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8-27王建新
王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新时代十年,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祛疴、重典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总书记的要求为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担负“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学习党章、尊崇党章,坚定不移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定不移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不移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发展,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
二、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忠诚于党、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善于斗争,在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最前面。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线砥砺品格操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在各种风险挑战中筑牢坚强屏障。要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要完善内控机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对纪检监察干部从严管理,对系统内的腐败分子从严惩治,坚决防治“灯下黑”。把纯洁思想、纯洁组织作为突出问题来抓,切实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严明法纪,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
三、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发挥着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同时还肩负着监督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着眼行业领域特点和工作实践,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一个统领”,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实效,重点检查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范权力运行、规范和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等情况,推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二)突出“两个精准”,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1.精准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有效载体和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督,紧盯重点对象以及混改企业等相关公职人员,制定对改制企业、混改企业公职人员的监督意见。突出重点领域,依托信息化建设,及时精准发现问题。提高对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及时发现、有效查处的能力。对电子红包、快递送礼、在隐蔽场所吃喝等问题,以及党员、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背后存在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精准发现、严肃查处。
2.精准追责问责。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强化制度执行,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纪律意识、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提高精准适用法规制度能力。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四种形态”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充分体现对干部的严管厚爱。精准把握政策策略,建立履责正面清单、失责负面清单、问责任务清单,坚持严的基调和实的要求相统一,坚持实事求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三)一体推进“三不腐”,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1.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遏制增量,清除存量。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结合生产经营、资金运营、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检化验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中的腐败积弊集中整治,对内外勾结、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深挖彻查,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决整治各种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在福利发放、奖金分配、岗位调整等影响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项中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提高对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及时发现、有效查处的能力。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
2.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深化标本兼治,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紧紧盯住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和潜在风险隐患,用好纪检监察建议,加大促改、促治工作力度。完善不能腐的制度机制,堵塞制度漏洞、化解潜在风险隐患。让制度成为约束党员领导干部行为的“紧箍咒”。加大对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减少权力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当干预。注重案件之间共性因素的分析研究,建立行贿人员信息库,聚焦参与围猎的重点单位、关键人员,盯紧被围猎风险较大的部门、单位、岗位,建立健全腐败预防惩治联动机制。
3.强化预防腐败思想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挖掘警示教育资源,深刻剖析典型案件,通过通报、忏悔录、警示教育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做到警钟长鸣、震慑常在。注重年轻领导干部纪律教育,引导年轻领导干部提升政治素养、增强政治定力,防止成长“黄金期”变成贪腐“危险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廉洁故事,加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和家风教育,开展廉洁文化示范点、示范园、示范班组等创建活动,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廉洁文化支撑。
(四)强化“四个聚焦”,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1.聚焦重点难点,推动监督关口前移。聚焦上级部署贯彻落实、公司改革发展重要事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键少数”,统筹推进各类监督检查。强化日常监督,在公司决策、执行、管理各环节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的综合分析研判,依规依纪做好处理处分,深入查找问题背后的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早提醒,针对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用好用活纪律检查建议和约谈提醒,做实主动监督、靠前监督。
2.聚焦贯通协调,持续完善监督体系。完善“联合监督、信息互通、问责启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以党内监督带动促进其他监督,强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形成监督合力。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力量,主动监督,让监督“长牙”“带电”。专业部门发挥职能监督优势,按照“谁主管、谁立制、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专业领域的督导,延伸监督触角,实现监督常态化。发挥群众监督贴近基层的优势和特点,畅通监督渠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成为不可或缺的监督力量。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做到监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建立起协调配合、高效运行的大监督格局。
3.聚焦纠治“四风”,筑牢八项规定堤坝。要认识作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把握行业作风建设特点,找准“四风”新表现、新特征,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深挖细查“风”背后的“腐”,斩断由风及腐链条。把查处“四风”问题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紧盯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影响企业安全发展、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治简单化、“一刀切”“乱加码”等问题,坚决纠治打折扣、搞变通、机械执行、消极应付,坚决纠治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过多过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坚决纠治履职尽责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背离求真较真、务实扎实、高效快捷工作作风的突出问题。
4.聚焦自身建设,锻造高素质纪检监察队伍。在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学习党章、尊崇党章,坚定不移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深化全员培训,坚持常态化以考促学,筑牢政治忠诚、提升业务能力。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强化制度执行,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纪律意识、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提高精准适用法规制度能力。一体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选育管用,突出政治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严明法纪,对执纪违纪现象零容忍,坚决防治“灯下黑”,打造自身正自身硬的纪检监察铁军。
新时代赋予纪检监察工作新的使命、指引纪检监察工作新的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不断取得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