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笑的高二男生,居然患了抑郁症

2023-08-24晓林

现代家长 2023年8期
关键词:男孩儿隐性女士

晓林

研究显示,抑郁是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属性之一,每个青春期男孩儿都有过抑郁心境,其中,15%~20%的13~18岁男孩,会在某一段时期内受到应激、忧郁、注意力涣散、无用感、无力和乏味感,以及自杀冲动的困扰。

他每天脸上都挂着微笑,课间经常讲笑话逗同学们开心,怎么会得抑郁症?

高二男生小昱被诊断为抑郁症,老师和同学都不相信,因为他是大家公认的“阳光男孩儿”。

班主任徐老师难以置信:“小昱得了抑郁症?一定是误诊了!他每天脸上都挂着微笑,课间经常讲笑话逗同学们开心,怎么会得抑郁症?如果有人问我,全班同学几乎都得了抑郁症,只有一个幸免,会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认定是小昱。”

同学小诚连连摇头:“小昱有抑郁症?不可能吧!每个周末我们都相约打篮球,出一身透汗,他哪像个抑郁症患者。休息的时候,他还经常开导我们,不要有考试焦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同学小娜大惊失色:“小昱可是我们女生的男神啊!他学习好、打球帅,还经常帮我们干体力活儿,怎么可能抑郁呢?如果他都抑郁了,那我也要赶紧去查一查,我的病情一定比他严重十倍!”

只有小昱的妈妈林女士没有对诊断结果感到吃惊,因为她早就发现小昱不对劲儿:“中考前复习最紧张那一段,小昱患上了失眠症,整夜整夜睡不着,白天没有精神,为此他经常急得哭泣。熬过了中考,他的失眠症状缓解了,但心理包袱好像没有放下,在家的时候情绪特别低落,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他的叹息声。对了,每次考试前几天,他的失眠症就会发作。”

说到小昱在外人面前爱笑的个性,林女士心疼得眼圈泛红:“小昱这孩子,从小就是讨人喜欢的萌娃,大家都夸他笑起来好看。有位画家叔叔形容小昱的笑容像‘冬天下午4点的阳光。长大以后,他还是那样爱笑,所以老师、同学都喜欢他。或许是为了保持这种人设吧,不管心里有多难受,他都强颜欢笑,讨大家欢心。您说,这是何苦呢?要是早点儿表现出抑郁症状,及时干预,也不会拖到现在才看心理医生!”

在我的心理诊所,小昱被确诊为隐性抑郁症,程度为中等。

隐性抑郁症,顾名思义,是指那些难以被外人发现的抑郁症,症状主要是情感障碍,包括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以及认知功能、思维功能迟缓等。患者往往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格外快乐和积极,与内心的痛苦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所以,小昱被确诊为抑郁症,才会引起大家的广泛质疑。

隐性抑郁症往往侵扰青春期男孩儿,女孩儿患者较少见。家长如果发现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儿在家有以下5种表现,要提高警惕:

1.假开心,真抑郁。

孩子表面上生活得很充实,而且不乏兴趣爱好,给人开朗、热情的印象,但其内心十分抑郁和焦虑,真正让他产生满足感的事很少,甚至没有,因此时常感到空虚,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2.性格敏感。

孩子十分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别人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也能让他反复琢磨好几天,而琢磨的结果大多是否定自己。

3.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

孩子不够自信,表现为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累赘,遇到麻烦从不主动向别人求助。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感觉,强颜欢笑,在独处时情绪波动较大,甚至伤害自己。

4.飲食、睡眠不规律。

要么暴饮暴食,要么厌食,睡眠也不规律,经常失眠或贪睡。

5.对不开心的事耿耿于怀。

临床统计发现,隐性抑郁症患者大多有过创伤经历,如被孤立、被欺凌等。因为没有处理好心理创伤,患者很容易陷入被人抛弃的焦虑,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就会被嫌弃,不敢让别人走进自己的精神世界。

客观、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男孩儿生生把自己的显性抑郁症变成了隐性抑郁症

按照外在表现,隐性抑郁症可以分为微笑型、嗜睡型、激越型和疑病型4大类。

1.微笑型抑郁

这类患者经常面带微笑,给人以开朗、快乐、热情的印象,内心却极度抑郁和焦虑。很多时候,他们的微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而是出于人际交往的需要。与明媚的微笑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内心的痛苦,十分恐怖。有的患者上午与同学有说有笑,约好下午打球,中午回家就割腕自杀。

小昱即属于此类患者。

2.嗜睡型抑郁

这类患者遇到刺激抑郁发作的事件(如考试)时,会出现嗜睡症状,连着睡一天一夜也睡不醒。随着程度加深,嗜睡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睡眠时间也越来越长。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嗜睡,其实是患者潜意识里对现实的逃避所引发的。

3.激越型抑郁

这类患者容易发怒,遇到无关紧要的小麻烦也会大发雷霆,让人感觉很奇怪。

研究显示,患者容易发怒是在释放压抑在内心的痛苦,也是一种变相的呼救行为,本质仍然是情绪低落,同时反映了患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力求摆脱的心态。可怕的是,这种激越表现客观上掩饰了患者的抑郁情绪。

4.疑病型抑郁

这类患者经常感觉不舒服,比如肌肉痛、头痛、背痛、胃痛、心慌、神经衰弱、尿频、睡眠不好等,经过各种检查却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患者的这种疑病行为,是潜意识主导的自救行为,即用身体的病痛代替精神的痛苦,希望借此博取家人及医生的关注和同情。

林女士问:“为什么隐性抑郁症会专门找上青春期男孩儿呢?”

我告诉她,研究显示,抑郁是青春期男孩儿的心理属性之一,每个青春期男孩儿都有过抑郁心境,其中,15%~20%的13~18岁男孩儿,会在某一段时期内受到应激、忧郁、注意力涣散、无用感、无力和乏味感,以及自杀冲动的困扰。

同时,青春期男孩儿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客观上掩盖了内心的抑郁。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影响,他们会刻意地隐藏自己的弱点,使自己看起来更有力量、更优秀,进而达到男子汉的标准。当察觉自己有抑郁心境,感到悲伤、无助时,很可能将自己的状况判断为无能,并感到耻辱,进而故意表现得开心、阳刚、信心十足。

就这样,客观、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男孩儿生生把自己的显性抑郁症变成了隐性抑郁症。

就像身体经过锻炼会变强壮那样,人的心理经过锻炼也会变得强大

进入高二以后,学习逐渐紧张起来,各种考试、测验接连不断,小昱本来就脆弱的心理到了崩溃的临界点,在家出现严重的失眠现象,隐性抑郁症终于藏不住了。

林女士不停地唠叨小昱倒霉,唯恐抑郁症影响高考。我却说小昱十分幸运,因为隐性抑郁症被确诊的比例相当低,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它的危害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第一,抑郁会让患者持久性情绪不良。

抑郁会让小昱体验到极度恶劣的心境,而且这种悲观情绪无明显的外部诱因,因此很难排解,使得小昱的心情深陷悲观厌世的泥潭。另外,抑郁和焦虑总是相伴而来,小昱不仅会心情抑郁,同时还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精神紧张、惊恐不宁等焦虑情绪。试想,在这样糟糕的心境中,他如何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和激烈的考试竞争?

如果不及时干预,抑郁症状不断加重,小昱会变得整天无精打采,对学习、运动和人际交往失去兴趣,成绩下滑,思维反应迟缓,对前途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

第二,剥夺患者的睡眠。

小昱已经有了中等程度的睡眠障碍,如果不及时干预,症状会加重,成为顽固性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难以入睡、早醒、睡眠节律紊乱、睡眠质量差等。

第三,危害身体健康。

长期抑郁不仅会给小昱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而且会伤害身体健康,比如食欲减退、乏力等。这些身体的不适有可能蔓延到身体各个器官,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这些生理症状往往查不出原因,而且多为非特异性,难以定位,很难针对性地治疗。

得知自己患了隐性抑郁症,小昱要求休学,回家安心治疗。交谈中我感觉到,他要求休学,主要是无颜面对老师和同学。他不止一次问我:“我的阳光、快乐都是装出来的,老师和同学会不会认为我是骗子?”

林女士心疼儿子,也认为休学是稳妥的选择。

综合具体情况,我建议小昱不要休学,因为抑郁症患者思维偏激,有自残倾向,不宜独处,而且集体生活對缓解抑郁症状有很大帮助。

林女士不放心:“班级是残酷竞争的集体,会不会继续伤害小昱?”

我笑道:“小昱之所以患上抑郁症,正是因为把班级看作单纯的竞争集体。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班主任徐老师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她要求班干部每天和小昱说一句话,课间陪小昱活动,不让他“落单”。后来,别的同学也加入进来,纷纷要求小昱讲解难题、邀请小昱打球……一来二去,班级气氛变得十分活跃、融洽。

小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心知肚明。经过我的引导,他不再把这样的帮助视为施舍,也不把自己视为累赘:“这是大家共享的机会。我被诊断出抑郁症,同学们何尝不是潜在的患者?希望他们永远不要吃我吃过的苦。”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研制出了不少,临床治疗效果也不错,但我不建议小昱服用,因为抗抑郁药物有一个难解的缺点:不能停药,一停就复发。

我告诉林女士:“小昱患抑郁症,与学习压力过大、抗压能力偏弱、青春期发育等因素有关,服用药物能帮助他缓解抑郁情绪,但药物不能帮助他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更不能完善他的性格。也就是说,服药治标不治本。”

林女士问:“那么,治本的办法是什么呢?”

我说:“就像身体经过锻炼会变强壮那样,人的心理经过锻炼也会变得强大。比如小昱出现考试前焦虑,只要不出现彻底失眠等严重症状,就不必干预,慢慢他就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节奏。”

我对小昱进行了为期6周的心理辅导,主要内容是纠正他的偏差认知,引导他在课余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丰富生活内容。

此外,我要求林女士监督小昱保持健康的生活规律,按时休息、学习和锻炼。

半年后,小昱的失眠症状消失,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男孩儿隐性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女士找茬
嗜夸如命的男孩儿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害怕自己是同性恋的男孩儿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