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践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

2023-08-25林志友王笑容

关键词:市场经济特色建设

林志友, 王笑容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2-43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辟和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根本性成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和研究,不仅不能离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更要将其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宏观视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定会受到经济基础的作用和影响,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前者的变化,必然会要求后者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服务于它所对应的经济基础。纵观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理路正是反映了上述思想的内在逻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在持续地向前推进,生动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展现出日臻完善的发展形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

一般来说,每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70页。。对此,毛泽东也作出了同样的判断:“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3)《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由此可见,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关系对该社会的文化发展最终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14页。。中国改革在实践领域的最大突破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经历了选择、坚持、完善和创新等发展阶段。经济领域的变化必然会要求上层建筑的文化作出相应的改变,形成新的文化与之同频共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倾向却呈现出日益分化的严峻形势,各种不利于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因素和文化观念接续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因此,我们党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强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05页。

中国改革选择和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同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和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原因在于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和重要表现,还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能批判和矫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引发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以防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偏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和重要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所依赖的所有制主体不同——前者是公有制,后者是私有制;两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前者是集体主义,后者是个人主义;两者所形成的社会局面不同——前者是共同富裕,后者是两极分化。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仅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也需要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换言之,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高度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凸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特征。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立最基本的内核,而随着经济实践不断推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使一个社会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共同奋斗的功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结合既要以亿万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需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动力和磅礴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使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从而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携手共进,克服市场经济运行中“各自为战”的弊端,最终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彼岸。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与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有机结合,还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因为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劳动者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素质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状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旨在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基本内容,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9)《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然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则取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正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我们党把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孕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科技人才和先进科技成果,永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态势。

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为抑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不良现象提供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一新旧体制的博弈必然会引发各种观念冲突、思想困惑和文化畸变现象,甚至是腐朽落后文化的复生和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等错误观念,以及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堕落腐败等不良现象已经在这一时期开始滋生和蔓延。如果不对这些错误观念和不良现象加以限制和消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很难体现出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全体社会个体所坚守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而且能够直接帮助社会个体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使其在利益选择过程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正如邓小平所言:“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使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政治目标、共同的道德标准,唯有如此,“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1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3页。。

总的来看,中国要想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利用利益机制激励之外,还必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断然之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经济改革,深入阐述了计划、市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践行,另一方面也特别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反复阐明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升到战略地位。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抓”,而且还要“硬”,深刻显现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展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持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基础上,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进一步形成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一方面表明先进文化建设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承接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在直面和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12)《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33页。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3)《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6页。这些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的认识和思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显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品质。如果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眼于从普遍意义上规划和指导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所推进的文化建设事业,那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则更聚焦于特殊意义,以世纪之交的文化建设为直接参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所以被明确地提了出来,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确立,开始深深地熔铸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之中,从而使得经济基础领域呈现出自身的特性,这种发展态势必然会对上层建筑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和完善。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竞争格局的演化,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日益上升为一个独立的方面。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仍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还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同时要看到,市场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处理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74页。。因为,“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动力,经济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15)《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258-259页。。“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起来,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巨大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16)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27-328页。。

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17)《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页。学界在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但是,如果从深层次上来考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断不仅是为了解决党的建设问题,而且还是对经济基础领域出现重大变化的反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会起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与自己的经济基础在同一方向上运动,能够满足经济基础的要求时,就能发挥其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落后、腐朽,已不能满足经济基础的要求时,那么它的活动就会和自己的经济基础发生尖锐矛盾,就会阻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党在这一时期提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显然是要继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随着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期实现20世纪末初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要求在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更要求在思想领域形成能够切实反映和推动这一经济体制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社会意识虽然是被社会存在决定的因素,但是,特定社会的经济运行若缺乏精神文化力量的规制和引导,同样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不难理解,在奠定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之前,亚当·斯密首先完成的是市场经济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的构架。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体系中,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看不见的手”不是一只,而是两只,即市场和道德。因此,当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建立一种与我国改革开放前和资本主义当下都不相同的经济体制时,推进与新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的任务便呼之欲出。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先进文化,绝不是把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简单相加,更不是将精神文明强加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形式之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方面要求必须将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精神融入到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决不能不加区分地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文化成果。正如江泽民所言:“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18)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页。凸显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仅体现在制度构建层面,而且体现在思想意识层面,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运用社会主义的价值立场、价值追求、道德准则等精神文化力量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将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观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决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显著差异,完全套用先前思想文化层面业已形成的关于个人正当利益的观念、个人生存方式的认识、个人行为方式的规范,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而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持和发展产生反作用。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不仅体现在社会存在层面,而且还体现在社会意识层面,既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也要抵制腐朽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有机统一起来,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推动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我们党在提出建设和谐文化之前,首先提出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而提出的是建设和谐文化,紧接着提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可以释读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践行之中,呈现出递进关系和互通关系的辩证一致性。

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迈进“黄金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市场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给中国社会生产力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进而导致社会关系出现紧张局面,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而言之,“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与市场经济的运行状态密切有关。这一时期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解释为是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的一种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增多,导致社会关系不断趋于紧张,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制衡这种紧张社会关系的举措便应运而生。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20)《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页。这里的“全面”指的是发展要有全面性和整体性,不仅经济要发展,其他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对于任何社会的发展而言,经济发展当然是基础的、重要的,却绝对不是唯一的,只有经济与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相向而进、同步而行,整个社会的发展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其他方面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相关问题,只有迅速补齐短板,才能得以有效消除。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衡量标尺。首先,社会要发展,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支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靠文化的力量反作用于经济,以促进其继续发展。而这种发展,如果没有和谐文化作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很难达到和谐一致。其次,社会要和谐,文化和谐是必不可少的要件。和谐文化的建设不仅表现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的丰富和发展,更表现为对于社会个体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调适和重塑,增强对社会发展认识的辩证性、联系性,深刻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关系,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与价值共识。最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技术的进步,而是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不仅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它的思想引领,更是它的显著标志。由此可见,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关涉文化领域的问题,而且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脱离了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难以进行。

在如何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党作出了准确的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22页。这一判断不仅抓住了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找到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软实力。对此,胡锦涛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18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正确的目标方向。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革命形势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自然界、思维发展的本质规律,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正确认识,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其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或个体才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始终保证经济发展最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中国社会生产力带来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个体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迫切需要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树立起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以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不懈奋斗,从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前进的充足动能。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一旦形成,将为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只有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才能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才能不断增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路畅行的持久力量。最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这一时期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旗帜鲜明地规定了人们在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既有广泛性的约束,又有先进性的导向,覆盖各个群体,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由此看来,只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才能形成和谐文化,进而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只有这样,才能消解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不和谐现象,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并日臻完善。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到党的十九大再次予以强调,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论断,再到党的二十大对新征程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部署,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定位,实现对其内在规律把握的新突破,从而推动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的发展与创新。与此相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铸就了新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这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09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尽管分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不同方面,却在发展态势上呈现出一致性,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同频共振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必然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联动,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所决定的。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便是概括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现代化尽管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必然经历并致力于实现的目标,但绝非意味着西方化,而是需要各国在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便是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2-23页。。党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新定位,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更好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更优地调配了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和个人创造财富提供了更多空间,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更为丰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西方现代化遵从资本的逐利本性、片面地追求物质文明根本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既致力于实现物质上的极大富足,也致力于推动精神上的极大富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4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分属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这一方面的根本规定性决定了二者的发展必定是同频共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向前发展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反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必定是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文化制度更加完善、文化成就更加辉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必然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联动,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更根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力量。就此而言,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2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6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理论和实践创造,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因此,一方面,在一般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有着相通之处,必须遵循后者在形成发展过程所积淀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要鲜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2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6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仅要筑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还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看得见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等方面,更体现在指导思想和价值立场的根本不同,而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市场经济与不同社会制度的结合不仅表现为融入特定的社会制度,更重要的是在于坚守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面貌,从根本上否定各种不正确的价值观的侵袭和干扰。正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阐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时明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作为重要内容确定了下来,不仅表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立场,而且明确了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方面面都应该坚守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价值立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且也对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尤其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精神要义更是完全一致的,诸如“富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目的和任务,“民主、文明、和谐”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健康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法律规范,以及由此所保障的自由、平等、公正,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28)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7-8页。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财富,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丰富的内容,也直接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所产生的问题的克服和解决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毋庸置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和物质准备,却决不能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想象为一种必然的关系,更不能在两者之间简单地划等号,这种作用既可能是正向的、积极的,也有可能是负向的、消极的。在推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所内蕴的一些价值观念并不总是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相一致,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甚至试图对后者进行侵袭和重塑,进而引发一系列相关社会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闽东脱贫工作时便强调:“只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我们不能划这个等号。……商品经济毕竟有其固有的一些消极属性,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还不时地在毒化人们的心灵,拜金主义还会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膨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拜物教。”(29)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54页。对于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明确的解决之道:“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毋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修养。”(30)习近平:《摆脱贫困》,第154页。正基于此,新时代全党全社会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地,增强个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和自我定力。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一基本判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必须保持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两者的内在联动不仅凸显了经济力量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根本性作用,再次印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形成了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不仅指明了当代中国改革的正确方向,也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依循实践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正确借鉴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般文化成果,开创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性的文化发展新类型、新道路。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特色建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市场经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完美的特色党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