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读写结合 提升核心素养

2023-08-29袁怡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素养

袁怡娅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也日益更新,其中新时期核心素养已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新时期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将教育的核心放在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上面。就拿语文学科来说,新课标颁布后,核心素养内涵所包括的四个方面,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四个方面仍然以其中的语言运用为基础。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科技如何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是学生所要具备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运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找到解题的思路以及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也能体现其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满足学生在之后的工作、学习过程当中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品德以及能力。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说,是否重视将读与写相结合,考量教师是否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到教学过程当中,这对于之后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方向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由以前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为了跟随当前社会发展的脚步,教育的发展同样也以高质量的发展为目标。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不应再一味地追求快速发展而是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对于师资团队以及教学模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为了向这一目标更好的迈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颇为重要,对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要将课堂的重点放到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上来。

读与写结合教学,就是在教师教学书中的课文时,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之后,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教师探索并运用行之有效地将课文中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反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课后通过类文阅读,巩固学生的相应能力。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后,教师可以拓展阅读《巴根草》,再次温故植物的不同特点和写法。在这样有效的读后迁移的教学之后,学生再进行写作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不再是一味地闭门造车,而是将读写训练相结合,这样就建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提升语文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写作练习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丰富自身的想象力,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使语言表达越来越流畅,善于发现身边美的事物,从而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读与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较高的集中,达到有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效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阅读理解与鉴赏教学有一定重要的地位。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与鉴赏教学的教学环节中,对于读与写的训练尤为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重视读于写的培养,注重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一定的收获,要切实加强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与鉴赏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在小学时代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为我国教育事业人才培养奠定牢固的基础。

教育教学改革从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年,但是因为固有教学模式沿用已久,当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读与写分离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读与写从来无法完全割裂来看待,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读与写相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并且自身的文学功底相对薄弱,针对现存的问题难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上的主人地位归还给学生自己,使学生更自然更主动地融到课堂学习中。相比较强迫教学和灌输性教学来说,学生自主性的提高可以推动学习更高效地进行,学生吸收进的知识会更牢固,从而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再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分板块的朗读。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可以先抛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有目的地阅读。例如作者和年少时的好朋友闰土是不是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呢?在文中作者是否描述了与闰土童年之间的趣事?如果有都有哪些童年趣事?作者在年少时与闰土分开之后再见面时作者具有怎样的心情?抓住每一个课堂环节督促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将文章阅读完毕以及回答完相应问题后,教师可以再提问一些学生与小伙伴之间的童年趣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这样可以将课文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加课堂的活跃程度。即便课文所处的年代遥远,学生也不会有隔阂感。当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再指导学生学习作家的写作特点,例如赏析文本中鲁迅的外貌描写,迁移到平时写人的作文中去;分析文本中景物描写、动作描写为语言带来的妙处,再进一步从所写事情中了解闰土是一个朴实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体会作者表达出的我和闰土之间的深厚友谊。

在课后的拓展作业中,教师布置学生一篇与童年玩伴相关的趣事进行创作,并注意把课文中出现过的写作手法、包括景物的描写以及动作的描写加入作文当中,写真实难忘的事情,表达真挚难得的情感。教师通过上述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便是在平常的课堂中注意到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适当契机拓展思维,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学生进一步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的写法有样可学,内化之后教师再进行课文和作文的对比点评,培养学生在学习文本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这便是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进入到小学的学习过程当中,不少学生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于教师以及书本有非常强的依赖性,使思维禁锢到了书本中所描写以及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所讲述的内容,这时教师就要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改变教学模式,形成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他像一颗挺脱的树》这篇文章,文中多次描写了外貌以及动作,运用了非常丰富的写作手法。教师在进行教学以及学生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将文中所用到的写作手法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且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文章中是否出现了相应的写作手法?以及写作手法在文章中具体体现在哪里?最后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写作手法进行相应的语句表达或者文段描写,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分享所写的文段,教师适时地点拨指导,尤其注重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文中语句的对比赏析。对五下的学生来说,找出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并不难,难的是进行恰当的模仿。所以学生先尝试模仿,教师再点评修改,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学生对表达方法的运用能力。点评的同时可以给予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相应的奖励,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分享及表达能力。

再比如五年级语文上册的《慈母情深》一文中有不少独特的写法:来到工厂寻找并辨识母亲的过程中,梁晓声写到母亲直起背来到转过身来,再到吃惊地望着我的过程,一系列倒装句的反复,先进行神态动作的描写,再强调人物“我的母亲”,是学生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在此处带领他们反复地品味,发现独特处,体悟其中的感情之深。学习这种句式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强调感,回味朗读,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仿写。像这样的教学,便是有效的课堂上的读写结合,高效地讓学生在语言运用上进行创新与积累。

教师在布置课后写作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写作当中运用到本篇课文习得的写法,这样便是读写教学模式的迁移拓展,给了课堂内容一个展示的空间。学生的成果并不会无处可去,完整的过程丰富了学生文学素养、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读写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注重学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使其在生活当中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相应困难。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以及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进行学习,所以与教师相处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自身要重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自己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要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为学生起到一个正面积极的作用。其实,若要自如地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对浓厚的文学底蕴,教学课本相关内容时方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有基本的知识层面的传递,同时可以为学生带来正向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是学生能习得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显现,教师的素养将“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丰富的内涵所带来的个人魅力是对学生最正面的引导。

例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时,补充相关的历史人物是教师的基本课内拓展。学生应该了解古代以及古代具有忠诚品质的历史人物,例如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一生不忘精忠报国;文天祥,在受俘期间,元世祖利用高官厚禄诱惑他,劝他投降,文天祥都宁死不屈,保有一身忠骨,选择从容赴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一身炎黄子孙的骨气。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历史事件,为学生讲述古代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感受谈谈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享,谈谈自己心中的英雄。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写一些抒发自己爱国之情的文章或诗歌,在上课时将文章阅读分享给学生,用自己的爱国情怀去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恩之心。最后可以将课堂中所讲述的历史人物事迹,与学生在上课过程当中分享的历史人物事迹相结合,运用到写作的过程当中,从而使文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更顺利自然地开展。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是将阅读与写作分成两大板块,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当中不会自然地融入写作;又或者在教学写作的过程当中只会讲授技法,脱离阅读。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将在课堂中所学到的课文与自己写作内容相结合,会使学生难以提起对读和写的兴趣。语文阅读效果不足,写作的方法和内容都将相对匮乏。

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的灵活,学习内容更加的紧凑,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理解方面以及写作素材方面更加的充实。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巩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以及举一反三、思维创新、自主创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阅读是为促进更好地表达,表达又推动学生理解思考,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正为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到实处做出了重要贡献。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一线教师都应该大胆尝试,不断实践,在尝试实践中常思常新。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