腻如脂。保山南红玛瑙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有红色玛瑙、白色玛瑙、灰白色条纹和浅红色缠丝玛瑙、紫色玛瑙、黄色玛瑙等之分,而红色和白色是主要色彩,红色又分为柿子红、锦红、冰红等色系品种,其中柿子红、冰红、锦红最好(见图1)。因其材料颜色的丰富性,再加上雕刻工艺的赋能,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作品也是特点突出,别具一格。保山南红玛瑙颜色红艳,质地温润,其因材料的难得而备受大众的追捧,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长久不衰。

(三)工艺脉络——传承有序

从保山南红雕刻工艺发展来看,其继承了传统玉雕工艺,可谓传承有序。古代的雕刻以切、磋、琢、磨成型,主要以解玉砂为媒介进行研磨。传统工艺流程包括了十二道工序,即捣砂、研浆、开玉、扎砣、冲砣、磨砣、掏膛、上花、打钻、透花、打眼、上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雕刻材料,智慧的中国人对材料的解读和运用是极致的,根据每一种材质的特性、特征选择相应的技艺,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主要以金属线加上解玉砂、碎石等进行反复的研磨去除多余部分。这样的工艺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是巨大的。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子器械的介入,使得“工艺现代化”,在提高了效率、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从而使保山南红雕刻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解决了南红多裂多杂、难雕刻的问题。现在南红雕刻工艺虽然简化了很多,但是雕刻工艺的核心从未改变,其工艺流程包括审石、解石、去杂裂、定形、设计、打形、琢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前人留下的工艺流程我们要作为研究基础,而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在提高,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不肯向前看,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当代更好地发展。从古代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工艺的随机性和趣味性,所以手工雕刻要求对造型、雕刻力度、空间把握等都要有一定的经验。在进行雕刻时,雕刻师要把个人情感与技法和经验充分结合,将自己的精神思想进行充分表达,使雕刻作品的工艺价值得到提升。有序的发展需要传承有序,大胆创新,不脱离传承的轨道,针对不同的玉石雕刻采取不同的雕刻工艺,进而使所雕刻作品的价值最大化。

图1 保山南红雕刻材料品类

四、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的当代价值展望

保山南红雕刻承载着历史文化。当今时代,市场、需求与审美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雕刻师应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以继承传统为基础,在创新中进步,这样才能为行业打造出一片新天地,从而推动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继往开来,迈上新高度。传统保山南红雕刻技艺包含了圆雕、浮雕、巧色雕、镂空雕、线雕、阴雕、链雕、薄意雕、微雕等,其消耗的成本和时间是巨大的,但是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新技术的产生必定会使艺术审美发生变化,数字化雕刻技术的介入,催生了技术的融合再生,机器的介入有利有弊,可以尝试两者融合再生,寻找平衡点。审美主体的差异化导致了多元文化的产生。在创作的过程中,雕刻师通过材料和情感的高度融合,展现出地域特色和时代审美特征。保山南红因高饱和度的红色而被世人喜欢,具有喜庆、吉祥的美好寓意。以传统文化及材料为基础、工艺技法为载体的南红雕刻工艺,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多的是传递了一种心境和精神。作为一名雕刻师,要结合当下流行的趋势,通过纹样、形式等来体现当代语境下的雕刻工艺价值。保山南红雕刻工艺积累了前人宝贵的经验,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绕不开传统的滋养,所以我们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和需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借鉴和融合优秀的文化和艺术精华。保山南红雕刻承载着当下的时代审美,要突破既有思维的束缚,将自己对文化、对世界独特的思考表现出来,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敏锐地捕捉消费者的审美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进而实现其价值意义的转换。

五、结束语

当今,我们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进行创新和探索,将材料和新工艺相结合,运用传统元素和传统哲学理念,创作出符合当代价值导向的作品,把保山南红雕刻再提升一个高度,使其在创新中发展,进而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名片。

猜你喜欢

红玛瑙山南雕刻
On art
揭开玛瑙新宠——北红玛瑙神秘的面纱
对战国红玛瑙贯彻《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的思考
南红玛瑙的市场分析
刘红伟 战国红玛瑙欣赏
雕刻时光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