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产业共生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3-08-25朱紫嫣

关键词:扩大内需优化路径

朱紫嫣

【摘  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主要对象,如何提高其生产效率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战略目标的一个关键。合肥市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安徽省中心城市,优化其产业共生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论文以合肥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产业共生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引领和扩大内需的角度出发,探索优化路径,以期促进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扩大内需;产业共生;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7-0161-03

1 引言

据统计,在2021年GDP超过5 000亿元的城市中,合肥10年GDP累计涨幅213.83%,位居全国第一,成为过去10年来进步最大的城市。此后,面对疫情等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合肥依旧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22年GDP实现12 013.1亿元,连续7年超过千亿。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达到438.79亿元,全年服务业增加值7 239.4亿元,这既预示着合肥的经济有着蓬勃发展的前景,也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于GDP的贡献功不可没。此外,《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实现新发展格局的宏伟目标,就要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要求。当前阶段,作为大湖名城的合肥,以创新为驱动、引领,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为合肥市的产业共生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1]。因此有必要研究“创新-内需”协同驱动对合肥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生发展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优化路径,进一步推进合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 文献综述

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是基于共生理论,最早应用于生物学,其核心内容是指共生关系内各个部分相互协作,协同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符合产业共生系统。生产性服务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既为制造业提供大量的供给,又能够根据制造业的反馈和演进进行业务创新。而制造业的资本、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让其需要从生产性服务业中获取优质服务和高端人才,从而提升发展水平。两产业相辅相成,互惠共生。

目前国内学者对产业共生的研究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索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测度和比较[2];二是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基于供给侧视角,以产业协同为切入点,探索如何提高我国高端产业供给的有效性,实现我国产业资源有效配置[3];三是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如构建Logistic模型,讨论水平竞争、水平协作和垂直协作等情形下的均衡解[4];四是选取具体的省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促进该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5]。总体来看,近年来,产业共生、融合及协同发展一直是国内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但鲜有文献从创新和扩大内需的角度探索产业共生发展的优化路径。创新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在推进我国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对以上研究空白作出补充,其一是探索合肥市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共生关系;其二分析合肥市产业共生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其三是从“创新和内需”协同驱动角度探索合肥市产业共生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能为增强合肥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3 合肥市产业共生发展现状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生关系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议题。两业的良性、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维度,因此对合肥市的产业共生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1 制造业的界定及合肥市制造业发展成效

合肥市的工业发展基础较好,近年来,制造业的规模在一直不断地扩大,经济效益也在逐年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制造业是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在内的30个行业。从《合肥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相关新闻讯息来看,2022年末合肥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增长6.3%,增速位列全国24个万亿城市前茅。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5.6%,但仅实现利润413.49亿元,较以往下降22.6%。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9.1%,创近6年新高,增长速度居全国24个万亿城市第5位。其中,制造业投资增幅达30.1%。同时,通过查询合肥市统计年鉴,对2019-2021年与制造业发展现状有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19-2021年制造業的营业收入增涨了35.98%,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在2020年有所下降,但2021年和2022年又呈现出增长趋势,说明近年来合肥市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具有引领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市制造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制造业作为工业行业的主体,其良性发展更能促进合肥市工业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繁荣。

3.2 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效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后称分类)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划分,是指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十大类服务。目前,合肥市尚未公布具体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汇总统计数据,考虑到分类和数据的可搜集性,现根据合肥市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发展统计公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数据进行整理。2022年末,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1 166.7亿元,增长8.7%,表明金融业发展前景较好,支撑实业力度明显增强。此外,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仅558.6亿元,与上年持平,但后续有增长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了24.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9.1%,行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其他年份发展情况如表2所示。

当前,合肥市贯彻落实《安徽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凸显经济圈、示范区的集聚效应来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表2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整体服务业的增加值逐年递增,生产性服务业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合肥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共生存在的问题

3.3.1 整体发展规模偏小,产业共生基础较为薄弱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无论从产业增加值还是增幅来看,与长三角地区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整体发展规模相对偏小。当前,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传统产业,两类产业未能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不利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共生局面的形成。

3.3.2 二者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产业共生关系不够稳固

由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不同,因此区位选择会存在差异[6]。作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更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郊区。而生产性服务业属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考虑到土地租金等成本因素,选址更优于考虑远离市中心,与制造业密切联系且能够更好地为其提供运输服务。但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的选址更依赖信息化高和知识投入高的中心地区,这不利于形成“制造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聚合效应,不利于产业共生的发展。

3.3.3 创新转化力度不够,产业共生动力不足

合肥市近些年一直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其科教资源丰厚,但多集中于院校,社会转化度不够高。2021年规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仅占营业收入的1.99%,略低于2020年。此外,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但由于地理位置和人才引进战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端人才外流入江浙沪一带的情况多有发生,不利于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共生输送血液。

3.3.4 有效需求不足,产业共生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合肥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3%,比重为56.2%,创同期历史新高。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7%,比重接近整体营业收入增加率的1/2。但总体来说制造业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受限,多为成长性好但规模较小的企业,其聚集特色和集聚效应无法充分发挥,且部分小企业存在过度依赖政府优惠政策和扶持的情形,自身创新能力有限,生存能力不强,更不能为制造业提供支持。总的来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未能形成有效的共生发展机制是合肥市产业共生发展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必须激发产业创新能力,扩大有效需求,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的新动能,促进合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4 优化路径研究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与合肥市制造业的联系越发紧密,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为制造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制造业的发展也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机会,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合肥市更应发挥作为地区中心城市的作用,优化本地产业共生的发展路径,以便更好地服务周边地区。

4.1 加强政策引领,营造良好共生环境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合肥市政府在此阶段需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制定长期的可行性计划并给与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两业相互多交流,融合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为后续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

4.2 进行数字升级,夯实产业共生基础

当前,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合肥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应把握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多方面、全方位发力,牢牢抓住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赋能两业的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共生。

4.3 发挥网络技术作用,稳固产业共生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既可以为制造业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也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其提供金融、商务、信息技术等服务,从而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形成科技服务制造业发展的新模式,从而构建稳定的共生关系。

4.4 提升创新质量,增强产业共生动力

首先,要充分利用合肥市的科教和创新资源,加大培育和发展创业孵化、技术开发、知识产权和互联网信息等科技服务业。鼓励企业完善现有研发条件,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盟开展协同创新,提升科技转化效果,并辐射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发挥地区中心城市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合肥都市经济圈良性发展。此外,要优化人才战略,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充分发挥创新性人才的优势,增强合肥市产业共生发展驱动力。

4.5 扩大有效内需,完善产业共生机制

发展的方法论是短期靠消费的拉动,中期看内需的要求,长期依赖创新的驱动。因此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制造业需要依托数字化提升其附加值,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服务对象,扩大对知识型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促进其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也需要反哺制造业,将技术和创新融入其价值创造过程中,拓宽其产品生产链的延伸和细化,促进制造业的持续提升,也可以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7], 二者共生发展,形成新的产业业态,从“创新-内需”驱动推动合肥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鹏杰,张文康,曹圣洁.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发展能力[J].财经科学,2022(12):77-87.

【2】黄定轩,李晓庆.广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网络演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10):37-44.

【3】王如忠,郭澄澄.基于共生理论的我国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以上海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为例[J].产业经济评论,2017(5):44-54.

【4】王晓帅.吉林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5】李停.安徽省制造業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模式判定:理论与经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9):6.

【6】汪增洋,孙晓宇.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布时空演变与空间关联性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2(02):1-8+17.

【7】陶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266-267.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优化路径
扩大内需居2023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之首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强乡富镇对扩大内需的影响——基于十年来乡镇发展的研究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部署,不断开拓轨道交通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