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她俩只是闺蜜,不是“女同”
2023-08-24云燕
云燕
两个小姑娘相互喂对方吃水果,穿同样的衣服,梳同样的发型,就连睡觉都要一个被窝、一个枕头,亲密得有点过头吧?
她俩不是一般的亲密,早已无话不谈,甚至有那么点儿“同呼吸共命运”的意思。这样亲密,哪里像同学、闺蜜,分明是恋人嘛
小唐和小袁是同班同学,都是品学兼优的女生。初二开学,她俩被安排坐同桌,关系迅速升温,在学校几乎形影不离。要说,女生有个说知心话的闺蜜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小唐的妈妈顾女士感觉不对劲儿。
“我第一次听到小袁的名字,是在半年前。”顾女士回忆,“我带小唐去商店买衣服,她要买两个一模一样的发卡,说给小袁带一个。我没说什么,女孩子嘛,都喜欢结伴儿,挺好的。买毛线帽时,小唐也要买两个。我笑笑,也没说什么,她月考成绩不错,就当奖励她吧,我还让她邀请小袁来家里玩儿。”
从那以后,小袁经常来小唐家玩儿。两个小姑娘一起做作业,一起看电视,像是亲姐妹。对此,顾女士并不反感。
“赶上天气不好,晚上小袁就不走了,和小唐睡一张床;周末,小唐还没起床,小袁就来敲我家的门,两人一起吃早餐。有时候我觉得仿佛我有两个女儿,那感觉真不错。”顾女士说。
但是最近,顾女士越来越有失控的感觉:“我发现,两个小姑娘相互喂对方吃水果,穿同样的衣服,梳同样的发型,就连睡觉都要一个被窝、一个枕头,亲密得有点过头吧?有一天,我通过门缝看到她俩在摸对方的屁股,讨论‘翘臀的话题。我起了疑心,俩女孩儿该不是女同(女同性恋)吧?”
一天,顧女士开车送小唐和小袁去学校,途中小唐下车买文具。小袁礼貌地对顾女士说:“阿姨,您和叔叔吵架,小唐特别伤心,以后你们别吵了。”小袁的语气十分礼貌,但还是让顾女士有被侵犯隐私的愤怒。
“我知道小袁没有恶意,她说这话的动机是保护小唐,但我会伤害亲生女儿吗?我的女儿需要外人来保护吗?”顾女士余怒未消,“看来,她俩不是一般的亲密,早已无话不谈,甚至有那么点儿‘同呼吸共命运的意思。这样亲密,哪里像同学、闺蜜,分明是恋人嘛!”
顾女士和小唐谈心,让她和小袁保持距离,不要总腻在一起,要给自己留点儿时间和空间,尤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家里的事不要对外人讲。
“小唐对此反应强烈,大哭大闹,还威胁我,如果不让和小袁来往,她就不上学了。”顾女士一脸愁苦,“看小唐要死要活的样子,我心里猛地一沉:我的女儿多半是个女同!”
在12~14岁时,许多孩子会出现同性依恋情结,这是孩子性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阶段性现象。一定要注意: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
第二天,通过近两小时的沟通,加上性取向测试,我排除了小唐是同性恋的可能。
“太好了!不过,她和小袁亲密到那种程度……”顾女士半信半疑。
我告诉她,小唐和小袁亲密无间,但她们并不是同性恋,仅仅是闺蜜,只不过是同性依恋情结比较明显罢了。
“同性依恋情结是什么?”
我解释,孩子从儿童过渡到青年,对待异性的态度大致会经历以下4个阶段:
第一,异性疏远阶段。孩子对异性持疏远和回避的态度,因学习或课外活动必须接触时,会感到拘谨和难为情。
第二,向往年长异性阶段。该阶段,孩子同时存在疏远异性和爱恋年长异性的心理,后者使其对成年或老年异性产生依恋之情,这些年长异性包括老师、明星或周围年长者。
第三,爱慕异性阶段。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欣赏,愿意跟异性接近,倾向于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并对异性产生幻想。
第四,两性恋爱阶段。经历了之前的异性交往,孩子择偶的价值观逐渐成熟,进入选择自己配偶的阶段。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也就是在12~14岁时,许多孩子会出现同性依恋情结,这是孩子性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阶段性现象。
顾女士问:“孩子为什么会依恋同性伙伴?”
我解释,每个人都渴望友谊,少男少女刚刚进入青春期,这一需求更加突出,他们迫切需要可以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知心朋友。但是,他们正处于排斥异性的阶段,异性之间的交往和亲近最容易受到同学们的注意和非议,而同性间的接近和亲热则会获得赞许和鼓励。如此一来,这种同性间的友谊就顺理成章地得到加强,进而出现依恋情结。
顾女士压低声音:“可是,小唐和小袁摸对方的屁股,还讨论‘翘臀的话题,恐怕不是同性依恋那么简单吧?”
我说:“这一时期,孩子的性生理基本成熟,开始出现性欲望和性冲动,会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体验性感觉,比如读网络小说、看相关视频、同伴儿间摸摸抱抱,甚至偶尔摸摸隐私部位、模仿一些恋爱游戏等,都是正常的,不能作为同性恋的证据。”
我告诉顾女士,绝不能把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混为一谈:“同性恋是性取向的一种,是指在正常生活中对同性持续表现出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及性爱行为,对异性则没有性爱倾向。我在与小唐的沟通中发现,她崇拜的偶像是周杰伦、许嵩、吴京、孙红雷等男性演员和歌手,说明小唐更欣赏异性。同时,性取向测试也证实了我的判断。”
顾女士问:“小唐和小袁会不会一直这样亲密下去,耽误她们以后的恋爱、婚姻?”
我说:“有同性依恋情结的孩子,绝大多数会很快进入爱慕异性阶段,再亲近的闺蜜也会渐行渐远,由形影不离变为偶尔一起逛逛街,所以不必担心。”
尽管同性依恋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孩子对一个同性伙伴过分依恋,长大以后有可能厌恶广泛的社会交往
我提醒顾女士,尽管同性依恋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孩子对一个同性伙伴过分依恋,容易丧失独立性和完整人格,产生社会交往的不适应感,长大以后有可能厌恶广泛的社会交往。
我向顾女士提出以下4点建议:
1.加强亲子沟通,做小唐的知心朋友,成为她的心理支撑点和“情绪容器”,减轻她对外界的心理依赖。
2.不阻止小唐与小袁交往,同时应鼓励小唐多和同龄异性、其他同性交往,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
3.经营好与丈夫的关系,在家庭生活中经常互相表达关心和欣赏,在与异性交往、恋爱、生活等方面给小唐做好榜样,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4.选择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对小唐进行性教育,满足她对性知识的需求,解除她的性困惑。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