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曾安处,也作故乡
2023-08-26潘依诺
潘依诺
虽然停留在那个国度的时间并不算长,它却是我看世界的开端,是无可替代的一处远乡。
在初中英美文化课上播放的纪录片中,第一次见到伦敦的大本钟、白金汉宫、杜莎夫人蜡像馆,我就从电视屏幕的小窗口,看到了大洋彼岸那个全然未知的世界。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间有些复古感的阶梯教室,高高的顶棚、嘎吱作响的红色木地板、一群稚气懵懂的中学生。其中,就坐着瞪大了眼睛,好奇又认真的我。
那就是这个世界为我打开的第一扇窗。从那之后,每当别人问到我未来的梦想,我都会斩钉截铁地说:“去英国。以后要去英国读书。”我要去亲眼看看伊丽莎白女王居住的白金汉宫,去认识那些满口伦敦腔的绅士,去剑桥的康河上撑一支篙,去莎士比亚的故乡读一读书,去伦敦眼上欣赏这座城市闪光的夜景。尽管那时的英国远得遥不可及。
高中二年级寒假,学校开展冬令营活动,我终于踏上了英国的土地,住进剑桥的寄宿家庭,跟房东一家五口以及两只猫一起生活半个月,胆怯地参与剑桥语言课的活动。那会儿的老师长得很像霍格沃茨的海格,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第一节课的小作文是描写你最拿手的一道菜的做法,我写的是鸡蛋羹。
但对于小小的我而言,还不敢让自己尽情享受那里的一切,因为领队曾经提醒我们,不要走进伦敦地铁,进去也许会迷路。甚至几个女生撑着篙在康河上飘荡的时候,也大呼小叫领队找专业的船员把我们送回去。可这一段经历也在心底深深扎根,让我憧憬着有一天能够在英国家门口的公交车站,每天伴着晨雾去搭上课的公交车,去牛津、剑桥汲取学府深厚的底蕴,去温莎城堡、白金汉宫窥探王室的贵族生活,去伦敦打卡每一个曾经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过的景点。
大学毕业,面临选择的时刻到来,我忐忑又欣喜地框定了英国,就这样梦想照进了现实,我以留学生身份来到了小城莱斯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旅行。
英國,最迷人的是不论时光怎么流逝,历史的痕迹都会沉淀在每条街、每块砖上。多年后再次踏上追忆之旅,你也会欣慰地发现,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过。再走上莱斯特秋意最浓的小路New Walk,再听到橄榄球场震天的呐喊,再走入热闹的圣诞市集,再体悟莎士比亚的墓志铭,再看一场泰晤士河畔的烟火,都让你那么踏实安稳。好像一切遗憾都来得及弥补,它们还在那里等你。
算起来,对于“英国”的寻觅贯穿着我人生中的几个重要时刻。懂事后便在外语学校学习英语,进入语言大学修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再到真正踏入英国,甚至从那里去往世界更多的地方,都是我走到现在所向往的样子。
女王在其中的角色是什么呢?我会想到她慈祥的笑容,永远得体的服饰与妆容,各类重要场合上她的身影,莱斯特大学那座小小的图书馆的开馆仪式她也会现身。大街小巷上摇着头挥着手的吉祥物是她,她也在每天要花销的硬币上,被我们依次按照年龄来比对排序。甚至在我只身一人前往加拿大的时候,也不会太害怕。公园里的天鹅,路边的果子,每一片树叶,都曾被她善待,我又有何担心呢。
熟悉的样子,终归会变。人们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接受这些改变,再将这段历史铭记在心头,但此心曾安处,也作故乡。
编辑/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