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

2023-08-25王亮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5期

王亮

[ 关键词] 三秦文化;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

三秦文化,是指以关中为中心的秦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农业性的地域文化。它继承并发展了周秦文化的优秀成果与遗风,在秦汉时期逐渐走向成熟,被誉为“秦汉气势”。三秦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中民俗文化,是三秦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方面,体现了关中人民对生活、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认知和情感。关中民俗文化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时代的辉煌,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

本文旨在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问题。首先,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关中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地域特色;其次,从三秦文化角度梳理关中民俗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多元多样和富有创造力;最后,从农耕文化角度探究关中民俗文化所体现的农耕文化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有所启示和借鉴,为推动关中地区乃至全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和保护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关中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地域特色

三秦文化是指以关中为中心的秦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农业性的地域文化。它继承并发展了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的优秀成果与遗风,体现了三秦人民的勤劳、智慧、刚毅和开放。三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秦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和发展,其中最为辉煌的两个时期是秦朝和汉朝。在这两个时期,三秦地区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中心,也是民俗文化的发源地和集大成者。

秦朝时期,始皇帝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并实行郡县制、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引起了一些反对和争议,但也为后来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奠定了基础,并且促进了全国各地人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民俗文化方面,秦朝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和形式,如《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等经典著作,《乐府诗集》《战国策》等散文集,《史记》等史书,《兵法》等军事著作,《道德经》《庄子》《孟子》等哲学思想,《乐章制度》等音乐艺术,《舞剑器乐图》等绘画艺术,《兵马俑》《始皇陵墓壁画》等雕塑艺术。

汉朝时期,在刘邦建立西汉后,三秦地区继续保持着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并且在民俗文化方面也有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发展。西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将领、思想家、学者、诗人、画家等人物,如张骞开辟絲绸之路,张良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司马迁撰写《史记》,贾谊撰写《过秦论》,司马相如创作《凤求凰》,李白、杜甫、李商隐、白居易创作伟大诗歌,《孔子家语》《荀子》《淮南子》等哲学思想,《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等民间诗歌,《汉书》《后汉书》等史书,《孝经》《仪礼》《礼记》等礼仪著作。在民俗文化方面,汉朝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节日、风俗、礼仪、饮食、服饰、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祭祀祖先、拜访亲友、赏花灯、吃元宵、赛龙舟、吃粽子、赏月饼、登高远眺等相关活动;如尊老敬贤、忠孝节义、礼貌待人的道德观念,以及婚丧嫁娶的礼制规范;如米麦为主食的饮食结构,以及煮粥炒菜烹肉的烹调方法;如以袍裙为主要服装的服饰样式,以及缠足束发的美容习惯;如听音乐观戏看舞蹈的文化娱乐,以及下棋打牌抛绣球的游戏玩耍。

三秦文化是一种根脉深厚的地域性文化,它不仅反映了三秦人民在历史上所创造和享受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也对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秦文化作为一种核心区域性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对全国性文化有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三秦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念,并且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创新和提升,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并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从三秦文化角度梳理关中民俗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多元多样和富有创造力

关中民俗文化是指在陕西关中地区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表现。它是三秦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中,与自然环境相抗衡、相适应,与周边地区相交流、相影响,创造出来的一种多元共存性文化。

关中民俗文化在不同节日、习俗、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意义。例如,在节日方面,除了全国通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外,还有一些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节日,如“腊八”“小年”“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等。这些节日都有各自的风俗活动和习惯用语,如吃腊八粥、贴门神、放鞭炮、燃灯祈福、赏花游园等。这些风俗活动和习惯用语体现了三秦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对祖先和历史的尊重和缅怀。

在习俗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关中十大怪”(也有说“关中八大怪”),即:“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面条像裤带,烙馍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泡馍大碗卖,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板凳不坐蹲起来,下雨下雪逢礼拜”。这些怪异之处其实都是关中人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策略。例如,“房子半边盖”,是因为关中地区多山少平原,“半边盖“的房子可以利用山势遮挡风沙;“姑娘不对外”,是因为古代女子以贞洁为美德,“不对外”的姑娘可以避免引起男人的非分之想;“面条像裤带“,是因为面条易于保存且易于消化,“像裤带”的面条可以增加饱腹感;“烙馍像锅盖“,是因为馍饼作为主食,“像锅盖”的馍饼可以增加分量;“油泼辣子一道菜”,是因为关中人喜欢吃辣,“油泼辣子”的做法既简单又美味;“泡馍大碗卖”,是因为泡馍是关中地区的特色美食,“大碗”的泡馍可以满足食客的胃口;“帕帕头上戴”,是因为关中地区多风沙,“帕帕”的头巾可以防止灰尘进入眼睛和口鼻;“唱戏吼起来”,是因为关中人喜欢听戏曲,“吼起来”的唱法可以突出演员的气势和情感;“板凳不坐蹲起来”,是因为关中人习惯于蹲着说话或干活,“蹲起来”的姿势可以方便随时站起或移动;“下雨下雪逢礼拜”,是因为关中地区干旱少雨,“逢礼拜”的说法可以表达对降水的珍惜和祈求。这些怪异之处其实都反映了三秦人民对生活的智慧和乐观,对自我的自信和骄傲,对他人的友好和包容。

在艺术方面,关中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绘画、雕刻、剪纸、皮影戏等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体现了三秦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创造和欣赏,对生活情感的表达和寄托,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例如,关中地区的剪纸艺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它以剪刀和红纸为主要工具和材料,以花鸟、人物、动物、吉祥图案等为主要内容,以对称、平衡、简洁、生动等为主要特點,通过剪刀的妙手巧剪,将红纸变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并贴在窗户、门上或墙壁上,以增添节日或日常生活的喜庆气氛。这种剪纸艺术既反映了三秦人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想象,也反映了三秦人民对幸福、美好的祝愿和追求。

综上所述,关中民俗文化是一种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它在不同方面都体现了三秦人民对自然、社会、祖先等方面的敬畏、感恩和尊重。这种文化在当代社会对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需求有着重要的满足作用,它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可以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关中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多元共存性文化,对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种文化,让它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三、从农耕文化角度探究关中民俗文化所体现的农耕文化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

农耕文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基本、最持久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根源之一。三秦文化,是指以关中为中心的秦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农业性的地域文化。它继承并发展了周秦文化和秦汉文化的优秀成果和遗风,在历史上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耕文化开始,探讨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问题。

首先,分析农耕文化在关中地区形成发展过程中所遇到过的挑战与机遇,并重点介绍其在土地利用方式、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取得过的成就与经验。

关中地区位于黄河流域西部,属于渭河流域,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适宜,土壤肥沃富饶,自古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关中地区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了适应这些挑战,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三秦人民在农耕生产方面展现了极高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如,在土地利用方式上,三秦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实行轮作制度,并采用不同作物进行间作或混作。这样既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又可以增加产量和品种。在水利工程建设上,三秦人民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大力开发灌溉系统,并建造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渭河引黄工程等。这些工程不仅解决了灌溉需求,还调节了洪涝灾害,并改善了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在农业技术创新上,三秦人民也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将其记录下来并传播开来。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著作都涵盖了当时先进的农业理论和实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秦人民在农耕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不仅体现了三秦人民对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

其次,总结农耕文化在当代社会对人们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强调其作为一种和谐共生性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也越来越大,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如何在保障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又能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农耕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农耕文化是一种以土地为基础、以水为灵魂、以谷物为主食、以四时为节律、以祭祀为仪式、以乡村为空间、以家族为组织、以礼义为准则、以合作互助为原则、以节约勤俭为美德、以天人合一为哲学的一种生态型文化。它不仅反映了三秦人民对自然规律和变化的认识和适应,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界万物的敬畏和爱护。它既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又有利于维持土地水源等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它既能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又能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它既是一种实用性的成就与经验,不仅体现了三秦人民对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其次,总结农耕文化在当代社会对人们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强调其作为一种和谐共生性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也越来越大,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如何在保障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又能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农耕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农耕文化是一种以土地为基础、以水为灵魂、以谷物为主食、以四时为节律、以祭祀为仪式、以乡村为空间、以家族为组织、以礼义为准则、以合作互助为原则、以节约勤俭为美德、以天人合一为哲学的一种生态型文化。

因此,农耕文化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可以帮助人们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它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最后,回顾文章主题和主要观点,强调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分析农耕文化在关中地区形成发展过程中所遇到过的挑战与机遇,并重点介绍其在土地利用方式、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取得过的成就与经验,揭示了三秦人民对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并展示了其对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通过总结农耕文化在当代社会对人们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强调其作为一种和谐共生性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作用,强调了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农耕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有意义。

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三秦人民在农耕生产方面所展現出来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和经验,为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发展挑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参考依据。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也可以帮助我们创新和发展民俗文化内涵,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结论

关中地区作为三秦文化的核心区域,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体现了关中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精神特质,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关中民俗文化面临着遗忘、流失和异化的危机,急需有效地传承和提升。

从历史文化方面来看,关中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之一,曾经有14 个王朝在此建都。因此,关中地区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如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等。这些历史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也是三秦文化感知的重要载体。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需要加强对它们的修复、保护和展示工作,并将它们与当代社会生活相结合,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关中历史文化。

从民俗文化方面来看,关中地区有着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和节庆活动。如皮影戏、陕北木版年画、陕西剪纸等。这些民俗艺术不仅反映了关中人民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态度,也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了传承和提升这些民俗艺术,需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传授和创新工作,并将它们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民俗创作与欣赏之中。

从农耕文化方面来看,关中地区是中国最早开垦种植粮食作物并形成稳定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之一。关中农耕文化体现了关中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勤劳节俭、团结互助的精神,也孕育了关中人民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厚感情。为了传承和提升这种农耕文化,需要加强对关中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并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和感受关中农耕生活。

综上所述,三秦文化感知下的关中民俗文化传承与提升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它不仅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也有利于增强关中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