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加快构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

2023-08-30周庆富

艺术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华民族

周庆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1]疏源浚流、与古为新,读懂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的现实逻辑,唯有置身时间长河,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快构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目标方向和实践路径。

一、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所蕴涵的历史逻辑,自觉肩负起构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责任和使命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重大时代课题,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2]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的连续性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艺术。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作为中国人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国艺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中,领悟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和底蕴,从历史逻辑中、从“两个结合”中,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二、深刻领会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所蕴涵的理论逻辑,牢牢把握构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目标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中华文明积累了深厚而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对象体系、范畴体系和感知方式,传达出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艺术经验的独特性,并非简单套用西方艺术理论所能阐释。因此,必须着力构建中国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国内较早开展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工作,发表《关于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结集出版《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研究》论文集,组织系列专题授课、研讨,提出了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做到“四个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目标和方向,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

三、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所蕴涵的现实逻辑,认真做好构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建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4]中国艺术从古至今,有着丰富而深厚的艺术传统和艺术实践,难以计数的艺术作品、艺术理论与艺术思想,给我们留下了灿烂无比的艺术“星空”,这是当下进行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下一步,我们将发扬中国艺术研究院“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学术传承深厚,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位一体等基础优势,以诊断式研究的全新视角,梳理中国艺术“三大体系”的缘起、現状和未来,打好中国艺术“三大体系”的“四梁八柱”。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中华文脉如浩浩江河,滋养泱泱华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中,“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中华文明必将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韩泽华 赵轶峰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