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植保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浅析
2023-08-28张素芳
张素芳
随着全球人口最近突破70亿大关,人口增加的趋势成为非常重要和切实的问题。由于这一事实,人类需要显著增加农产品产量。缺乏耕地、劳动力成本高、气候变化、虫害造成的作物损失等都带来了额外的挑战,限制了我国人民获得优质食品的机会。
进入新时代,植保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农民保护农作物,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产量,进一步开发农业生产潜力。同时,推广植保技术,在一定程度给农户带来种植新理念与新思想,进而解决以往农产品品质逐年降低、土壤潜力逐年减弱等现象。基于此,下文主要介绍基于新农业植保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农业植保技术推广现状
1.1 农户接受度不高
农业植保技术对于农户而言,本身是一种不太认可和理解的技术。自古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农民一般凭经验进行作物种植,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化肥、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在农业技术的推广的受众对于该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同时,由于国家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不足、植保技术落后及农村基础设施差,导致植保技术推广体系薄弱,主观和客观条件均不利于农业植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导致农民对农业植保技术接受度较低。
1.2 缺少管控体系
管控农药等化学试剂对植保技术的推广十分重要。目前,由于我国对农业生产采取开放的管理态度,对农药、杀虫剂等化学试剂并未进行严格限制。此举虽是考虑到农业生产需要也方便农民的购买,但在一定程度助长了学农药和杀虫剂的滥用。
同时,由于农药和杀虫剂购买便利性,因此喷施次数、频率也随之增加。此举虽然能在一定时间段控制病虫害,但是许多虫害和杂草因此产生抗性。农户对此只能加大剂量和喷施频率,过量的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在一定程度上会农作物带来毒害,也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1.3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农业植保技术的推广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技术下乡过程中,农业植保技术依托当地农业合作社等机构进行推广和宣传。但是,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合作社甚至植保站形同虚设,并未落实植保工作。
同时,植保工作缺乏专业性人才,许多仅为农学或者其他专业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推广工作。这就导致在推广过程中,许多理念和细节技术人员自己可能也是照本宣科,并不让农户们真正理解到位。这些也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农户本身就对植保技术不太认可,这些推广反而让对植保技术敬而远之。
2 解决对策
2.1 提高农户的植保意识
加强对农业植保的教育工作,提高种植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意识。
①针对病虫害侵害,让农户在农作物生长期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多杀菌素,减少农药对植物、土壤和环境影响。
②选择正确施药时间,提高药效和降低农药使用频率。
③条件允许下让农户最好采用绿色防治如覆膜、黄板诱杀等技术。考虑到农作物保护,可采用农药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既能减少用药量,又能达到防治效果。
④鼓励村民积极进行农业植保技术活动,提高村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安全意识,联合媒体、政府宣传部门通过网络媒体、就地发放宣传册等多形式开展农业植保技术普及。
2.2 加强培训体系建设
基于各地农保所,对合作社、企业及农户定期开展农业植保培训,主要从农村农药使用、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植保方面,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降低化肥、农药以及杀虫剂等对农作物的损害。
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有限,技术培训要求内容应易懂、好便于操作且进行及多次的重復培训,或开展理论学习与田间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有助于农户掌握技能。
2.3 专业人才和体系建设
由于农业植保技术刚处于起步阶段,且推广效果不佳。因此,政府在对农业植保推广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应加强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且健全农业植保推广体系。
各级政府加大农业植保推广力度,进一步由点到面,有深入浅的进行推广。除此之外,需加快构建植保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成立乡镇农业植保服务站,检测人员经培训后进行上岗推广,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田间农产品实行快速检植保检测,更好掌握农产品的安全性,从源头控制农残问题的产生。
要在村(社区)设立农业植保专员,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农作物安全第一手资料。
3 结束语
新形势下,农业植保技术是基于我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而必须进行推广的农业技术。农业植保技术通过绿色防治病虫害、绿色除草、精准施肥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由于植保技术推广和应用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农户认可度较低、缺少相应推广体系以及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对此,应提高农户植保意识、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加强政府投入,多方协作共同促进农业植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