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大模型+网络安全” 银行跨界设立创新实验室

2023-08-25张漫游

企业界 2023年14期
关键词:跨界实验室人工智能

张漫游

近年来,银行跨界合作设立创新实验室的情况日渐频繁。日前,交通银行与华为、腾讯云、科大讯飞共建了联合创新实验室。根据合作协议,三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将推进大模型及算力集群技术、网络安全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

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引下,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加强核心技术应用攻关等正成为银行的发力方向。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跨界设立创新实验室可以提高银行的创新能力、客户体验和业务效率,同时为银行开拓新的商机和竞争优势。

跨界戏码

日前,交行与华为、腾讯云、科大讯飞共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交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钱斌在上述揭牌仪式上表示,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是银企双方深化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希望通过与生态伙伴的联合创新,共同研究前沿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为交行提供高效、安全、便捷、智能的金融基础设施。

在此之前,也有诸多银行对跨界合作的创新实验室进行了布局。如2023年4月,武汉众邦银行与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共同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2021年,富邦华一银行作为首家与腾讯云合作的台资银行,与騰讯云创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

从创新实验室运作的经验看,富邦华一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腾讯云为其提供先进、成熟的底层系统框架和技术,帮助银行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能级跃迁,富邦华一银行提供金融科技的业务场景落地。“其中,线上营业厅依托5G、云计算技术,运用智能路由、生物识别、双录存储等多种网络安全技术,模拟线下物理网点业务办理环境,突破空间限制,提供客户安全便捷的‘无接触云金融服务,借用科技的力量搭建起一座云端便民服务窗口。”

富邦华一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从该行的实践看,跨界合作设立的创新实验室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概念,开发更智能、高效、个性化的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银行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方面的发展;并且加快银行自身科技基础架构云化及数据库国产化的步伐,支持快速迭代、高并发、多场景特性,加快上线速度,为未来系统快速兼并整合、基础资源输出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全行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告诉记者,科技公司对前沿了解得更早更全面,联合创新实验室能够让银行更了解大模型、数字货币等技术,让银行科技尽早应用上这些先进技术,让银行的科技部门更靠近科技公司的运作模式,更有科技产品思维,牵引银行金融科技体系化发展,改变科技零碎化的建设模式;银行能够用联合创新实验室中的创新项目、外界专家,带动银行的科技、创新、数字化的氛围,提升业务、中后台部门应用金融科技的水平。

此前,江苏苏宁银行亦跨界设立过创新实验室。2021年1月7日,苏宁银行与科蓝软件成立国产数据库应用与创新联合实验室,双方重点围绕国产化数据库替代迁移兼容性、国产数据库高可靠性、国产数据库产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和应用。

谈及与银行自行设立的创新实验室相比,跨界合作的创新实验室的优势,富邦华一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梳理道,首先是加速转型,跨界合作可以借助科技公司技术研发、专家经验、产品流程、设备设施等资源,加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其次是加速创新步伐,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跨界合作可以加速创新步伐,技术方面提高创新动力,使银行更快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最后是达到优势互补,金融科技公司的敏捷性和技术能力与银行的规模和客户基础形成了优势互补,跨界合作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拓展市场和客户群体,提升整体竞争力。

孙扬对此补充道:“一是科技专家薪酬一般都远超银行的薪酬,银行比较短缺高级科技专家,顶级的科技专家资源更是行业内稀缺资源,联合创新实验室可以帮助银行获得科技公司较多的高级科技资源的智力支持;二是相比自行设立创新实验室,跨界合作思维更加开阔,可以通过跨界的智力资源,帮助打开银行科技创新的思路,突破科技的瓶颈;三是一般跨界合作是项目化运作,有比较明确的考核目标,相比自建实验室,联合创新实验室科技创新迭代的速度更快,创新效率更高;四是银行是数据驱动的机构,跨界合作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建立银行数据和跨界数据的融合效应,倍增数据应用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中小银行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跨界合作颇具意义。毕马威近期发布的《2023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40%受访的金融科技企业将“与平台企业加强合作”作为解决中小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发展难题的首选项。《报告》认为,平台企业通常拥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数据资源,而中小金融机构往往面临着获客难、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与平台企业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发力下一步

谈及交行本次跨界设立创新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交行方面介绍称,与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将聚焦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及创新,基于全栈自主创新的算力集群,联手打造高效灵活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提升大模型场景落地效率和金融业务智能化水平;与腾讯云联合创新实验室将携手研究网络攻防对抗、安全运营体系建设、零信任架构实践、金融领域数据安全技术防护等网络安全先进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应用,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与科大讯飞联合创新实验室将围绕金融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重点研究认知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深度挖掘业务价值信息,实现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创新实验室的聚焦方向,揭示了当下银行重点发力的科技领域。

孙扬总结道,与此前相比,近来设立创新实验室的研究重点方向一般是数字人民币、联邦学习、图像识别、大模型(LLM)、数字化营销、风控建模。具体来看,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战略,银行要积极配合落地;通过联邦学习、数字化营销,利用合作平台的数据,促进银行业务转化;大模型是行业的热点,可以在智能客服、机器人语音、图像识别等领域带来突破性的变化,银行对此高度重视;在风控建模方面,随着数字化推进的深入,银行希望利用专业的风控数据公司,为银行建立高效的风控管理体系。

在风控方面,《报告》指出,目前金融科技行业的核心痛点仍是如何在数据融合应用和安全保护间取得平衡。毕马威的调查显示,金融科技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深化应用阶段,业务拓展和运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均需要数据支持,对数据要素流通和融合应用的需求极为迫切。但数据来源多样、数据标准不同、数据质量不一,叠加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考虑限制了数据融合应用,数据共享和融合应用依然面临现实困难,数据要素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在人工智能方面,富邦华一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赞同,人工智能是未来整个科技发展的方向。“从银行角度来看,重点在如何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B端、C端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在银行中有较多的应用,如客户服务中的AI智能客服,信贷管理中的贷款审批,通过加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及数据应用能力,实现全方位的线上化服务,自动化审批率达99%,单件审批实现1分钟速批,有效践行了普惠金融服务。我们也正在研究大模型应用项目,通过大模型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用户仅输入自然语言便可得到数据分析结果,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报告》指出,在其调研过程中,九成以上金融科技企业看好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金融应用前景。金融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ChatGPT引爆AIGC技术应用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化的当下,金融业有望成为AIGC落地的“试验田”和“前沿阵地”;从落地赛道来看,综合金融科技(64%)、平台技术赋能(39%)、财富科技(35%)有望成为AIGC率先落地的三大热门赛道,尤其是对于综合金融科技赛道,有47%的受访企业将其作为首选。

猜你喜欢

跨界实验室人工智能
跨界
跨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