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初探

2023-08-30马聪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探究性知识点探究

马聪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探究性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起着指引作用。高中階段由于学生升学压力较大,且高中数学难度加大,因此探究性学习方法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引起学生学习节奏混乱、数学成绩下降等问题。为此,笔者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

高中数学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要求较高, 这使得很多学生常常产生厌恶和畏难心理,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尝试自主思考及探究,严重影响了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同时,由于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延伸,有些学生难以接受或者理解较慢,这也造成学生在实际探究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二)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做到传道授业,也乐于将自身的学识教授给学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解惑的重要性。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仍采取灌输式教学,课堂上不注重引导,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致使很多高中生课堂学习不主动,思想存在惰性,习惯于教师直接教授知识点。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一课时,直接把导数的定义告诉学生,并没有采取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导数的定义。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三)课堂存在盲目探究和形式主义现象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它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问题来进行的,有明确的方向,而探究的对象也要具有探究价值。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尽管提出了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但实际上问题并不具有探究价值,一是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答案,二是问题答案的唯一,学生没有思维发散的余地。也有少数教师仅提出了自主探究的要求, 但没有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这就增加了探究的盲目性。整个教学看起来很活跃,但探究性学习并未真正落实,这反而会让教师有“探究性学习甚至不如传统教学”的感觉。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尝试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时,常常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过度干预,促使学生对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依赖性较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 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节时,可以安排学生用定长的细绳,固定两个端点,拉紧绳子,移动笔尖,提出问题“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移动的笔尖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等。教师通过这些数学设问,让学生进行操作、分析,并引导他们有序找到答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二)侧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 应当结合本班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和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提升他们的教学体验感和参与感。

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椭圆第二定义”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软件画出动点的轨迹, 让学生观察这个轨迹,可以形象直观发现它是一个椭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三)重视问答法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只有在发现问题之后,才有探究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开展探究性学习。渴望学习、不羞于提问、勤奋和好奇一直是激发思考的主要方法。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上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应将问答法与探究性学习方式相结合, 通过提问与学生积极互动,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准备多种不同形式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顺利克服课堂难点,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将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积极。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推进,开展探究性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激发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调动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作为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贯穿教学的始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探究性知识点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