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摩拉斗牛哮喘兼前胃弛缓
2023-08-27毛茵茗汤德元曾智勇黄涛王彬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毛茵茗,汤德元,曾智勇,黄涛,王彬(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牛哮喘病是养牛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抵抗力较差的犊牛或瘦弱牛,主要由于天气寒冷、环境恶劣、机械因素以及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而发病,严重时可引起牛的死亡。牛前胃驰缓是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絮乱,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降解失调、引起消化机能絮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当牛受到外界某种条件影响时,这些菌群平衡就会被打乱,从而造成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瘤胃中大量有毒物质积累,影响瘤胃的蠕动,牛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甚至废绝,反刍次数减少。
牛哮喘和前胃弛缓都是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两病并发也很常见。为治疗患有牛哮喘兼前胃弛缓的斗牛,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兽医以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健胃益气为主,结合西药抗菌消炎,标本兼治,治疗效果明显,该斗牛康复迅速。该治疗方法为牛属动物哮喘兼前胃弛缓类似临床案例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病例概况
贵阳市花溪区某农户家养的摩拉斗牛,5 岁多、体质良好、体重约为900 千克,于2020 年12月8 号开始发病。主述:该牛主要用作斗牛比赛,并且一直按平时的饲喂量及饲喂方法进行饲养,在此之前未发生疾病,但在12 月8 号突然表现出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刍减少,精神沉郁,行动缓慢,早晚咳嗽严重,呼吸加深加快,喘气明显,并伴有鼻流清夜的症状。
2 临床症状
症见病牛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消化不良,便秘有时腹泻,精神沉郁,双眼潮红,鼻流清液且鼻汗成珠,口温高有大量腥臭痰液带血分泌物,舌苔青白,呼吸较重,咳嗽,喘气,呼吸次数每分钟达60 次,触碰咽喉部病牛不适,角温偏高,耳温均匀,背部发凉,尾部发凉,皮温不均,被毛粗糙,呼吸30 次/分钟,呼吸音粗劣,体温39.7℃,心率76 次/分钟,瘤胃蠕动音弱,次数为2 分钟1 次,瘤胃蠕动高峰期为3 秒,瘤胃蠕动无规律,伴有轻微间歇性瘤胃臌气。
根据兽医学理论及临床表征,可以诊断该牛为哮喘和前胃弛缓。
3 治疗措施
3.1 治疗原则
中兽医以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健胃益气为主,结合西药抗菌消炎。
3.2 中医疗法
首先采用中兽医疗法对发病牛进行开痧洗口,握好牛鼻绳将牛保定,将已准备好的药物(生姜90 克、苦藠250 克、食盐60 克、大葱250克,百草霜适量混合冲溶)刷洗、按托、擦揉口腔及舌数次,再取适量备好的药物放于牛舌下,或让牛吮食含有药物的草料,其次,开外痧治疗,用小宽针或三棱针在牛的耳尖、山根、尾尖三穴扎针以开痧。结合中药方剂,用麻黄汤与消食平胃散汤和曲蘖散加减,处方为:射干50 克、麻黄20克、五味子30 克、细辛15 克、紫菀50 克、款冬花50 克、半夏30 克、神曲80 克、麦芽45 克、山楂45 克、苍术80 克、陈皮50 克、厚朴30 克、枳壳30 克、青皮30 克、甘草15 克、生姜15 克、大枣10 枚,混合并分6 次灌服,连续治疗4 天。
3.3 西药抗菌消炎治疗
处方:先用60 毫升生理盐水稀释80 万国际单位青霉素20 支,20 毫升生理盐水稀释1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10 支,分别左右侧肩部肌肉注射,再在右侧肩部肌肉注射维生素B130 毫升和柴胡注射液2 毫升×25 支,2 次/天,连续治疗4 天。
4 治疗效果
该牛在治疗后的第2 天病情明显好转并开始吃青草,可明显观察到其精神状态开始好转,并开始吃食,在治疗后的第3 天,可观察到其鼻镜湿润,鼻汗均匀、成珠,咳嗽减少,治疗4 天后精神状态良好,行动方便,食欲正常,恢复健康,第5 天停止用药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造成牛的前胃弛缓及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饲养管理方面,其主要的预防措施可结合牛的不同生长阶段,从而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以选择适合牛生长情况的饲料,为不同年龄阶段的牛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禁止给牛喂发霉变质的食物,防止对牛胃造成损伤;可在牛的饲料中加入其所需的营养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药物对牛的损伤;还可以定期在牛的饲料中添加少量的益生菌,防止牛胃中细菌的失衡;为牛每天的采食量进行制定,减少其胃的负担,若牛已患病则应饲喂容易消化的食物,待牛的病情有所好转后再逐渐恢复其正常喂食;保证牛每日的运动量,以确保能够促进牛的消化系统完善并提高其抗病能力。
5.2 重视环境卫生
饲养环境也是造成牛病的众多因素之一,因此需合理搭建牛舍,保证牛舍具有良好环境,控制牛舍温度及湿度,并定期更换垫草,防止牛舍环境过于简陋而导致牛受风寒侵袭,定期清理牛舍,并进行全方面的消毒,减少病菌的侵入;同时还需保证牛饲料存放处的干燥洁净,以及饮水的干净卫生,防止细菌及微生物等的侵入;发现病牛立即隔离,污染的圈舍需彻底消毒,将消毒剂涂刷于圈舍内壁、地面及栏杆,并利用消石灰粉末,撒布在阴湿的地面、垃圾场周边、粪堆周围进行消毒等,以此减少牛病的产生。
5.3 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意识
牛前胃弛缓以及牛哮喘是牛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养殖户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明确其发病的临床症状及病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及在放牧过程中加强放牧管理,做好对疾病的防控,减少疾病带来的损失。
6 讨论
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牛哮喘兼前胃弛缓,仔细检查其牛身体状态,确诊后中医以治标治本的作用,清热驱寒,化痰止咳,消食止酵,西药消炎抗菌防止继发感染,两者结合提高治疗效果,较少副作用,以较短的时间恢复牛身体健康。其中开痧洗口是传统的中兽医治疗手段,可祛除牛春冬寒冷时期受到的风寒湿邪,预防风寒感冒等疾病,不仅如此,开痧洗口夏可去暑秋可去火,是常用的民间预防疾病的方法。
前胃弛缓也是牛养殖业中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中医上主要是因脾胃虚弱,再加上长期的饲养管理不当如久喂粗硬饲料难以消化,停滞胃中不能运转。牛的早期胃肠迟缓等疾病与瘤胃臌气、消化不良等疾病症状非常相似,因此需要及时鉴别诊断,明确病因后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日常养殖中应注意饲料搭配,做好牛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降低抗生素用量,注重胃部保健,提高牛的抗病能力。当牛患病后,采取合理的中药和西药治疗方式,两者结合不仅能使牛的前胃弛缓得到很好的控制,能使病牛较快地恢复健康,且副作用也相对较小,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牛哮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急,伴有咳嗽,鼻流清涕,耳鼻惧凉,皮温不均,舌苔薄白或白腻。斗牛长期进行高强度活动,白天劳累过度,以往常态使脾胃虚弱导致滞食不消,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由于该地区由于风俗习惯,每月都有斗牛活动,竞选每年的牛王,因此家养斗牛的农户不少,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斗牛经常患上常发病,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养殖户应提高饲养管理制度,将牛舍修整整洁,经常更换干草铺地,保持地板干燥,打扫牛舍并做好消毒的工作,减少使用含有露水的畜草,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全面,及时补充干净饮用水,确保斗牛日常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