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龙 让更多山乡孩子改变命运

2023-08-24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23年7期
关键词:布朗族玉龙人大代表

王海珍

“从生在山乡的布朗族姑娘到成长为教育工作者,再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是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履行好代表职责。”全国人大代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第一小学教师玉龙每每提及教育改变命运,总有些许激动。

是的,从云南偏远山区、从布朗村寨一路走来,期间吃过太多的苦,也遇见到了很多的光,玉龙才成为当下的玉龙。

从小热爱音乐的“布朗公主”

玉龙的家乡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村委会下属的曼夕下寨。这里是布朗族聚集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边境第一寨”勐景来、勐混景恩塔、西定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打洛独树成林、云茶源旅游景区、中缅边境公园等景区。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节庆婚礼等皆离不开歌舞。从小在自然山林中长大,玉龙天生有着布朗族人爱音乐的基因,再加上家庭音乐氛围浓厚——父亲也喜欢音乐,爱吹拉弹奏乐器,擅长吹笛子,弹布朗玎(布朗三弦琴)——家中常常飘荡着音乐声,玉龙的唱歌天赋也很早就显现了出来。

“我上小学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没有音乐老师,”玉龙回忆道,“可是隔壁班有位代课老师,特别喜欢音乐,经常带着他们班学生唱歌,打拍子,我特别羡慕他们。”

热爱音乐的玉龙有时会在别人班级门口驻足听一听,更多的时候找各种渠道自学音乐。有时从电视里抄一些歌词,有时从广播里听一些歌,自己学会了,就去教同班同学。到了五六年级,玉龙班里也有了音乐课,“音乐老师”就是玉龙。无论是自己唱歌还是教别人唱歌,都给玉龙带来了很多欢乐。

那时候山村小学教学设施不完善,也有一些村寨的孩子早早辍学,可是玉龙坚持了下来——“小学时我遇到了一位特别负责任的张老师,教语文,我拼音总也学不好,她就每天盯着我给语文课文里的每个字注音。就这样,她一个拼音一个拼音盯着我写,直到把课本里的字全部注音,直到我把拼音写会。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她,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特别特别感谢这位张老师。”玉龙深知,教师这一职业关乎心灵,关乎未来,一个老师就可以影响一大批孩子。老师这一职业太神圣了,不可以有丝毫敷衍和大意,这也是张老师给她的珍贵启示。

读书时代的玉龙虽然成绩不算是班里最拔尖,但是班里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不管是黑板报书写、画画,还是班里的文体活动,她都是主力,积极参与感也给她带来了更多的组织能力和自信,不管她在哪个集体里,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

玉龙还记得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发生的一件事,新生入学后,学校举行文艺汇演,每个班要出一个节目。当时班里同学都还处于羞涩与相互了解阶段,一时没有人来承担这一重任。一向有着集体责任感的玉龙勇敢地站了出来,主动请缨,穿上布朗族家乡服饰,在全校师生面前唱了一首布朗族的代表歌曲,清亮的歌喉与鲜艳的民族服饰让大家眼前一亮。文艺汇演后,玉龙成了学校的明星,也因此获得了“布朗公主”的称谓。

布朗族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女性服饰一般色彩鲜艳,上着圆领窄袖开襟短衫,下着两层筒裙。未婚女子一般会留长发,已婚女性梳发髻居多。布朗族姑娘還有一个特点是爰戴鲜花或自编的彩花,“三四月份,各种鲜花盛开时,我们都会采摘来戴在发鬓上,每次有活动,我都会头戴鲜花,”玉龙说,“我们布朗族还有一个习俗,不论大小活动,还是红白事,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很多歌词歌曲都是现场编创,很多老一辈人都有这项才艺。”

是的,出现在镜头里的玉龙几乎都是抿着嘴,嘴角上扬,一双大眼睛里总是忽闪着快乐纯净的光芒。她说这是布朗族人基因里的天性,也是她在音乐道路上的馈赠,有音乐相伴的人生,总会有更多的渠道去排遣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沟壑,也会用更乐观更勇敢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认真履职 关注偏远山区教育发展

2001年,玉龙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勐海县,被分配到了定西乡中心校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虽然学的是音乐专业,可是二十多年前,在勐海县,一些学校师资配置还不能完全到位,玉龙工作的最初几年,不但教音乐,还身兼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学科老师,成为全科老师。回顾最初工作的经历,玉龙说,“相比于其他学校,我所在的小学还是一所完小,有比较完整的学校配置。师范学校的同学有的分到一师一校的偏远学校,有的分到了复式班,就是一个人教两个教学班的校点,还有的分到了距离乡里四五十公里远的偏远村寨小学。相比其他同学,我还算是比较幸运。”总是心怀感恩的玉龙在学校里认真教授每一门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小孩。她在村寨长大,知道村寨孩子受教育机会很珍贵,就更加为孩子们考虑。

生性开朗活泼的玉龙,也把热情和朝气带到学校里。年轻的玉龙和孩子们相处愉快,虽然各个学科都要备课,教学任务重,可是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玉龙老师永远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其实,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苦闷的事,2004年9月,她刚得知自己怀孕,还没从怀孕的喜悦中出来,就接到了学校命令——她被安排到离西定乡中心校30公里以外的旧过小学去支教。怀孕的人需要人照顾,可是一纸调令让她与家人的距离隔远了,她很委屈,也有过埋怨,甚至脑海中偶尔会有一个闪念,不干了吧,这么累,这么辛苦。可是那个念头就像闪电,过去了就过去了,她知道自己舍不得三尺讲台,更舍不得教室里那些孩子纯真的笑脸。“困难总会过去的,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给自己打气,顺利地完成了在旧过小学的工作。

在定西乡,玉龙服从学校安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兢兢业业、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此后,她辗转几所学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都为她赢得了社会赞誉。2012年,她当选西双版纳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至今已连任三届。

2018年3月,玉龙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多年扎根边疆一线教育的履历,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她获得连任,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小时候光脚上学到现在可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从过去住茅草屋到现在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四十多年来,我经历了祖国边疆的巨变。”玉龙每每说及几十年来山乡教育的巨变就激动不已,“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变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变了。从刚参加工作的包班全学科教学到现在分学科教学;从低矮简陋的砖瓦房到窗明几净的教学楼;从过去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到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不体现着党和国家对边疆地区教育的极大关心和支持。”

玉龙深知,勐海教育战线上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的教育工作者,她的背后是无数默默奉献的一线乡村教师。她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年到北京参加完全国两会,她回去后第一时间就到各个地方做政策宣讲,将党中央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转达给山乡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玉龙也不再是以前那位只专注于教学任务的老师了,她有了更深维度的思考与视野,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开始思考,如何让边疆教育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如何能更好的履职,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如何振兴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心中有了使命感,自小就有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又一次在玉龙心底涌起,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之余,她花费大量的时间调研、走访,收集一线资料,最终捋出当时当下最急需解决的课题,写成代表建议递交上去。她很勤奋,每年都会提交五个左右的建议,从乡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增加乡村一线教师的编制等等,均有关注。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玉龙提出了《关于落实抵边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议》《关于增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育系统教职工编制的建议》等三十余条意见建议,均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已被采纳。

从教20多年来,从玉龙的班级里走出近万名学子,“当老师最大的成就就是看到学生们学有所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的学生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了老师……大家都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就是老师的幸福时刻吧。”玉龙说,她很喜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爱的教育,做有爱的老师,教育出会爱自己,爱他人的孩子。

作为老师,她见证了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的建议更直接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进步。二十余年间,她也从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年轻女孩成为一名沉稳有力的中年人,但不变的始终是那颗系与边疆山乡孩子未来的初心。

2021年,玉龙从打洛镇中心小学调任至勐海县第一小学担任音乐老师,把布朗弹唱也带进了校园。作为一名布朗族老师,她一直想要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布朗族的歌曲、三弦琴,曾经给她的童年带来很多滋养,她也期待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能继续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间。她利用课余时间去找老一辈传承人拜师学艺,有时也请老人们进到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弹三弦琴。看着孩子们从不了解布朗族的文化,到现在可以很完整弹唱一首布朗族歌曲,玉龙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

今年,玉龙的女儿参加高考,报考志愿随即排上了日程,或许受了妈妈的影响,女儿的心愿是能够考上与音乐教育相关的专业,毕业后教孩子们唱歌,“现在还不知道分数,等分数出来再看吧。”玉龙用一贯爽朗的声音说,“早年间,因为我在各个学校之间辗转教学,孩子也跟着我转了几次学,对孩子还是有影响的。”但她也相信,温暖的善良的心怀梦想的女儿,和她一样爱笑,不管以后走到哪里,都会发光发热。

曼夕村有很多古茶树,难得闲暇时,她会和女儿一起爬山采茶,有时也会一起看电影,放松一下心情。“孩子马上就要离开家里远行,我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教育調研和教学研究中。身为全国人大代表,而且连任两届,我有压力,也有动力。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如今正在改变着更多家乡人的命运。我的女儿受教育的环境比我那时候好很多,以后边疆山乡孩子们的教育环境会更好。”玉龙相信这一点,并践行着自己的使命。

责任编辑 华南

猜你喜欢

布朗族玉龙人大代表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成功举行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读后感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施工
保山市布朗族音乐习俗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