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培根基 核心价值育新人
——“教+学+做+评”中小学思政教学模式初探

2023-08-28文/任

名师在线 2023年20期
关键词:党史思政学校

文/任 毅

“教+学+做+评”中小学思政教学模式是将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教”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包括备课和上课等环节;“学”是指学生的思政知识学习,教师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思政知识;“做”是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思政教育活动,将所学的思政知识内化,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行动;“评”是指对学生的思政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一、“教”

(一)重视思政课教学

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新内涵,新时代思政课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政课是一个人良好品格形成的奠基课,是一个人成长方向的指南课。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应把思政课看成重要的课程。学校应大力奖励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思政课教师倾斜。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使每节课都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让每节课都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身心尚未成熟,思政意识还没有定型,教师在此阶段对中小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二)上好思政课

第一,思政课教师要把政治理论讲透彻。政治理论是被实践检验过的,也是抽象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要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思政理论概念,用生活中的事例阐释思政课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思政内容,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活学活用[1]。

第二,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推动学生智慧和能力发展。教师应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关注点为核心,将思政知识转化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和存在疑惑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独立思考,理解思政理论。

第三,教师要利用活动课激发兴趣。思政教师应将枯燥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中小学生非常喜欢活动课,活动课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初中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小品表演”的节目形式,采用“辩论会”的比赛形式,还采用过“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等情景模拟形式。在小学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讲小故事、表演等,这些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笔者会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帮助父母做家务,收集整理当地名人的爱国故事等。

第四,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思政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气氛,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

第五,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语文课中的古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历史课本中讲述的中国古代英雄人物和中国革命烈士的故事等能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在这些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本学科教材的思政资源,利用教材的德育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教学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心灵,让其内化为学生思想,变成学生的行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2]。

二、“学”

(一)识记新时代思政知识

识记是中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新时代思政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内涵丰富深刻,中小学生尚不能完全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记这些内容。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他们就可以深刻地理解新时代的思政思想内涵。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思政活动,使学生记忆思政内容。比如,每天利用校园广播播报几条时政要闻,每周利用升国旗仪式开展一次红色故事演讲活动,每月办一期思政黑板报,每学期组织一次思政知识竞赛。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将思政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入脑入心,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根据上级有关党史学习文件的要求,组织开展“学党史、感党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红色基因渗入师生血液,浸润学生心田。

1.学党史

学党史是中小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有效方法,是中小学生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主要途径。学校可以每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学生阅读党报党刊,收听《新闻联播》,了解国家的大事,感受祖国的伟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校还可以印发党史知识资料,利用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党史知识宣讲,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党的光辉历程”演讲活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

2.感党恩

(1)唱响红歌,歌颂党情。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红歌唱响校园”歌咏比赛活动。通过学唱红歌、演唱红歌、传承红色精神,表达对党的热爱和感谢。

(2)参观城市工业园区,感受家乡变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镇原县王符纪念馆、镇原县文化广场、金龙工业园区,走访精准扶贫户,亲身体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镇原县城市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家乡经济腾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感谢党领导人民脱贫致富的恩情。

“学党史,感党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培养有自信、勇担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感受家乡风情”等主题实践活动,学校探索和建立了德育工作的“学习—感悟—实践”新路子。学校被中共镇原县委党史办和镇原县教育局评为中共镇原县党史学习教育示范学校。

(三)办好校园文化墙,凸显思政教育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不可估量。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思政特色,办好校园文化墙,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校园在文化墙的设计上力求三个“追求”:追求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相统一,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学校将“中国革命发展史”“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以墙绘与喷绘写真的形式在校园文化墙上予以展现,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教师可以将思政内容分为爱国篇、学习篇、理想篇、名人名言等,做成字画,挂在教室的墙面,让学生每天学习,要求每天记住一句思政内容。

三、“做”

(一)走长征路,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校园外面的红色资源丰富,社会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镇原县马渠镇、三岔镇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和革命老区。镇原县马渠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利用三岔镇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红色资源,选择重大节日和历史纪念日,挖掘生活育人素材,通过情景体验,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专题实践思政教育,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利用这一红色资源,组织中学师生自带干粮、水壶,唱着红歌,沿着红军长征路徒步,来到三岔镇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住过的窑洞,观看革命文物。听着当地农民动情地讲解那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岁月故事,学生眼前似乎又重现了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大无畏的英雄风范。接着,师生们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并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我是中学生,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我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能参与这项活动,但是可以在网络上观看重大纪念节日的视频,参与网络上的为革命烈士献花活动,表达自己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二)参加校外劳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外劳动场所是学生践行课堂知识的天然课堂。学校组织学生打扫敬老院、羊场和街道卫生,植树造林,培养劳动习惯和吃苦精神,锻炼顽强意志和实践能力,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观念。学校要与地方合作建立学农基地,在学农基地,师生可以共同劳动。学生了解了果树嫁接修剪、双垄沟玉米覆膜播种、蔬菜松土施肥等多种知识,提高了基本劳动技能,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激发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艰苦奋斗精神。

(三)诚信考试

诚信考试是一种创新考试形式。为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学校在期中考试采用无教师监考的形式,教师和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将试卷发给学生,学生自己作答,教师离开考场。考试结束后,教师收回试卷。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学生也能做到不抄袭他人答案,不喧哗吵闹,遵守承诺。这种考试形式培养了学生诚实自律的良好品质,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让学生践行思政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思政,生活处处离不开思政,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就必须爱国爱党爱人民,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品质、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评”

评是对学生学习和实践思政课内容的一种检验。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笔者经常采用如下考评方式。

(一)组织开卷考试

考试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常用方法。在思政方面的考试,笔者经常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结合思政热点,选取切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设计开放性题型。评价标准灵活,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这样的考试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建立学生思政学习档案

学生思政学习档案是学生优秀行为和践行思政教育的记录。学生思政学习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课堂上的优良表现、参与思政教育的记录,以及教师的寄语、课堂上的互相评价等,每学期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评出优秀学生予以奖励。这种评价方式,灵活性强,能够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教+学+做+评”中小学思政教学模式正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走向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再到学生的实践,其间贯穿多样评价,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培根强基,培育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党史思政学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