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信息技术自主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2023-08-30李亚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自主课堂小学信息技术

李亚

摘要:自主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课堂工作量,但需要教师事先做好课堂设计和组织, 精心规划好课堂教学的流程,选择合适的课堂活动,并科学指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顺利进行。文章就小学信息技术自主课堂的设计与实践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课堂

引言

新课标强调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将传统教学活动过程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摒弃,引入自主课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平台。

一、提供自学资料,培养自学习惯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因此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设计自主课堂,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可以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和资料,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往教师通常会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在自己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1]。提供自学资料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指导,要突出核心知识点,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能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甚至还能够跟着操作。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并提供探究空间,比如可以提出现实的问题,或者呈现具体的任务。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想法。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引入一些游戏化、趣味性的元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打地鼠、吃苹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训练,熟悉键盘。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加强信息技术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来引出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还可以尝试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呈现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并有效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可以围绕关键的信息技术操作设计学习任务,将其贯穿在课堂上,以此来引导学生探究,实现自主学习。

三、关注自主评价,实现有效反馈

教学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没有体现学生的评价主体性。在自主课堂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2]。学生在同伴互评中对他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效进行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纠正过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教師要引入多种评价手段和方式,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制定评价标准,为学生的评价提供导向,减少评价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充分发挥出评价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自主课堂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造自主课堂,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料,并创设教学情境,引入适宜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还要重视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实现有效的反馈,完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益。自主学习助推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小学生(中旬刊),2022(05):79-81.

[2]索艳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Z1):83-84.

猜你喜欢

自主课堂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与实效研究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