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冲压模具开发短周期化探讨

2023-08-25田灿腾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锻造与冲压 2023年16期
关键词:拉延量产调试

文/田灿腾·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汽车消费按传统属于大宗消费,汽车的使用寿命正常也能达到十年以上数十万公里的里程。但是,今天正处于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代、电气化是当今汽车发展的趋势,推动汽车产品快速更新迭代,智能辅助驾驶、车机系统像手机系统一样快速更新升级,更快、更智能的需求又推动硬件(芯片、传感器等)不断更新提供性能支持。所以,在某种层面上,汽车正在向快速消费品转变,汽车传统的机械属性弱化,电子属性不断加强。

快速的更新换代催生激烈的市场竞争,最近几年汽车换代的周期一般是五年,整车开发的周期一般是36 个月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汽车换代周期三年也不足为奇,那相应的整车开发周期也会大幅缩短,未来24 个月的周期可能会成为常态化。

冲压作为整车传统四大工艺之一,新车型模具的开发周期是最长的,是整车开发的关键路径之一。在新的行业需求条件下,必将逐渐缩短开发周期。本文将对如何缩短汽车冲压模具开发周期展开探讨。

冲压模具开发过程

冲压模具开发过程,一般划分为设计、制造、调试等三个阶段。设计阶段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早期的同步工程(SE),与造型开发、车身开发同步推进,基于质量、成本、日程(一般称QCD)综合最优原则,分析产品的工艺性,提出产品改善问题点;第二部分为产品样车数据发布后的模具工艺和结构设计。设计完成后进入制造阶段,首先进行模具铸造,铸件完成后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装配完成上机动作排除干涉后交付调试。模具调试一般分为厂外调试(模具供应商处)和厂内调试(主机厂厂内)。厂外调试主要完成模具研配以及零件品质全面提升工作;厂内调试主要是生产线匹配,整车问题解决,生产问题(刃口碎屑、卡废料等)解决。

开发周期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设计阶段

高品质是设计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设计是整个产品开发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冲压模具的开发涉及2 个方面,产品层面的同步工程以及模具自身的工艺结构设计。

方案1:某车型发动机盖外板(图1)在产品开发阶段未充分识别到刚性不足风险,进入量产车试制阶段后,在主生产试制时发现零件搬运极易产生变形报废(图2)。做成总成后,刚性也不足,按压相比以往车型明显较易下塌。

图1 某车型发动机盖外板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的造型曲率较小(图3 为该发盖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大,相应曲率较小),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工艺、产品设计部门联合对产品造型进行设计调整,增加产品曲率。完成后对模具全工序型面重新机加工,加强产品刚性。整个刚性课题整改的时长历时2 个多月,对模具的品培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图3 曲率半径分析

方案2:某车型前地板(图4)的翻边为90°,工艺设计冲压方向也是90°,未预设置回弹角(一般设定3°)。试模阶段翻边出现明显的回弹(回弹量1mm 以上,基准0.5mm 以内),采取的对策是将翻边间隙做小0.15 ~0.2mm,单机试冲无异常,翻边回弹也得到很好的控制,精度符合要求。回到母线批量连动生产,只生产30 台左右,翻边开始拉伤拉裂(图5),大批量生产无法维持。

图4 地板翻边90°

图5 地板翻边拉伤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工艺设定上未设置回弹角度,零件的回弹无法完全消除。另外,该零件使用的板材是裸板,材质较脆,抗拉伤性较差,加剧了该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更改拉延工艺,翻边面拉延预成形,最后将回弹量控制在0.8mm 以内,不影响整车焊接。模具回母线后,仅仅拉伤课题的解决,就耗时约2 个月,最后更改拉延模具,对于地板类简单零件,代价很大。

通过以上案例看出,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的质量对后期产品制造的品质有相当大的决定作用,对调试周期的长短也有显著的影响。设计工作并不是以完成节点来评价,而是以最终产品的品质和量产的耐久性来评价。工艺与产品需要有良好的合作与互动,产品设计要考虑工艺与制造的客观现实条件和一般规律,工艺设计需要注重案例积累、过往不良问题检证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定期总结更新。对于新产品特征和新工艺的使用,要有储备方案,在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启用。车型结束后要尽快形成课题的书面总结资料,更新标准文件。图纸评审邀请车间和现场调试、维保经验丰富的同事参与,贴近生产制造现场。

技术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大的创新且制造阶段无备用方案的,建议还是开试验模具。小的创新,只要有储备方案,应该大胆尝试,推动产品力提升。一个工艺成熟的产品,投产周期短。一个销量很好的产品,产品力很强。工艺性又好,产品力又高,这是永恒的课题。

厂外阶段

本文将模具开始投入铸造到回母线这段时期定义为厂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涉及模具加工、装配、研配、验收、模具整改、零件整改等工作。对模具厂资源的需求量大。对于模具加工装配环节而言,所需周期完全由模具厂拥有的加工设备数量和装配工段的产能决定。诸如车门内外板一般8 个零件16 套模具,加工装配的周期一般是75 ~90 天,如果项目的周期短,需要压缩时间,在招标商务阶段就要明确需求,模具厂在制造阶段要短期集中投入更多资源应对。

研配阶段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研合量及压机工时的投入。近年来,精细化模面补偿技术的应用,通过零件变薄补偿、压机挠度补偿、收缩补偿等综合手段,模具加工完成首次研合率均有较大提升,多次情况能达到70%以上的水平,缩短了调试的周期。

根据过往项目的经验,由于压机管理和维保方面的差距以及压机规格方面的差异,多数模具厂家压机精度相较主机厂家要差,导致模具回母线后的研合状态、生产出零件的成形性、面品精度均发生较大的变化。深拉延零件回厂匹配压机后,成形开裂与出件精度大幅度下滑是常见的问题。近几次项目,对供应商设备的精度,包含滑块平行度、垂直度、拉深垫顶杆高度一致性,顶杆重复顶出精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达到母线设备的精度要求。对要使用的设备,派员进行现场精度测量,记录设备精度问题,整改合格后才进行模具调试。同时,应注意拉深垫的顶杆布局要与母线设备一致,拉延模调试不要偏载安装,否则压边圈的研合状态回母线后会有明显变化。执行供应商调试设备精度管理要求之后,模具回母线后的状态基本与厂外阶段一致,尤其深拉延件模具,大大减少了重新研合模具的工时。

随着制造周期的不断缩短,传统模式下的多项目资源争夺无法消除,依靠商务上短周期的要求也无法长久持续(行业内友商同样有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笔者认为未来模具制造分工会进一步精细化和专业化。比如会有专业做高精度镶块的供应商,专业做高精度斜楔的供应商,专业做高精度加工的供应商等,模具供应商起整合作用,工作重心逐渐在设计和调试上,极度专业化的配套厂为模具厂服务。模具制造的精度大大提高,首次打件就能获得较高的零件品质,模具本身的检查验收、研配的工作量显著减少,制造周期较大幅缩短。

厂外模具调试策略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先解决3类问题:一是拉延产生的整体性扭曲回弹(首轮出件确认);二是产品/工艺性面品课题识别,需要改产品尤其外观造型的要尽快决策,课题不要遗留到模具回厂(首轮验收前);三是确认有无重大的模具结构问题,尤其需要涉及结构大改的(首轮验收前)。

零件达到支持整改的条件后,对零件进行扫描,然后评估零件的回弹情况,如果发生整体的扭曲回弹,就要考虑从拉延模面开始进行补偿,进行其他的整改都是无意义的。笔者经历过一个项目的背门内板,首次研合件扫描发现零件有明显的扭曲回弹。通过全工序件扫描,已经确定拉延件存在回弹扭曲。首轮的方案是整形工序模面补偿,但最终没能把拉延产生的回弹补救回来,且零件的回弹状态变得更加复杂。最终方案是拉延型面重新补偿加工,回弹得到解决。但多消耗了1 个月的整改时间,所以拉延产生的整体性回弹,一般还是要在拉延根治,周期反而是最短的,出现此类问题要敏感,提前去判断。

以上几类重大问题被排除之后,以精度整改为主线,同时将面品、减薄率、模具验收问题点穿插其中,分阶段开展模具整改。在周期不够的情况下,除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加快整改进程之外,应对问题进行分类,建议厂内外差异小的问题(如精度类),涉及机加工的问题,优先应对。一般的面品类问题,可以遗留到母线再适配解决。

厂内阶段

厂内调试阶段,笔者经历的项目,一般遵循以下步骤:参数匹配并实现整线自动化;厂内外差异对比并消除差异延续回厂前状态;模具良品条件、零件品质课题穿插分阶段推进;模具镀铬实施;量产前夕生产提速并做一轮模具点检,剩余课题推进。

建立厂内调试体制

新车型模具调试由工艺和制造两个领域的人员合作推进,主责为工艺领域,但使用的调试资源基本在制造领域。所以,车间也需要有明确的新车型职责,并有相应的激励,才能驱使体制敏捷运转。同时,由于车间的主任务是生产,在资源使用上会倾向于量产维持和保养,所以车间的新车型负责人需具备一定的职级,能协调全领域的部分资源为新车型服务。

在具体的分工上,综合岗位、工作擅长以及新车型职责,工艺方面的人员在工作上倾向于整体项目的进度把控,整车问题的解决推进,冲压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沟通协作,重难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推进。车间方面的人员在工作上倾向于模具研合类面品课题的解决,生产类问题(刀口铁屑、卡废料、毛刺等)的解决,模具良品条件的推进,与供应商交模人员现场协作解决问题。

流程梳理,明确各阶段目标和工作重心

根据项目厂内调试的周期,分配各阶段的时间。对于短周期项目,各阶段的时间势必要压缩,才能实现整体的缩短。

参数匹配和实现自动化环节,工作量基本明确,主要是人员和机时的合理安排和投入,其中在线制作端拾器的工时较多,如果主线的机时不够,可以制作简易支架,再利用工序件离线制做端拾器,可以较多地节约主线的调试工时。

厂内外差异分析对比是在同等冲压参数的情况下(成形力、压边力等),对比各工序的研合率、拉延的材料流入量和零件的面品、精度、减薄率。通过对比和调整,恢复模具厂外的状态,使之得以延续并因此节约整体的调试周期。为了对比的真实性,厂外各工序的研合件会打包带回厂内,最终的精度件也会随模检具发回厂内,而不是仅仅依靠纸质的文件报告。完成参数匹配后,时间允许的话就能当班压出各工序研合件,次日就可全工序对比(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评审)。结合零件的品质状态,即能快速形成结论,正常在10 天内即完成对比工作。但有些情形,并不能形成明确的对比结论(比如拉延着色状态变化大,导致零件品质也发生较大差异),也要在20 天内形成决策,以当前状态决策下一步行动,短周期要给每一步设定期限,周期一到就往下走,部分落后的工作后面要想办法追回。

模具良品条件是模具能高效生产出合格零件的要素集。涉及压痕、卡废料、拉伤、零件开暗裂、顶料结构、旋转斜楔机构异常防止等方面。良品条件检证一般需持续2 ~3 月时间,直面如何维持量产稳定性的问题。零件面品、精度、减薄率课题,穿插其中同步解决。经过多个车型的经验,良品条件由有钳工经验的人员推进,效果较好,具体措施方能较好落实到位,取得预期成效。相比传统模具动静检的检查方案,良品条件更有针对性,且工作是分摊到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去完成,模具调试工作并没有因为模具的检查而停滞。可以节省半个月以上的模具拆装时间,同时收获更好的调试效果。

模具镀铬和量产前的提速,由于镀铬需要一定的批量验证,可以结合着开展。镀铬的目的也是提高量产稳定性(尤其是拉延模),减少停机工时,所以量产前要完成。一般的推进顺序是拉延凸模、拉延凹模、拉延压边圈和翻边镶块3 大步骤。能够执行镀铬的条件是零件品质基本锁定,且模具型面没有缺陷(或缺陷得到解决)。模具镀铬的工作量很大,一般跨度达到3~4 个月时间,所以模具一回厂,就需要将此事提上日程,提前策划。简单的零件,只要一达到条件,就安排实施。这样到量产前2 个月,就只剩下几个难点的模具还没有实施,只需要集中解决,可减轻此阶段的压力。在压边圈完成镀铬后,由于上下模均增加了镀层,材料的流动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需进行较大批量的验证,一般是120 件/批次以上的试生产。此次试生产可以同时进行连线提速,为量产做准备。

具体项目的推进

整体的大计划是整个项目的行动方针,在执行过程中会分解为周计划和每天具体执行的日计划。根据阶段的目标及当前的工作完成情况,每周一召开项目周会,写出每个零件当周的工作内容并明确完成节点。比如解决具体的哪个精度问题,完成哪一工序的良品条件。每日根据周计划安排当天具体工作,下班前总结,工作未完成且下一天无法挽回的,要加班应对,才能保证工作按时按量推进。

关键零件管理

面向短周期的项目,大概率会出现日程极度紧张的零件,一般会是侧围,因为零件大、模具大则工作量最大。在量产前2 个月,要识别此类零件,对剩下的工作和周期进行重新计划,细化到每一套模具,排出工作的优先级,死磕一定要在量产前完成的工作,时间实在不够的,制定临时应对措施后在量产后的品质效率提升阶段再实施追回。面对短周期,即要全力以赴地按部就班(标准流程)来保证最终品质,也要面对现实进行及时灵活的调整(建议每过一个月就系统思考一次,目前在调试的零件有没有风险),有策略地进行一定的取舍。

结束语

冲压模具的短周期化开发是一种趋势,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高品质的量产。在此背景下,需要从设计、制造、调试各环节全面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的思路有两点:提高设计品质,减少直至消除后续的返工;流程整合和优化,减少所需时间,不做重复工作。

本文只是结合笔者过往的2 个短周期车型项目经验进行的一些探讨,后续仍需通过更多的项目实践积累技术和经验,去探索短周期实现的方法,完善知识和流程体系。

猜你喜欢

拉延量产调试
覆盖件型面拉延筋参数化设计系统
多道次深拉延工艺数值模拟与实验比较研究
3D打印迈向量产之路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超细、原液着色聚酰亚胺纤维实现量产
基于CAE技术驱动的汽车前门外板覆盖件拉延模设计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
捷太格特(JTEKT) 成功开发“电机用新陶瓷球轴承” 并实现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