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 回归模型方法在大学生低碳行为中的应用

2023-08-25袁小博冯仰珍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8期
关键词:张家口市问卷理念

袁小博 冯仰珍 李 晨

(张家口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坚定不移地推动“双碳”工作落地落实,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和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到2035年要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到峰值后稳步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基本目标[1]。《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3]等文件于2022年相继颁布,提出“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现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系统养成与发展”。作为较高层次的受教育者,大学生接触社会信息的数量、频次与程度往往较高,对于低碳行为的理念也更容易接受。大学生应该成为低碳行为新风尚最积极、最活跃的倡导者和引领者,而不仅仅是低碳行为的主要参与主体。基于此,对张家口市大学生的低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张家口市大学生对于低碳行为的认知以及态度,也可以为其他高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低碳行为的行动自觉性,针对性地开展低碳行为的教育、引导、宣传、践行等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基于主成分改进的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1.1 “低碳行为”核心概念界定

低碳行为是指在生活和工作中采用一系列的环保、节能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危害。低碳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循环利用资源、拒绝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进行垃圾分类、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驾驶、购买绿色产品等行为。积极践行低碳行为,可以为改善环境、节省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2 数据来源及信度效度检验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2023年对张家口市三所高校(张家口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798份,回收问卷672份,其中有效问卷645份,有效率为95.98%。采用计算Cronbach’s alpha系数和KMO检验对问卷的有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信度为0.868,效度为0.850,符合相关要求。

表1 Cronbach’s alpha系数及KMO检验

1.3 变量定义

以大学生是否践行低碳行为为因变量,其赋值为“是=1,否=0”,大学生个人特征、对低碳行为的态度、周围人对低碳行为的态度以及所在学校对低碳行为的支持度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各变量相关赋值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定义

1.4 基于主成分改进的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为消除各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首先对张家口市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利用SPSS 26.0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F1、F2、F3、F4、F5、F6作为新的变量(特征值均大于1),建立张家口市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由表4可知,主成分中F3、F5、F6显著性p值大于0.05,表明F3、F5、F6对大学生低碳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表4 基于主成分改进的大学生低碳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剔除主成分F3、F5、F6,重新建立模型为:

重新利用SPSS 26.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得到最终Logistic回归模型为:

表5 基于主成分改进的大学生低碳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剔除变量后)

又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知:

则由此可得,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函数为:

1.5 结果分析

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正负情况和绝对值来看,学校是否开设过绿色低碳类的通识教育类课程或公共选修类课程(X10)、对低碳行为的了解程度(X6)、学校是否开展过绿色低碳类的活动(X11)、周围的人对低碳行为的态度(X8)、认为低碳行为是否会降低生活质量(X7)、认为自身能够践行低碳行为的程度(X9)等因素,对张家口市大学生低碳行为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大学期间学校是否开设过绿色低碳类的通识教育类课程或公共选修类课程对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最大,并呈正相关。

从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低碳行为的作用机理看:(1)大学生个人特征(性别、政治面貌、年级、专业及每月生活费)对其是否践行低碳行为均有影响。在性别方面,实践低碳行为的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在政治面貌,党员践行低碳行为的比例较之群众、共青团员、预备党员较低。在年级方面,大三、大四学生践行低碳行为的比例较之大一、大二学生更低,原因在于党员学生的年级往往较高,多出现在大三、大四,而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高,考研、就业等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更多精力投入到个人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上,从而忽视了对低碳行为的践行。在专业方面,理科类的学生践行低碳行为的比例较之文科类学生更高,原因在于理科类学生在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上,往往比文科类学生涉及更多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对于碳足迹以及碳排放有更加理性和清晰的认识,其个人践行低碳行为的理念会更强。(2)大学生对低碳行为的态度是他们是否践行低碳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大学生个人态度而言,大学生对低碳行为了解程度越高、认为低碳行为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越小,大学生就越认同低碳行为的理念,也就更容易身体力行地实践低碳行为。从周围人对低碳行为的态度来说,对低碳行为持认同的态度,自身就容易自发地践行低碳行为,同时也愿意带动周围朋友积极投身低碳行为中,进而促进大学生群体践行低碳行为。(3)大学生所在学校对低碳行为的支持度对其是否践行低碳行为影响显著。大学期间开设绿色低碳相关课程及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和实践平台,使其充分了解低碳行为,并在活动中更好地通过实践认识低碳的意义、增强低碳理念,从而自觉地在以后的生活中实践低碳行为,所以学生对于低碳行为的实践程度也会更高。

2 政策建议

2.1 个人层面

2.1.1 强化低碳行为学习

大学生应以问题为导向,开启主动学习之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平台查询并阅读相关书籍或参考文献,积极了解低碳理念的发展、低碳行为的类别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知识,丰富自身低碳知识储备,形成综合性知识图谱。

2.1.2 提升低碳行为意识

大学生要积极关注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状况,深刻了解实施低碳行为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一方面要增强对低碳行为的认知,主动地去实践;另一方面也要培养低碳行为的责任感,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低碳知识,逐步引导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践行低碳行为中。

2.1.3 积极参与低碳活动

一方面,可通过线下参与,从身边资源入手,加深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线上方式,对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低碳活动,结合自身兴趣条件,了解其活动事项及流程,积极报名,让环保理念在活动中落地生根。

2.2 学校层面

2.2.1 加强大学生低碳行为的教育教学

通过问卷访谈可知,仍有很多学生所在学校并未开设低碳通识教育类课程或公益讲座等,学校可以此入手,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统筹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将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引导大学生通过宣讲、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结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学习讨论,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宣传到点子上、课堂上、思想上。与此同时也可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类公众号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双碳”教育和宣传。

2.2.2 将绿色低碳理念积极融入校园建设

一方面,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涵盖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校园能耗调研,建立全方位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餐食上的碳足迹占比最高,高校也可以此入手,畅通学校食堂的调研与反馈机制,充分了解学生的餐饮需求爱好,优化大学生在餐食方面的服务与流程,通过推出大、中、小份饭菜等个性化选择,提供打包服务等定制化手段,减少本不应发生的浪费现象,引导大学生践行低碳行为。

2.2.3 丰富大学生低碳活动的方式内容

高校可充分发挥组织机制优势,积极丰富大学生低碳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创造全校低碳的环境与氛围。例如可充分利用全国低碳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节点,组织主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教育活动[4],持续开展节水电、节粮、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等校内实践竞赛,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研学走访、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校外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低碳理念,增强大学生践行低碳行为的内生动力。

2.3 社会层面

2.3.1 重视低碳行为宣传

由问卷数据得知,70%的学生对低碳行为了解有限。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低碳行为的认知,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内容上,要宣传低碳行为是什么,怎么做,让低碳行为不只成为口号,还要切实行动起来。宣传方式上,可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渠道,通过报纸、电视、短视频、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宽学生认知渠道,普及低碳理念,引导宣传低碳行为。

2.3.2 积极完善服务低碳的相关体系

一方面可加大投入,积极打造和拓展低碳服务供应链,鼓励企业开展绿色采购、制造工艺、包装设计及产品运输,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为大学生低碳行为奠定良好基础[5];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改革试点,通过智能AI技术与低碳产业互融合作、低碳文创产品流量IP带动其低碳产品发展等措施,积极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营造浓厚的大学生低碳行为社会环境。

2.3.3 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完善绿色标准、绿色认证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高校低碳效益评价组织机制建设,将低碳实践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等各种针对低碳行为的政策。另一方面,加强法规支持,通过激励策略促进人们践行低碳行为,如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税费减免政策、低碳信用积分等,积极激励大学生践行低碳行为。

3 结语

本次调研以问卷形式对张家口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的低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个人、学校、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大学生低碳行为的相关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低碳行为的提升并不仅仅从大学生个人的角度,更应该将其放在社会发展、公民责任感培养的角度,积极发挥多方优势、凝聚教育合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践行低碳行为的内在活力与动力。

猜你喜欢

张家口市问卷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张家口市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张家口市 召开2020年立法工作推进会
张家口市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