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绘心皆人物
——读李青稞的人物画
2023-08-28李熙斌湖南郴州
◆李熙斌(湖南 郴州)
画家李青稞
李青稞,女,1963 年生于重庆,1979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成都画院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参军》参加1991年全国美展,1996年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人物卷);《西风烈》荣获1996年四川省美展金奖、1997年首届全国人物画大展银奖(金奖空缺),于2001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20世纪“百年中国画大展”并被编入大型画集《百年中国画作品集》,同时获巴蜀文艺一等奖;《天骄》2013年获四川省首届文华美术一等奖,2014年入选四川“当代国画优秀作品进京展”(全国政协书画院主办)。
李青稞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以中国女性题材的《西风烈》《参军》《志愿者》等代表作闻名于国内画坛。作为一位女性画家,她将所学的美学观念、技法技巧付诸笔端,在创作的《天骄》《鸽子》《五月花》《红豆》等作品中,一个个生气勃发的优雅女性形象,跃然纸上,令观者过目难忘。
上世纪六十年代,李青稞出生于位于重庆市的四川美术学院,父亲李焕民是国内画坛闻名遐迩的版画家。少年时期的李青稞时常跟着美院的大画家一起去写生,阅读和临摹中外名作。在这种氛围里耳濡目染,她养成了独特的艺术感觉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上中学时她掌握了一定的写实能力,把班上同学画成素描肖像,悬于教室墙上。1979年她考入四川美院附中,之后进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受到了良好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培养,1987年毕业后分配到成都画院,成为了专业画师。数十年来,李青稞创作了相当数量的绘画作品。其中有主题性绘画、西部少数民族生活风情画、肖像画,这些作品反映了她的造型能力、工笔写意人物画的功底,以及审美取向和思想深度。她的成名作《西风烈》《参军》《草地》《志愿者》《天骄》《唐古拉风》等作品参加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展,在国内画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她也成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美协副主席、四川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成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用绘画作品来反映人物,是中国艺术上的一个悠久的传统。笔墨当随时代,艺术适应时代。文艺是时代的记录员,又是时代的预言者。历史证明,每到重大历史关头,先进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人物画是需要高度技巧的画种。李青稞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有些是蕴含着一定主题的。如《草地》《西风烈》《参军》《志愿者》《去拉萨》等就可以划归到主题性美术作品。这些作品表现的是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和人物,具有特定深刻的寓意,具有相应的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叙事性、纪念性,与时代紧密相连。《西风烈》描绘了两个女红军用身体抵御凛冽的西风、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马灯的场景。作品依托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历史背景,用两位女红军形象去呵护圣洁的火光,像是护卫着星星之火,护卫着希望和信念。《参军》描绘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两位农村姑娘参加八路军后剪辫子的场景。一位姑娘镇定地坐在条凳上,凳子一头摆放着军衣和军帽,一位身着八路军服装的女战士,一手持剪子,一手拿梳子,躬身专注地为坐凳姑娘修剪新发型。画作反映的是那一代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把美丽青春献给民族解放事业的场景。《草地》中黑沉沉的草原透出沼泽的水光,两位红军走出沼泽地,其中一位身背两支步枪,寓意着一位战友永远留在这块草地,另一位衣衫褴褛但气宇轩昂,手拄拐棍,坚定地朝前走。两个巨大的身影充满整个画面,以强大的张力感染着观者。这幅工笔人物画,适当地吸收了光影造型和斑斓的色彩,又不失骨干线条的力度。笔墨厚而不腻,实而不僵,既然提升了真实感,又强化了视觉的冲击力。《天骄》描绘了英姿飒爽的女射箭运动员。《去拉萨》描绘了几个90后大学生骑单车沿着川藏线、滇藏线去拉萨的艰险场景。《志愿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强震降临在四川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一场抗震救灾之战在全国打响,一批批志愿者奔赴震中重灾区。李青稞描绘的医护人员在震中区搭起的帐篷里,救治受重伤的女性和孩子。没有什么比生死更重要,医生护士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誓言和神圣职责,在余震频发震区的帐篷里超负荷地忙碌。虽是极度的匆忙与疲惫,但信念和“白衣天使”的天职赋予了她们的坚定!李青稞创作的这些形象,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青年绽放出的不同风采,具有时代的审美。她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多彩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视觉感受,讴歌了时代精神风貌,突出了时代主题。
草地 工笔纸本 李青稞
母子图 国画 李青稞
当绘画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李青稞所追求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过程、意义、价值的解读与向往。作为艺术家重要的是要对人物具有独一无二的感受力,以及表现这种感受最适合的高超技法与能力。她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感受当地特有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催生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在西部辽阔、壮丽、神秘的土地上,她带着虔诚,带着激情,带着新时代赋予的开阔视野,不断地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叩问内心的艺术诉求,寻求全新的艺术养料,其形式与内容的变化,对她本人的发展,起到了弥足轻重的作用。她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西藏民族地域风情的作品,有《雪莲花》《梳妆》《人物》《母子》《理塘印象》《唐古拉风》等等。其中,《雪莲花》是她在给西藏姑娘头部写生、画速写动态后而创作的作品。人物画的人若没有筋骨,纵然面容姣好衣着华丽,也会了无生趣。这生趣,在一笑一颦、举手投足的无数个瞬间中。如若定格,一个所谓的“典型的瞬间”必然牺牲掉其它更为多样、鲜活的个性化的观看。李青稞画了众多的肖像画,每幅肖像画都是从众多头部写生、速写动态提炼出来的。她画这么多速写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发现和提炼人物的“筋骨”。面对人物头像,她以艺术家的敏锐和灵感尽快地进行捕捉,以笔墨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情趣,将人物进行概括和表现。她还画了不少水墨人物画。她运用笔墨表现写意人物画,笔墨既是独特的形式语言,又是李青稞技法成熟和高度的内容体现,也是作者审美情趣、文化学识与风格的反映,还能显露她内心的波动和人格力量。《雪莲花》《跑马遛二朗山》《远方》《梳妆》等是她创作的水墨人物画。《远方》描绘的是新疆妇女手牵骆驼、两只犬随行的画面,画中人物仪容庄端、淡雅高洁。《梳妆》中一位藏族父亲专注地给女儿梳妆。父亲左手拿梳子,右手抓着女儿的发辫,父亲面容慈祥,女儿面带微笑地享受父爱,父女之情溢于言表。人物的头部兼工带写,造型精准,形神兼备,恰到好处,充盈着灵动的生命气息,画家展现了自己理想的审美境界,表达了自己对所绘人物的独特感受和领悟。
《银杏》《心中的香巴拉》是两幅以女性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工笔画以线条表达最为重要。她作品中的线条,无论粗细,都足见功夫。该灵动时灵动,该凝重时凝重。粗细得当,详略得当,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那么的令人折服。《心中的香巴拉》描绘的是三位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妇女和一个小孩,走在高原的花丛之间。近景是高原盛开的花丛,中景是蓝色的湖泊倒映着蓝天和白云,远景是连绵起伏的高原和山丘,影影绰绰,时隐时现。她们边走边望,寻觅着她们心中的香巴拉(即香格里拉)。手持雨伞的少女面容姣好,着装色彩艳丽,前面的妇女手牵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后面的妇女牵着女孩的右手前行,画面造型完美,技巧精湛,体现了画家心中的香巴拉不仅是高原的瑰丽景色,还有高原上善良、纯朴、美丽的妇女。《银杏》中的背景是一棵硕大的银杏树,树枝纵横交错,枝桠上缀满树叶。一位身着红色里衣、外穿白色衬衫、蓝色裤子的青春少女,手扶银杏枝条,目视着远方。身旁有几只绵羊,脚下是花丛和草丛。这幅工笔画的技法上有新意,人物线条的造型、亮色的巧妙运用、色彩的斑斓、层次的丰富微妙,体态优美的青春少女显露出优雅的气质,少女头周围的枝条被处理成亮色,使画面充满光感,格调高雅,给观者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李青稞的工笔人物画,彰显了她对于人物的理解、对于传统的解读、对于形式的敏感和对于技法表现的执着。
李青稞的人物画,能让观者在平静中感受激情。俗话说,画如其人。李青稞外表端庄美丽,气质优雅。其画和人一样,充盈着一种从生活中淘炼出来的自然之美。她笔下所描绘的少数民族人物还是青年女性,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表达,但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她对每一幅作品倾注的精力和体力,还可以看出其创作的激情和热情。从她创作的一系列人物画中,观者可以感悟到时代的变迁,各族人民真实的情感表达。而她们的情感、她们的生活,正是时代发展、生活变化的折射。
作为女性画家,李青稞能取得斐然的成就,与她的聪慧、勤奋好学和不断探索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她在艺术之路上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唐古拉风 国画 李青稞
远方 国画 李青稞
西风烈 国画 李青稞
维族姑娘之一 国画 李青稞
维族姑娘之二 国画 李青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