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制造业“智能工匠”的路径和措施

2023-08-29郭纪斌谭泽松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郭纪斌,谭泽松

(1.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2.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00)

0 引言

在2020 年11 月24 日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广大劳动者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不论是改造传统制造业还是培育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壮大工业经济还是发展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中,供大家参考借鉴。

1 将“工匠精神”融入智能人才培养的意义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现代制造业“工匠型”人才的主阵地,应该积极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要求,在智能制造专业群开展“工匠精神”传承教育改革研究,使学生在生活、工作中形成“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行为文化,推动“工匠精神”传承。综上,在职业院校开展“工匠精神”融入智能人才培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1.1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工匠精神”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制造”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影响下,正逐渐向着“中国智造”方向进行发展,在这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智能人才,这部分高智能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能之外,还要熟练操作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操作以及各种智能设备。在当下的智能时代,“工匠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传统的工匠有着较大的区别。我们以智能机器人为案例,在智能时代,能够正确操作机器人,对机器人进行编程,为机器人的故障及时地判断与维修,这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目前而言,先进的制造工业需要大量的“智能工匠”,但是,我国在培养高级智能人才方面与社会需要明显出现了脱节的情况。为了保证我国智能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我国的职业院校开展高级智能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行升级的需求。

1.2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智能工匠”

目前而言,我国一些先进的制造企业正在由传统的机械化生产向着智能机械化生产方向升级,传统的重复性劳动将由机器人进行替代,不仅有效地保证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的效率,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具备智能专业能力的“智能工匠”。“智能工匠”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生产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生产的相关工艺,能够将信息通过组织分类与企业的生产目标融为一体,并能够操作相关的智能机器人设备,编写相关的程序,调整生产的进度和节奏,保证企业的生产,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企业的智能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

2 智能制造专业群“智能工匠”的培养机制

培养“智能工匠”需要从基本的素质出发,加强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人才明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个人的发展成长与企业的成长战略融为一体,要将产业文化工作与工匠精神融合一体,并在价值观上进行认同教育。在行动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人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机制方面,可以采用现代制的学徒方式进行培养。在智能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劳动者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基于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构建导师+项目+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方面,要以新教改为指导思想,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地与时俱进,打造现代化的智慧课程,充分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充分融合,以此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智能工匠”。

2.1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是“智能工匠”培养的思想保障

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家国情怀,并且还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开展师生对话,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能工匠”教育融为一体。除此之外,在培养“智能工匠”的过程中,还要将学生智能产业发展战略与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进行教育,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进而让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大局意识,更好地为我国的智能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智能工匠”培养的关键点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工匠精神”,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内心当中[1]。对于“智能工匠”而言,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具备大局的观念,这就需要企业与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措施,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模式,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教改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形成学校—企业—研发平台三合一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也需要坚持不断学习,坚持自己的岗位,精益求精,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为学生做好表率,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

2.3 导师负责制是“智能工匠”培养的突破点

在智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双创”教育,积极构建教师+项目+创新工作室的教学模式,通过传统工作模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领会到,选择一名教师,就是参加一次创业活动,完成一个创新项目,提升一项专业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智能工匠”的培养目标。

2.4 “互联网+”教学模式是“智能工匠”培养的着力点

为了实现“智能工匠”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全力推进智慧课堂教学,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充分融合,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由教授学生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保证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3 “智能工匠”的培养路径

3.1 “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当中

为了保证“智能工匠”具备家国情怀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要求中,同时要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对“工匠精神”的具体培养方式。进而实现在专业教学活动中,贯穿对学生的“工匠精神”传承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匠技艺能力与工匠素养,以此来满足“智能工匠”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保证“智能工匠”精神素养方面的正确性。

3.2 “工匠精神”传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目前而言,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在职业技能传授过程中,形成“一带一”或者是“一带多”的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在新型学徒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要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功能,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开展学生“工匠精神”传承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匠精神”从业观念。从学生角度来讲,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的过程中传承教师的爱国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此来达到“智能工匠”的要求。

3.3 基于创新实验室或工作室导师负责制的“双创”教育实践

对于“智能工匠”而言,创新创业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承接行业或者是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开展研究和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当中来[2]。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以此来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和针对性。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智能工匠”的培养目标。

4 “智能工匠”培养的措施

4.1 对接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在智能制造专业群核心专业中,选取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工匠精神”课程体系改革。按“工匠精神催生创新动能、工匠精神培养劳动者、工匠精神引塑造时代精神”的原则要求,将大国工匠系列主题宣传内容根据课程内容特色,实际融入课程标准,完成具有“工匠精神”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3]。通过教学体系改革,让“工匠精神”传承教育不再是停留在设想阶段的口号,而是可以实实在在推行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的同时,完成“智能工匠”型人才职业技能的提高与巩固。

4.2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进校园活动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智能制造专业群相关专业应该积极响应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教学改革[4]。根据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将“工匠精神”传承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在每学期的实训周,邀请企业工匠师傅进校园活动,让其和学校实践教师一起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企业工匠师傅的参与下,实现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目标,经过企业师傅的手艺传授实践,让学生真正掌握精益求精的工匠手艺,成为合格的“智能工匠”型人才。

4.3 对接企业产品开发,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在学生专业实践中,积极利用学院机械创新实验室等硬件资源,对接本地工业产业链企业,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校企合作单位,引入企业产品开发实战案例,由企业工匠型员工担任指导老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亲自参与到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过程中。通过产品实战,让学生掌握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到智能制造过程的全流程生产知识,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职业内涵,解决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战的缺点,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工匠型人才所具有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使其经过三年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智能工匠”型人才,能够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现代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及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到网络智能时代,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制造业企业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智能产业方面的人才,基于此,我国的高校和相关的职业院校,应该将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智能工匠”型人才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