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生态转型之路 筑优质高效振兴之基
2023-08-23李娜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家畜改良工作站
文│李娜(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家畜改良工作站)
一、畜牧业概况
察右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半农半牧旗县。全旗总土地面积4190平方千米,下辖2个苏木、4个乡、5个镇和一个园区管委会,178个嘎查村、93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2万户22.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6.8万人。察右中旗耕地130万亩,牲畜总头数95万头(只),各类牲畜年出栏115万头(只)以上。
近年来,察右中旗立足旗情,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造血作用,确立了以牛羊养殖为主导产业的脱贫致富模式。全旗养殖产业正由传统的分散饲养逐步向规模养殖发展,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发展,由草场退化向生态和谐方向发展,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特色优势发展之路。
二、发展举措
1.产业兴农、科技助农,精准扶贫夯基础。通过驻村工作队、产业发展指导员帮扶和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使全旗每户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最终实现脱贫的目标。察右中旗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气候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致富。通过科学客观分析,找准发展突破口,做大做强产业。同时,完善产业链条,发展产业体系,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发展正在培育的产业。
一是实施“菜单奖补+致富项目+贫困户”的产业带动模式。察右中旗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产业奖补政策,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走出一条造血扶贫之路。在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了解市场行情、精准掌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施贫困户“点菜”、政府“配菜”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85个项目中给予政策扶持。2016年以来,全旗累计拨付项目奖补资金1.21亿元,受益贫困人口3.79万人(次),有效激发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利益带动模式。近年来,察右中旗招商引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持续拉长拓宽产业链,全面实施项目带动。全旗重点以犇腾肉牛养殖项目和祥和肉牛养殖项目为带动,不断推动全旗肉牛产业提质扩容增效,并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贫困户增收。犇腾和祥和肉牛养殖场于2020年6月在察右中旗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3亿元,建设8个养殖场和1个屠宰加工厂。通过2家企业引领带动,3~5年内察右中旗肉牛养殖数量将达到10万头,届时察右中旗将建成集产、加、销于一体的现代化肉牛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养殖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
三是实施“科技服务+指导员+贫困户”的技术带动模式。察右中旗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为全旗建设一支本领过硬、指导到位、服务精准、覆盖全旗产业发展的指导员队伍。全旗178个嘎查村分别培养2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察右中旗农牧和科技局组建了由113名农技员、50名科技特派员和18名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成的农牧业科技队伍,负责指导和解决产业发展指导员与贫困户在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旗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4次358人,实施了“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有力提升了贫困户生产经营技能和水平。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察右中旗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抓好产业扶贫带动模式,使更多群众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
2.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绿色共享保双赢。按照“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察右中旗走出一条生态养殖、种养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把种养业打造成绿色产业。大力实施粮改饲、奶业振兴等项目,通过规模养殖、庭院经济、特色养殖,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察右中旗是燕麦的“黄金产区”,130万亩耕地主要种植燕麦、小麦、玉米等作物。从2014年开始,察右中旗就提出要发展燕麦产业,打造“燕麦之乡”。察右中旗围绕燕麦产业发展引进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在充分利用该公司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大量种植,实现莜麦的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燕麦种植基地生产的秸秆通过过腹还田(牛羊粪自然发酵),既避免了大量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又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优质牛羊肉产品。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条件,增强了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优化了农业生产环境。通过订单农业的推广,养殖户在饲草料上有了保障,种植业有了“土地+”增收途径,牲畜疫病防治有了入户上门服务。目前,察右中旗已经实现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目标,随着“粮多秸秆多牛羊多肥多”的“四多”现象出现,促进了大农业的良性循环,使该旗成为生态农业的示范区。
察右中旗开展生态原产地品牌建设及生态产业扶贫工程,集成并推广面向各区域的农业及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既增加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又促进了贫困地区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通过将生态产品、生态食材融入“饭店”“商超”“专卖”等经营体系建设中,并对饭店所使用的生态食材、有机产品进行生态级别评定,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让绿色消费和域外消费回流,助推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扶贫,更好发挥了品牌引领作用。此外,以生态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国家食品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扶贫、农业生态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生态产品国内大循环,让更多本土品牌生根察右中旗、走向区内外。
3.畜禽改良、保质增产,科技兴牧促振兴。切实加快实现畜牧业发展,从“增量型”发展向“提质增效型”转型。察右中旗加大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抓好家禽疫病防治工作,深入推进畜禽品种改良。以肉牛、肉羊等规模养殖为目标,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为重点,加快科技兴牧步伐。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稳定畜禽总体产量,开展品种改良,强化养殖场户畜禽疫病防治,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从畜牧业生产实际出发,积极进行产业谋划发展,成立肉牛、肉羊、生猪等养殖合作社,与养殖场户承担粪污无害化处理责任,进一步完善规模养殖场整治,规范畜禽屠宰场管理,加快畜牧业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时,组建合作社和家庭牧场,稳定肉牛、肉羊等主要畜禽生产基础,并推广“统一规划、集中建场、分户饲养、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打造现代畜牧业的“升级版”。
在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步伐、提高母牛冻配受胎数和群体数量方面,察右中旗鼓励农牧户引进西门塔尔牛,着力发展基础母牛群,走养母牛、繁小牛、育肥牛、卖肉牛的发展道路。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适度放牧与种草圈养相结合,稳步发展全旗肉羊养殖业。对种公羊进行登记建卡,防止近亲繁殖,大力引进杜泊、萨福克、德克赛尔及“杜蒙”二元或“萨杜蒙”三元优质杂交肉羊,适当引进“戴寒”“东寒”多羔多奶多肉低脂杂交肉羊。推广肉羊人工授精工作,下力气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种草养羊、秸秆氨化与青贮等养殖方式方法,提高圈养比例,扩大种群基数。抓好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推广科技成果,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实行科技入户,培育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牧户发展养殖业。重点推广优质外三元生猪综合配套养殖、牛冻精配种、配合饲料、种草养畜、牛羊圈养、蛋鸡高产配套、秸秆处理利用、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强化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专家短信咨询平台,点对点帮助农牧民解决疑难问题,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上市,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
4.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在察右中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上,国家投资了3500万元,以“企业主体、因场施策”为方针,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和“填平补齐”的要求,全旗的大型养殖场5家、规模养殖场42家全部实行一场一策,配置粪污处理设备;建设粪污处理中心2处,其他小型养殖场产生粪污由处理中心全部收回生产有机肥。通过项目实施,察右中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推动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交通区位不足。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地广人稀、居住不集中、交通不方便,有些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水电网络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市场信息滞后,诸多因素制约畜产品流通。
2.项目资金不足。有养殖意愿的人很多,多数养殖场也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想法,但支持养殖业的项目较少,银行贷款也较难。产业发展没有项目与资金支持,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3.产业链条较短,延伸不足。
察右中旗畜产品加工还停留在简单的粗加工上,科技创新不足,附加产值也较低。同时,缺乏有带动能力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从养殖生产到精深加工再到销售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没有建立企业与农牧户的利益联接机制,缺乏市场竞争力,产销衔接不足,制约着畜牧业的远期发展。
4.销售渠道不足。目前大型农畜产品市场很少,有影响、有知名度、有辐射带动的就更少了。大部分牧户都是把活畜卖给中间商,价格比较低,没有实现商品的真正价值。加上畜产品的季节性和牧民市场意识薄弱,产业链条短,导致了畜产品不能均衡供应市场,以及价格的不稳定性,形成不公平竞争。再加上牧区网络信息不灵通,产品流通不畅,制约着该旗畜牧业的发展。
5.人力资源不足。在农村牧区60岁以下的人越来越少,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越来越趋于老年化,同时基层科技推广技术人员不足,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慢。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效发展的畜牧业。随着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对农、林、水、机等事业单位进行了整合,每个苏木乡镇人员编制进行了压缩,一人兼数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力量不足。信息技术指导不能与时俱进,不适应现在的畜牧业发展要求,没有足够的市场意识风险,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流通。
四、对策建议
1.树立规模化理念,促进畜牧业集约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好畜牧业养殖规划,支持养殖户多户联建,形成股份制、养殖大户单建或者加工企业新建等多种形式,引导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2.树立产业化经营理念,促进畜牧业转型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对畜牧业发展要求很高,相应的标准需要提高,投入也得增加,但利润在降低,这导致小规模养殖的畜牧业产业链已经很难生存。产业化经营体系中需要养殖户、精深加工企业、品牌生产经营者参与其中,只有做精做细产业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与市场衔接,从而降低风险、增强稳定性,保证效益。察右中旗畜牧业发展要将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小型农牧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延伸、扩大产业链条,将养殖、良种、饲料、兽药、技术、加工、销售及各地区的产业联接起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体,进而将其打造成品牌。
3.树立绿色产业理念,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土地、水、饲草料、自然环境等都是畜牧业生产所依赖的,必须探索出节约、清洁、绿色的发展途径。通过实施绿色能源建设、生态循环种养殖等,减少和控制养殖过程中带来的污染。要实现现代化养殖,为生产高品质畜产品提供保障。如奶牛生产需要机械挤奶和检测设备,可减少细菌繁殖和滋生。在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时,养殖场需配备环保设施,并对环保投入给予一定补贴,确保能够及时处理粪污、动物死尸、污水等,减少环境污染。
4.树立知识型产业理念,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员素质全面提高、服务机制全面创新、服务能力全面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不断增强等,同时,技术人员要肩负起畜牧兽医技术、动物疫病防控等任务。优良的家畜品种是现代化养殖的关键,应不断引进、繁育和推广新品种,建立品种繁育体系,适应新时代下市场的需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快技术推广,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引进新技术及新成果。
5.树立综合服务理念,加强对广大农户的引导。加强科技培训,帮助农牧户解决养殖技术上遇到的难题。利用远程教育、实际演练,以及驻村干部、基层农技推广等资源,不断加强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同时,加快建设畜产品市场,省略中间商和代理环节,实现产供销良好发展。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挑选能人挑大梁,集中养殖户组建、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农户”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养殖标准、统一防疫、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抵御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