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豌豆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探讨

2023-08-28王兴胜

吉林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豌豆高产栽培

王兴胜

豌豆是一种兼用型豆科农作物,它既可作蔬菜又可作饲料、肥料,营养成分极高。豆科类植物茎秆和叶片肥力极强,所以对豌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实践表明:豌豆栽培过程中选用优良品种并配合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可有效促进豌豆高产优质发展。豌豆营养丰富,豌豆嫩芽、嫩梢和籽粒均可食用,可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豌豆罐头,豌豆粉丝,豌豆浓缩蛋白和豌豆粥,还可直接生吃。豌豆生育期相对较短,本身抗寒能力较高,对贫瘠土地适应能力较强。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自身膳食结构调整日益关注。实践表明:豌豆栽培过程中选用优良品种并配合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可有效地促进豌豆高产优质发展。

1 豌豆需要的生长环境

1.1 土壤

豌豆对土壤环境适应性强,贫瘠干枯地区仍能生长,研究表明其在盐碱含量高或者低洼土地上生长表现不佳,最适生长土壤pH值6.5~8.0,微酸性土壤上豌豆有较好的生长表现。

1.2 温度

豌豆生长对环境温度需求以阴湿环境最好,对高温环境耐受性差,最适发芽温度在6℃~12℃,最低不可低于1℃,豌豆幼苗时期最适宜生长温度12℃~16℃,结荚期最适生长温度16℃~22℃。豌豆生长最适温度20℃~21℃,在这种环境中豌豆可获得高产。

1.3 光照

豌豆生长过程中对光照要求很强,足够的阳光照射对豌豆的增产有益,在豌豆生长过程中光照时间愈长花期愈早愈好,日照时间短则会导致其出现花期延后,且日照时间短,豌豆枝节也会缩短。所以,豌豆种植时需要对栽培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免栽培密度过高而影响豌豆正常光照。

1.4 水分

豌豆生長过程中水分供给特别重要,豌豆对干旱环境耐受能力很差,水分供给不充分使豌豆萌发受到很大影响,豌豆圆粒种子萌发时需吸收本身重量1~1.2倍的水才能达到膨胀萌发效果。皱粒种子需吸收本身重量1.50~1.55倍的水才能达到萌发水平。豌豆种子含水量需比干种子高0.5倍以上才能满足发芽需要。

1.5 养分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氮磷钾等元素平衡供给。氮元素可保证豌豆幼苗根瘤形成和生长并满足豌豆幼苗营养需求。豌豆在开花期间对磷元素需要量较大,对磷元素吸收逐渐增多,开花后15~16天豌豆对磷元素需要量最多,以后逐渐降低。钾元素对豌豆生长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豌豆茎秆营养供给上,对豌豆抗倒伏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钾元素的吸收在豌豆花后将逐渐增加,花后31~32天豌豆对钾元素吸收最多,以后则逐渐减少。

2 栽培技术分析

2.1 轮作

豌豆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轮作,切忌用连作。若采取连作种植,极易发生十分严重病虫害,使豌豆产量下降,质量下降。豌豆生长期间豌豆根部不断分泌有机酸,使种植土壤酸度增加,并影响根瘤菌下一年度的生长。此外,这类问题的产生还可能与根部所分泌的有毒物质相关,幼苗极易被土壤中存在的果胶分解菌和线虫侵染,从而影响豌豆正常的生长。

在已种豌豆地块上,应间隔至少4~5年后才能继续种豌豆。与紫花豌豆栽培比较,白花豌豆连作栽培较不可能,轮作栽培年限间隔较长。我国北部旱地众多,豌豆种植面积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30%。可科学合理地安排轮作种植豌豆,以免周期短对豌豆根部造成病害影响。在栽培中应当不断提高土壤的肥力并恰当运用促进农作物产量提高的有效方法。豌豆有根瘤菌,所以只用少量氮肥。

2.2 土壤耕作

豌豆栽培过程中自身根系比其他豆类作物弱,豌豆根系很小,只有给豌豆提供一个疏松,湿润,肥力有保障的土壤才能使根系生长得更好。若栽培土壤土层密实度很好,土壤中空气不充足,将使豌豆根部根瘤菌逐步减少,使豌豆由固氮生长变为所需氮素。要获得豌豆高产必须要给豌豆一个好的环境条件。

豌豆播种前需疏松土壤、深耕细耙、促使豌豆根发达,豌豆根长得整齐。豌豆的播种时间为春季,采收时间为秋季,播种期间要以土壤为对象除草,然后完成深耕。秋收后也需马上秋耕以协助土壤熟化和接受较多雨水。待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需耕翻。

2.3 播种

应提前做好种子准备工作,做好种子晾晒,选种,拌种药剂工作。播种前最好能提早晾晒3~5天,可有效促进种子发芽概率及生长效果。必须准确地筛选出优良品种,确保种子充实整齐、无病虫害问题。应剔除存在于里面的粉碎小颗粒的种子,以确保豌豆出苗整齐。豌豆喜冷凉的气候,需在凉温的生长季节播种。

豌豆播种方法较多,包括撒种、穴种、条种三种不同方法,因撒种方法会使种子栽培深浅得不到保障,所以此种栽培方法已不再被推崇。豌豆播种量因栽培区域,栽培方式及栽培品种而异,为能确保豌豆栽培群体密度达到标准要求,栽植前首先要精确地计算出苗率和决定后期植株实际数量。

如栽培品种为早熟品种时,也可适当提高致密度。豌豆种植深度需依据种植土壤地区降水量,土壤质地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加以确认。如在沙性土壤上,需适当加深栽培深度。较粘重土壤栽培较浅。在土壤湿度较大或降水较多的地区,也可适当浅一点。栽植过深,会造成弱苗现象。

2.4 田间管理

豌豆出苗后无需定苗、梳苗,出苗期豌豆生长缓慢,易发生草荒,栽培时需适时锄地、松土作业,有助于提高地温,确保生长质量。若为早熟品种可因植株较矮而出现严重草荒,适时松土作业至关重要。豌豆苗长至5~7厘米后,应进行第一次中耕和15~20厘米后的第二次中耕,可根据豌豆生长状况进行第三次中耕。

栽培时需经常灌溉作业,若局部降水较多且幼苗生长正常时,栽培土壤不旱无需浇水,可于干旱时,酌情浇灌。开花阶段豌豆生长速度变快,豌豆叶片面积越来越大,需适时灌溉浇水。

选用豌豆底肥以农家肥为主,磷肥为辅,豌豆苗长势健康、正常,后期无需再追肥。若幼苗时期表现为地瘦苗黄,需使用速效氮肥施肥才能取得增产效果。

3 病虫害防治

豌豆栽培期间较为常见病虫害有白粉病,豌豆锈病和褐斑病,发生后需及时药剂防治。如发生菜青虫或蚜虫时,可使用敌百虫、敌敌畏防治。通过对豌豆栽培情况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可以看出,主要以白粉病为主,同时也以斑潜蝇和豌豆象为主。为此,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防治好这些病虫害,具体办法如下:

3.1 病害防治

白粉病:豌豆是豌豆最易发生的病害之一,豌豆叶面一,一旦感染此病就会发生很明显的改变。不论在叶前或叶后,均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对受害较严重的叶片则枯黄脱落,且脱落速度很快。与此同时,遇到这种病害时,可促使豆荚早熟或畸形,造成减产。

要有效预防和治疗,必须着重注意豌豆栽培场所,不能选低洼地,同时要预防重茬现象发生,栽培时应注意,开展合理密植等措施,不断推动田间管理质量与效益的加强。

豌豆锈病:此病与白粉病有类似之处,着重危害豌豆叶片局部。受害较重时豌豆叶柄和豆荚等部位亦受重创。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低洼潮湿地区豌豆锈病发生频率较高,且豌豆受害较重。

同时,未按规定时间播种或晚熟豌豆发生豌豆锈病的次数较多,豌豆受害重。需采用轮作制度,从轮作制度中彻底清理病株,并在深耕灭茬中达到有效降低病源目的。豌豆发生前期可以选用萎锈灵乳油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施,一周喷一次,喷2~3次。

3.2 虫害防治

斑潜蝇:这种虫害对豌豆叶危害较大,当危害非常严重时会使它表现出完全萎蔫现象,豌豆苗一旦被该种虫所侵害,将失去食用价值。成虫产卵后危害嫩荚从而形成斑荚严重影响豌豆品质。为此,需对有虫植株和叶片着重清理,可选用阿维菌素喷杀或晶体敌百虫喷杀。豌豆象:这种虫害有远距离蔓延的特性,幼虫蛀食豌豆粒,直至把豆粒中央各处啃食至中空,从而对豌豆质量问题造成严重的影响。受此虫害豌豆有较明显气味不能行食。播种时注意选用早熟品种并注意开花期的长短,使之与成虫产卵期分开。同时盛花期选用马拉硫磷乳油或晶体百虫喷雾。

4 收获

对豌豆荚而言,它一般是由下向上逐步成熟。经观察,当豌豆荚中、下部可能已成熟时,上部则可能仍呈青绿色而未熟。荚果完全成熟后,下部荚果有可能发生炸荚现象,使豌豆粒脱落。遇雨天使它们倒伏,影响荚果中豆粒并促使豆粒萌发或霉变。对此,有关人员需正确把握采收时机,即当发现植株茎叶已大范围发生转黄,或荚果稍有干瘪,及时采收。

对于硬荚豌豆来说,多采用青豌豆荚式样作蔬菜食用,要采收青豌豆荚需要在花后19天内,对荚果进行观测,若表现充分膨大状态且豆粒仍呈青嫩状态时,则可收获,获得优质青豌豆荚。

如不把握采收时间,造成采收过早,将严重地影响质量和产量。若太迟采收,虽基本不受影响,即使能获得高产,实际质量却不过关。其原因是采收太迟,使豆粒内糖分渐渐变低了,而豆粒内淀粉却开始渐增,再加蛋白质含量有上升之势,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豌豆的口感,应注意豌豆的品质与产量,做到两者兼顾,对此必须把握人工采收的时机。

為了更好推进豌豆提质高产工作,必须从选地与整地入手,从播种到采收细致化栽培各环节,注重播种与采收时间节点,熟练运用豌豆科学栽培技术,并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多种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则可使豌豆优质、高产,从而达到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豌豆高产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夏季苦瓜栽培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