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3-08-27鲁红云
李 欣,鲁红云
[1.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广东 珠海 519000;2.暨南大学医学部,广东 广州 51063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微观结构退化、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为特征,且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OP可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种类型,前者多与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有关,后者可细分为成骨不全与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idiopathic juvenile osteoporosis, IJO)[1]。IJO多发生在发育期,即8~12岁期间,IJO患病率无性别差异,主要症状为背部疼痛、行走困难、长骨骨折等,经X线检查可见长骨的椎骨和干骺端受压等表现[2]。目前关于IJO尚无明确的发病原因,该疾病较为罕见,且全国病例报道较少,其可参考OP。有报道指出,OP患者可出现骨密度(BMD)下降或诱发严重残疾等问题,而IJO也可能与BMD有关[3]。基于此,现就IJO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治疗IJO提供理论指导。
1 发病机制
1.1 遗传学机制 完整的层级结构,足够的刚度与韧性是骨骼承载外力的重要基础。在维持骨强度方面,骨吸收、骨形成的不断重复和时空偶联具有重要作用,该过程也被称为“骨重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形成、骨吸收处于正平衡状态,骨量逐渐增加,并在某一阶段达到骨峰值。遗传因素可影响骨骼大小、峰值骨量、微结构与内部特性等,既往研究显示,IJO患者的骨量调节可能与多种基因的遗传变异有关[4]。ROULEAU等[5]经基因测序发现,与成年患者比较,儿童致病变异频率更高,常见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Ⅰ型胶原α1链(COL1A1)、Ⅰ型胶原α2链(COL1A2)。 MAN等[6]报告了1例男性患者,其骨钙素水平偏低,母亲有骨折家族史、OP病史,同时伴有多发性特发性非椎体脆性骨折病史,个体基因检测结果提示,COL1A1和维生素D受体(VDR)候选基因多态性与家族脆性骨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HARTIKKA等[7]研究发现,LRP5基因的杂合突变,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量的累积,诱导IJO的发生。KAMPE等[8]对骨脆性儿童进行丝束蛋白3(PLS3)变异筛查,结果发现,表型异常儿童未见致病变异,而从BMD较低、伴多处外周及脊柱骨折的患儿中发现2种新型致病PLS3变异,提示PLS3测序可能对IJO的筛查、诊断有参考价值。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IJO患者的发病过程与遗传学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多种基因突变可能参与其中,但关于基因突变导致IJO发病的报道,多基于不同地区病例的检测结果,国内关于IJO患者基因突变情况的报道仍较少,考虑地区、种族差异可能带来的影响,后续可围绕特征及不同表型患者的临床特征等进行讨论,以弥补国内针对IJO发病与遗传学因素关联的空缺。
1.2 低BMD机制 BMD异常下降是IJO患者的重要特征,与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相比,IJO患者的骨小梁更薄,破骨细胞数量更少,骨转换率更低。目前关于IJO骨丢失的发生机制还未明确,可能与增加的破骨细胞活性有关[9]。FRANCESCHI等[10]发现, IJO患者腰椎、髋关节及桡骨远端的BMD较低,提示患者BMD下降可能与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等因素有关。但也有学者给出不同观点,如BACCHETTA等[11]通过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查IJO患者的骨皮质、骨小梁情况,并探讨其骨组织形态学特征,结果发现,骨小梁厚度、数量有减少趋势,可见成骨细胞受损风险,但无骨吸收增加导致IJO发病的确切证据。
从肌肉 - 骨骼关系角度分析IJO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BMD变化与IJO发病风险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一项关于12~18岁青少年的调查显示,青少年肌肉含量与BMD呈线性正相关,男性青少年肌力与BMD呈线性正相关[12]。考虑BMD数据在解释IJO患者病情中的局限性,PLUDOWSKI等[13]对IJO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骨骼状态进行观测,结果发现,肌肉 - 骨骼关系不平衡是IJO患者的主要特征,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DXA)技术测量全身、腰椎的骨矿物质含量(BMC)与BMD,并与同龄健康者进行比较,可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由上述报道可知,BMD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IJO患者普遍存在BMD异常下降、肌肉 - 骨骼关系不平衡现象,骨吸收与骨形成动态平衡关系被打破,但导致此类现象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后续可从骨量累积、骨重建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掌握BMD与IJO发病的内在关联。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将OP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前者被进一步划分为IJO、Ⅰ型(绝经后OP)、Ⅱ型(老年性)3种类型。IJO多见于青春期,典型表现为背部下端、髋部、脚部隐痛,且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行走困难、下肢骨折等问题。全身体格检查对IJO筛查、诊断的可靠性较弱,部分患者的脊柱后侧凸、跛行等可作为疾病评估的参考依据。明确IJO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与相关辅助检查方法,掌握其影像学特征,对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2.1 临床表现 IJO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起病时间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骨痛、多发病理性骨折、行走困难等。本病常为急性起病,病程约2~4年,病程内可出现停止生长现象,可自然缓解。但20岁前生长发育状况与个体峰值骨量之间存在关联,部分IJO患者在成年后可能出现低骨量问题,与同龄健康人群比较,峰值骨量可能较低,故作好IJO患者的诊治工作仍然具有其必要性。IJO患者常主诉背痛、下肢痛、肌肉无力等,部分因病理性骨折入院的患者,多表现为长骨骨折、脊柱骨折,或伴有OP相关畸形,如四肢弯曲、驼背等。
2.2 影像学特征 IJO诊断涉及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片、CT、MRI检查等。 X线检查中, IJO患者的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脊柱萎缩畸形、骨皮质变薄等,可见全身多关节OP,部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可能提示骨硬化。CT检查与MRI检查可显示早期细微改变,对IJO患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刘正华等[14]指出,将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作为BMD测量的补充方法,能够实现骨矿物质、脂肪含量的定量评价,对OP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但目前关于该方法用于IJO患者的报道仍较少,后续有必要开展探索性试验,了解该检查方式在IJO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不同类型病例检查结果的差异性,为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高睿等[15]围绕辅助诊断系统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人工判断,借助系统与3D半自动测量法的诊断效能良好。但该方法依赖于辅助诊断系统的支持,对设备、设施方面的要求较高,短期内并不适宜在基层单位推广。OP的机会性筛查与IJO早期诊治有密切关联,探索各种定量诊断参数在OP诊断中的意义,是CT检查诊断OP的重要研究方向。王昕等[16]发现,利用双能CT检测L2椎体钙(水)密度,有助于骨量减少、OP患病的定量诊断,对应阈值分别为70.91 mg/cm3、63.65 mg/cm3。但上述结果均基于成人检测结果,IJO患者使用的机会性筛查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外,杨园园等[17]认为,采用定量超声技术(QUS)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跟骨检测,获得的超声振幅衰减系数(BUA)与儿童的肌肉量、脂肪量等存在密切关联,可作为儿童青少年OP诊疗的依据。结合QUS技术的安全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将其纳入风险人群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3 鉴别诊断 IJO的诊断,需要正确识别患者的阳性特征,排除其他疾病诱发OP的可能性。在马东芹等[18]报道1例以反复骨折为特征的青少年患者,经X线检查发现四肢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检查结果提示青少年OP,最终确诊为成骨不全症。由此考虑,在IJO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遗传性骨病、继发性OP的鉴别诊断,必要时应当纳入基因检测,将其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不仅如此,幼年时期的内分泌紊乱(如库欣综合征、性腺发育不全等),消化系统相关疾病(恶液质、营养不良等),先天性新陈代谢缺陷等,都应当纳入考虑范畴,作为鉴别诊断的重点。基于X线检查、BMD检测等结果,正确识别IJO患者的独特影像学表现,排除其他诱发因素的干扰,可保障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3 治疗方法
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临床医师需要通过BMD检测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治疗目标,以保护脊柱与全身骨骼、降低风险等为管理核心,制定包括用药、物理治疗及康复运动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药物治疗是对抗OP、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遵循用药原则,规范用药,并辅以康复锻炼等非药物干预方式,可发挥协同作用,改善IJO患者的骨骼发育情况。
3.1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充足的钙摄入,对OP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可达到减缓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获得理想峰值骨量等效果[19]。但IJO疾病相对特殊,直接采取全身补钙策略,是否能够让患者获益,尚无明确证据。GALINDO-ZAVALA等[20]研究认为,应只针对日常膳食方面存在钙缺乏问题的患者进行干预。因此,在IJO治疗期间,对患者每天饮食中钙的摄入情况进行观察至关重要,必要时从钙元素含量、用药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与IJO患者个体治疗需求相契合的钙剂。考虑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面临的风险,用药过程需严格控制剂量。根据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以恰当的方式补充维生素D,并合理控制使用剂量,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如何确保补充剂量的合理性、规避超剂量使用对应的风险,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因此,从剂量、患者获益及风险3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掌握各项指标变化的内在关联,以实现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确定IJO患者应用维生素D的最佳剂量标准,有助于规范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的应用;探索血钙、尿钙等指标与患者给予维生素D治疗的实际效果间的关联,可为患者治疗风险的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3.2 药物治疗 合理应用抗OP类药物,是IJO治疗的重难点。根据既往个案报道的治疗方法,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能够有效对抗OP的药物,能够达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等治疗目标[21]。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22],现有OP防治类药物包括帕米膦酸盐、唑来膦酸盐、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等。
3.2.1 帕米膦酸盐 帕米膦酸盐是能够有效抑制骨吸收的焦磷酸盐,属于骨吸收抑制剂,对多种OP有良好的治疗效果。BARONCELLI等[23]研究发现,对IJO患者长期应用帕米膦酸盐治疗,可显著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骨矿物质状态,降低骨折率。从药理层面分析,帕米膦酸盐属于第二代代表性双膦酸盐,其内部含有的P-C-P基团,是破骨细胞性骨溶解的抑制剂。目前国内临床应用帕米磷酸盐的报道较少,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髓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疾病的治疗,且均有较好的疗效[24],但尚未见该药治疗IJO患者的相关报道,故后续临床可针对帕米磷酸盐治疗IJO患者的疗效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明确该药物对IJO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
3.2.2 唑来膦酸盐 唑来膦酸盐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对骨的矿化表面有高度亲和力,相较于其他类型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盐与羟磷灰石能够产生更强的结合力,理论上能够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改善骨质、减少骨吸收等方面发挥更强功效。SARFF等[25]发现,唑来膦酸盐与帕米膦酸盐的疗效大致相当,但唑来膦酸盐可减少给药频次,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更具经济性的治疗选择。基于上述结果,唑来膦酸盐治疗是否能够发挥优于帕米膦酸盐的作用效果,可能受给药频率、患者综合治疗期间的就诊次数,以及椎体改善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唑来膦酸静脉治疗的给药时机,确定用药的剂量标准及给药频率,根据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动态调节唑来膦酸盐治疗方案。
3.2.3 rhGH rhGH具有刺激骨骼、躯体生长等作用,其在增加肌肉面积及骨矿物质含量等方面的效果已得到证实。林秀雯等[26]指出,对生长激素缺乏儿童给予维生素D与rhGH治疗,可改善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等骨代谢指标,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基于上述分析,对IJO患者应用rhGH,理论上也可改善患者的骨量,但由于本品的适应证尚未包含IJO,并无直接将rhGH用于IJO患者的临床报道,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参考国内一项动物实验结果,将雌激素治疗与rhGH联合应用,可改善大鼠模型的股骨BMD与最大载荷[27]。因此,后续可通过体外试验研究,或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rhGH治疗是否适宜用于IJO患者。
3.4 其他基础治疗 根据个体日常膳食结构与营养评估结果等信息,给予均衡膳食方面的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钙的每天摄入量,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对钙剂的需求。充足日照对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积极作用,为避免皮肤灼伤或日照效果受到影响,建议患者选择11:00~15:00,并根据季节、日照时间等进行灵活调整,尽量避开紫外线较强的时间段,原则上每次应持续20 min以上。规律运动是骨科疾病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在改善肌肉力量、促进骨健康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在治疗期间,有必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运动能力等制定运动锻炼计划。
4 小结与展望
目前,IJ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可能与遗传、低BMD等因素有关,根据已证实与IJO有关的致病基因突变,建立IJO早期筛查的程序,明确不同表型患者的特征,对IJO患者的病情诊断、预后评估等有重要价值。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应参考现有诊治指南,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尽量选择有循证依据支持、安全性好的药物治疗方案,必要时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并辅以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锻炼等非药物治疗方案,以满足各种IJO患者的治疗需求。但由于IJO发病率不高,目前临床研究较少,多数研究还是以病例报告为主,今后还需在青少年群体中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以进一步探讨IJO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