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8-28张小丽李蕾
张小丽 李蕾
摘 要:本文探讨了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究苗木培育技术方面,重点讨论苗木培育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介绍病虫害种类、病虫害监测和诊断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旨在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为推动我国林业工程发展提供有益信息。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养;病虫害;防治技术
作者简介:
张小丽(1980年),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工程规划与设计。
李蕾(1983年),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工程规劃与设计。
林业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一项重要资源。苗木培育和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环节。随着科技发展,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创新。例如,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育苗基质改良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已成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病虫害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
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相关概述
1.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相关概念和定义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人工干预,通过苗木的培育、育苗和移植等技术手段,在固定地点或容器内培养、栽种出符合林业生产要求的苗木。苗木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进行人工干预时,为了改变森林结构、物种组成或者增加森林生产能力而通过苗圃培育出来的小型植物。通常,苗木的高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下,直径不超过1厘米。
苗木培育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营养液培养、穴盘培育、控制灌溉和施肥等方法,在苗圃内进行苗木生长和发育,获得符合规格和质量的苗木产品。育苗是在育苗设施中经一定时间培育管理,将种子或幼苗培育成苗木的过程。育苗包括基质配置、播种、喷雾、施肥、保温等操作。移植是指将苗木从苗圃中移植到目标地点,并进行后续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苗木在新生境中正常生长发育。移植时需要注意选址、深度和栽种技术等方面问题[1]。
1.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苗木培育技术特点和优势为林业产业生产带来多方面好处。
①提高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②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降低成本,创造更多利润。③提高苗木品质,更加健壮,适应性更强,为林业提供更好种植材料。④营造适宜苗木生长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如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空气污染、增加碳汇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协调发展。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是现代林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多重技术特点和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2.1 苗木生长的影响因素
苗木生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光照、水分、温度、土壤质量、营养和病虫害。光照是促进苗木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充足阳光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然而,过度日晒可能会导致植物干燥和叶片损伤,因此需要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适当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
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品,如果缺水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而过度灌溉则可能导致根部腐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水分需求来给予适当的浇水,并注意不要让土壤过于湿润。温度也是影响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在15℃~30℃之间生长最佳[2]。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果实成熟度。
土壤质量对苗木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优质的土壤富含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注意土壤的通透性、透气性和保水性等方面,通过施肥和改良土壤的方式来提高土壤质量。最后,苗木容易受到一些病菌和虫害的侵袭,这些都会影响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需要注意定期巡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
2.2 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苗木质量评价主要标准有以下几方面。
树高和干径:这是衡量苗木生长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苗木树高和干径越大,其生长情况越好。
根系:健康的苗木应该有发达完整、无病虫害的根系。根系是否健康直接影响苗木在移植后能否快速恢复和生长。
叶片:叶色鲜绿,叶面光滑,无虫害和病斑,表明苗木的生长状况良好。
枝条:苗木枝条应该分布均匀,没有断枝、卷曲等情况。
土壤:苗木所处的基质也会对其生长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基质松散、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有利于苗木生长。
病虫害:健康的苗木应该没有显著的病害和虫害,否则可能会影响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种类和规格:不同种类和规格的苗木需要根据其生长特点和用途进行评价。
2.3 苗木栽植技术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是通过对树种生长环境的科学管理和营养供给,以及适当的育苗方法,实现苗木快速成长的过程。其中,苗圃建设是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的基础,选择地形平整、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场地建立苗圃,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苗圃布局,保证苗木生长的条件。
在种质资源选择方面,应选择优良的种子和优质母树进行育苗,同时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育苗方法。育苗技术包括播种、移栽、嫁接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苗木健康快速成长。苗圃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以及智能化管理手段的应用。科学营养管理也十分重要,根据不同树种的需求,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等,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从苗圃建设、种质资源选择到育苗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以确保苗木健康快速成长。
3 林业工程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病虫害种类
病虫害是指对农作物、果树、林木等植物的侵害,破坏其正常生长发育或者产品质量,从而给农林业生产带来危害的各种有害生物。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黑斑病、锈病、叶斑病等;常见虫害有:蚜虫、飞虱、卷叶蛾、棉铃虫、白蚁、螟虫、蝗虫等。这些病虫害都会对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比如,病害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虫害可能导致植物叶片损伤、干扰植物受粉和传播病毒等。因此,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是林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3.2 病虫害的监测和诊断技术
林业工程中苗木病虫监测和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现场观察法:对苗木外观检查,观察叶子、根、茎等部位的症状变化,如斑点、腐烂、枯萎等。通过症状初步判断病虫害類型。
细胞学观察法:将受感染的组织取样并制作玻片,采用显微镜观察受感染的细胞、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微生物形态和结构特征,以进一步确认病虫害类型。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利用酶标技术,测定植物体内含有的特定抗体,以检测与特定病原体相关的抗体水平,从而判断病原体是否存在。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通过PCR方法检测DNA或RNA序列,可准确快速地诊断出病原体种类及其数量。
3.3 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
在苗木培育中,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苗木是指幼树,这些树木刚刚开始生长,因此比成熟的树木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为了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首先,需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苗木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包括清除杂草和废弃物、定期消毒土壤等。其次,需要进行营养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农药喷雾来防治病虫害,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但同时也要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对人体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寄生菌等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加强苗木的预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提高苗木的抗病性、提高苗木的适应性、注意苗木的养护等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结束语:随着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将更加重要。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改进传统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苗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生产的危害,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华,罗建华,张力,等.人工林苗木培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19,33(1):11-16.
[2] 刘宏岩,刘国栋,张银亮,等.松树苗木的繁殖及其育苗技术[J].中国林业科学,2018,51(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