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23-08-24轩遄
轩遄
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一开始什么都没有的党,在波峰浪谷中风雨兼程航行了100多年。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2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三年前的初秋,在古木参天的千年学府长沙岳麓书院,习近平总书记望着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他语重心长地说:“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历经革命烽火、走过建设时期、激荡改革风云,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了把真理本土化的规律性认识。
翻开风起云涌的红色篇章,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动力之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奋进百年的实践进程。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绝不只是数量上的简单变化,也绝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简单叠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新的重大命题,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指明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生机勃勃的核心密码。
应运而生,与时俱进。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之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获得丰厚滋养。“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又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筑牢了思想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表明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贡献者和示范者。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合,体现于安邦理政的治国之道,贯彻于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灌注于格物致知的思想方法,呈现于质文兼具的表达方式。
手握科学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沐浴文明辉光。新时代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