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功能的三重维度
2023-08-27王贤密姚冰洋
廉 伟,王贤密,姚冰洋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西安市经开第二中学;3.新乡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着力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将组织振兴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提高组织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领导能力建设,在政治领导、思想引领、协商治理等维度发挥领导功能,不断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一、政治领导:基层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
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中,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局,关系到乡村治理政策的制定,关系到深化农村改革的具体实践。为此,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以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及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并突出政治领导力,这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
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要始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团结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政治领导力是否强劲,更加关系到党在农村地区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其政治领导功能,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团结性,在严肃党内生活中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以强党建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从而筑牢农村执政工作的基础,强化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向心力、战斗力、组织力、号召力。乡村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到并行发力、一体推进,在辩证统一中把握二者的关系,认识到党建工作是引领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目的,将宣传党的理论、践行党的路线、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内容,将坚定政治站位、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服务为民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价值目标,把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显著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乡村的治理效能,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功能的发挥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所在,确保党在总揽全局中充分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一方面,党的领导制度在乡村基层的治理实践中具有统摄性地位,确保各项工作的政治方向都能够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党在基层执政的效能,以此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更重要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对于群众的宣传优势和组织优势,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能够有序开展且落地落实。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体现在多领域、多层面的功能发挥的实践中。其一,发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分配功能,即因地制宜地将资源合理地配置给各种经济实体,促进产业的多向发展。其二,发挥推动产业发展的统筹功能,即将粮食生产作为农村产业发展之根本,结合多种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三,发挥处理利益纠纷的协调功能,即在处理乡村发展的利益关系中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公平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其四,发挥招商引资的联结功能,拓宽投资渠道,吸引外来投资资金入村,同时探索劳务输出新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五,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功能,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思想引领: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需要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既要通过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刚性手段来着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又要贯彻落实思想建党的核心要义,牢牢把握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总要求和总目标,以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增强自身的执政领导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在思想引领中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一,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型发展,以思想引领彰显乡村振兴的新样态。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的行动,更加强调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故而思想的武装将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能否行得通,关键在于有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关键在于能否将“批判的武器”转化成“武器的批判”。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实践的主体,更是认识的主体,应当积极通过主题教育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并将这种认识能力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抓住思想引领的目标导向,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其一,思想引领要从灌输型转变为引导型,站在人民的立场思群众所思,将农民群众切身关注的利益问题作为破解问题的突破口。其二,思想引领要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要积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六个坚持”做到主动出击、见招拆招。其三,思想引领要从单一型转变为多样型,善于对各类群众主体,在多种情景场合中,采取多渠道方式进行思想引领、观念引领、价值引领。其四,思想引领要从学习型转变为互动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及时转变,要把理论学习贯穿于调查研究的互动交流中,贯穿于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用思想引领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任,需要以思想引领来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守护者、挖掘者、创造者和传承者。其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尊重乡村本土的原生文化,做乡村文化的守护者。振兴乡村文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强调共产党人的大历史观,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些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站在全方位认识的角度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并守护原生文化资源。其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去粗存精中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精髓,做乡村文化的挖掘者。文化既要尊重,更要正视。乡土文化以零散化、碎片化的形态散落并交织在乡村文化中,需要在去粗存精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挖掘,从而遴选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优秀文化。其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将本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乡村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实现文化振兴需要将已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征,使乡风家风民风呈现新面貌。其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将优秀的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做乡村文化的传承者。传承乡村文化是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增强文化属性和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为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循环发展体系,使文化在创造、传承、再创造中不断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育人为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农村。
三、协商治理:基层党组织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农村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状态要求基层党组织充分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领导乡村治理的进程中既要发挥自身的核心领导功能,又要在规范多元主体共治行为的前提下,确保各方主体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民主性,从而打造协商治理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协商治理的基础上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和规范性。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可撼动,这不仅体现在治理过程中的领导职责和领导作用,更反映在多元主体协商治理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协调进行规范性的集中引导,促使多元治理主体形成协调共治的理性自觉。“但如果多元主体之间没有良好的规则以促进有效治理,那么多元主体的治理则难以达到其追求的公平和高效,治理失败的可能必然加大。”因此,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功能需要首先体现在对治理主体参与治理的科学指导,即引导治理主体规范参与治理的行为,确保治理主体能够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参与治理,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方针、政策、制度的运行逻辑下参与治理,能够本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参与治理,能够在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群众路线原则中参与治理。为此,基层党组织要以制度逻辑兼顾多元治理主体的差异性特点,加强对多元主体的组织协调。“不同的治理主体根据自己在治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环节与程序的瑕疵,从提高治理的民主性及科学性入手,将协商民主的完整环节与合理程序嵌入治理过程,就在结构上改变了治理体系的制度,并在根本上凸显了治理的民主色彩,还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民众对治理过程及事务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提高治理的效率、效力及效益。”对农村群众自治组织,要充分发挥民主,加大共治共管力度,使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翁;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自发性行业自治组织,需要规范其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度;对相关的公益性组织,要调动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其话语权;对其他部门的派驻机构组织,要强化其归属感,使其在公共管理中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和定位,提升其协商意识和参与水平。
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制度层面完善整体性的协商治理模式。在乡村协商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多元主体的治理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制度逻辑呈现出非对称的实然性,可能造成协商治理过程中治理权限、职责的分工边界存在模糊,或是出现权限重合,或是存在责任区域划分断裂,无法达到协商治理有序衔接的应然性逻辑。“由于主体的利益之争、化解制度平台的缺失及其自身的主观认知等原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冲突。”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功能,将多重维度的规则逻辑整合于一种统一的治理体系和制度逻辑,从而完善整体性的协商治理模式,形成有建章立制的规范工作体系。其中,可重点将“四会管村”的乡村治理模式生动运用,构建支委会统领、村代会定事、村委会办事、监委会监事的村级组织责任体系,同时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构建起责权明晰、分权制衡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将人民民主贯穿于协商治理的全过程,贯彻落实“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目标要求,以此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规范化、高效化、系统化运行,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治理水平高质量发展,切实地让人民群众增加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激发乡村振兴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