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大步“走出去”

2023-08-29

新航空 2023年2期
关键词:走出去中医药中药

中医药已传播至 196 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40 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针灸、耳针等中医传统疗法正在帮助许多国家的患者。

融入国际医药体系

医药创新能力是国家綜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强国要素。中医药深度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过程,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与贡献。过去40年里,随着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学科的引入,我国中药临床研究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许多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以注册为目的的新药临床试验)相继开展,一批中药成功在国内外注册上市,促进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医已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认,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许多中药品种先后在欧盟、俄罗斯、新加坡、古巴、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注册,涉足国际市场的中药企业逐步增多。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陆续制定颁布89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推动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发布《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此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及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 共同推动中医药“ 走出去”。

中医药积极助力全球疫情防控,公开发布多语种版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支持举办了百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相关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向柬埔寨派出首个中医抗疫专家组及医疗队。促成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三药三方”等抗疫类中药海外注册取得新突破。在世界卫生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支持下,先后举办系列高规格国际会议,发布《支持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倡议》等。

南非约翰内斯堡居民卡莫在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后,经朋友推荐,决定接受中医药治疗。居家隔离第一天,他就通过视频与约翰内斯堡大学针灸专业硕士生导师问诊,并且学习了煎煮汤药的方法。疫情暴发后,许多南非中医机构都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向民众免费发放预防汤剂等。“中医药诊疗收费低、效果显著,偏远地区的民众尤其受益。越来越多的南非人希望通过中医解决病痛。”南非中医师达仁·卡彭特曾在南非西开普大学学习中医5年,如今有自己的诊所,还在约翰内斯堡大学担任医学助教。他表示,南非传统医学界期待学习中医诊疗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宝贵经验,加强南中双方在草药加工、萃取和成药制作等方面的交流。

在2022金砖国家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上,巴西代表称,巴西国家医疗系统中也使用了中医疗法,并且跟大学联合进行中医研究、培养中医方面人才。目前,在泰国、柬埔寨、阿塞拜疆、加纳、罗马尼亚等几十个国家,中药、中成药以不同形式在抗击疫情中得到应用,中医药正快步融入国际医药体系。

进入“十四五”以来,围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相关部委制定实施了《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发展规划( 2 0 2 1 — 2 0 2 5年)》。该规划计划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3 0 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打造10个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品牌项目,建设50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一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加强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服务平台建设,组派中医援外医疗队,鼓励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方式探索建设中外友好中医医院。

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疾病谱改变及老龄化现象加剧,中医药健康产业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其传承、守正、创新,当代人责无旁贷。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海归正在加入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队伍,以其特有的优势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深入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汪先恩,1991年,他被公派到日本留学,在日长期从事分子医学研究。工作过程中,汪先恩逐渐认识到中医的重要性,并用中医疗法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他凭借《图说中医学概念》一书获得日本文化艺术成就奖,成为日本最权威医学期刊介绍的首位外国学者。汪先恩一直致力于普及中医健康文化、推动中西医融合贯通、促进中外之间更广泛的民间交流。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驱动力,中医药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入原创思维,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临床研究实验来证明确切疗效,通过实验研究来揭示其中科学内涵,通过新药研发来提升中医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地位……多策并举,为中医药走向国际搭建桥梁。

自新西兰学成回国的刘文娟与同事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创新推出《养道恒历》,并受邀参加第118届法国国际发明展览会,荣获铜牌。与会评委对这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创新之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作为中医传承人,我们需要有文化自信的表达与行动。”刘文娟说。“中医药的与时俱进不应只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实践中;中医药要发展不能停留于过去的辉煌,而要体现在诊治国内外患者的临床疗效中。”

在海外留学的刘文娟,回国后走上了传承中医药的道路。父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刘氏刺熨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刘文娟深知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与责任。

“针灸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医用,但这只是中医药一项特殊的外治法和特定的中医药经络理论的运用和发挥,想要进一步发展完整的中医药体系和临床实践,还需要更多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活的中医药传承人努力实践,不断开拓。”刘文娟如是说。

挑战与机遇

中医药面临的挑战,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医药具有丰富的内涵,不管是中医药名称的解釋(难以表达或被理解),还是治疗方式(具有独特性),都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方式及疗效判断存在较大区别。

在药物使用方面,中药跟西药相比,中药的使用相对复杂,而西药主要是由化合物组成,容易使医患双方清楚知道何种化学物质起到疗效。由于中医文化与现代医学的差异,给中医药在海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文化隔阂。

“只有占领国际标准这个制高点,才能振奋和弘扬中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在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峰论坛上指出。他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适应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探索用中西医并重的中医方案破解人类健康的难题,共同为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表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是当务之急。他表示,西方国家对中药的原材料质量和安全一直是存在疑虑的, 这是中医药“走出去”要破解的一道难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应该加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药材管理认证过程,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但我们应认识到,中医药的产业发展如今已经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许志仁表示,随着多年的持续推进,中医药的标准化进程在逐步加快,标准化的体系在逐步建立, 相应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锻长板、补短板,一定真正能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同时也能让中医药“走出去”“走下去”。

国医大师、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改革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光荣表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一是明确主攻方向,进行分类细化;二是组建专家团队,创新形式,对外宣讲中医药文化;三是搭建国际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力量,并与出版社、电视台和网站等各方形成合力;四是拓宽海外联动渠道,例如,与友好国家和地区共同创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或基地等。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王琦看来,中医药下一步的发展要打造现代中医药发展新势能、新动能,走智慧中医药产业化道路,将中医药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相融合,服务人类健康,加速中医药融入国际体系,开启双循环,让中医药成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以国际视野促进中医药“走出去”,融入世界大格局。

猜你喜欢

走出去中医药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