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视域下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图谱
——基于Cite Space与VOSviewer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2023-08-23钟鸿倩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1期
关键词:热点突发事件舆情

钟鸿倩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随着中国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趋势也日益复杂[1]。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大众“社交媒体化生存”的普及和公民公共参与意识与表达意识的觉醒,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络言论与情绪的表达愈演愈烈。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是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的突出反映,但由于作为传播平台的社交媒体具有社会性、交互性和隐蔽性,其时空演化规律与传播路径往往难以把握[2]。网络舆情相关研究一直都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新闻传播学科视角下网络舆情研究的发表文献,试探索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演变规律,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揭示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路径,尽力呈现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研究基本图景,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文献,以“网络舆情”为主题词,期刊来源类别为“CSSCI”,并选择学科为“新闻与传媒”,截至2022年4月30日,共检索到文献1 408篇,筛选掉会议等非学术论文,最终得到1 401篇文献,时间跨度为2005年2月5日至2022年4月30日。将1 401篇文献题录以Refworks格式分批次导出,并进行转码处理,形成网络舆情研究数据库,以便后续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检索得到的1 401篇文献绘制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图谱,并借助Cite 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呈现。Cite Space能够科学识别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文献题录,以此进行作者与机构的发文数量和合作关系、文献关键词共现和耦合等多种分析,整体把握特定研究领域在特定时期的研究趋势与前沿热点,合理预判未来发展方向[3]。VOSviewer是荷兰莱顿大学团队研发,用于构建文献计量网络并进行可视化的软件,能够就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和引文进行共现分析,依托独特的聚类技术,科学绘制知识图谱[4]。本研究结合两个软件的特点与优势,对中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发文情况、学界合作情况和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整体把握我国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结果

2.1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发文情况

由图1可知,2005年已有学者关注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2005年至2008年,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献发表数量较少,均不超过5篇,但依然呈增长趋势。2009年开始,文献发表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174篇)。原因在于,一方面网络舆情研究借势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另一方面在于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等突发事件加速了舆论和舆情研究发展[2]。2016年至2019年的文献数量有所回落,但最低的一年也达到82篇,说明舆情研究仍处于热门期。2020年起,学者又重新愈发重视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特别是以新冠感染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成为热点。

2.2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学界合作情况

将网络舆情研究数据库分别导入Cite Space和VOSviewer。通过Cite Space突现词检测(Burst Detection),得到发文篇数和突现值排名前10位的作者(见表1、表2),即我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主要有兰月新、陈福集、曾润喜、黄微等人。进一步通过VOSviewer进行作者共现以了解合作关系(见图2)。从共现结果来看,早期形成以王国华、方付建、徐晓林为核心的合作团队,以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舆情为主;后发展为以曾润喜为核心;近几年以兰月新、夏一雪、朱恒民为代表的团队也成长起来,致力于通过精细化的数学建模揭示网络舆情传播规律,进行舆情趋势预测与治理路径探讨。此外,整体来看,作者团队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

表1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发文篇数排名前10的作者

表2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突现值排名前10的作者

图2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领域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同样地,通过Cite Space突现词检测(Burst Detection),得到发文篇数和突现值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见表3、表4),其中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此外,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也是比较核心的发文机构。可见,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力量和研究阵地呈现日益稳定的局势,但机构间的合作频次、深度和广度均有待增加。

表3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发文篇数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

表4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突现值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

2.3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热点与趋势

关键词是对文献核心内容的实质性概括,是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与识别文献内容的特征词汇[5]。本研究希望通过关键词分析挖掘出我国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在剔除“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等高频检索词后,研究借助VOSviewer对频次大于5的文献关键词进行了密度分析(见图3)。由关键词共现密度图可知,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主要关注突发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话题,微博、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与环境,高校、大学生、政府等主体,以及舆情监测、引导,舆情演化与传播机制的探索等现实应用。

图3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密度

为探究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主题间的关系,具体呈现主要热点话题在各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本研究运用Cite Space软件自带的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绘制了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时间轴,聚类结果将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分为11个主题(网络舆情、电子政务、舆情、大数据、突发事件、舆情传播、政府、舆情监测、网络舆论、仿真、舆情危机),并通过时间轴直观呈现了各个主题在不同时期的焦点话题。本文将重点选取4个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2.3.1 舆情传播

舆情传播研究热点的关键词主要有演化模型、社会网络、善治路径等。舆情传播始终是网络舆情研究的焦点方向,学者通过演化建模与仿真实验探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近年来亦致力于以演化机制的研究为基础探索网络舆情治理的可行路径。

2.3.2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研究热点的关键词主要有舆情管理、信号分析、圈层扩散、应急响应和新冠疫情等。2010年左右学者开始关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对该主题下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归纳分类,可总结出针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主要分为对不同突发事件的舆论效果的研究、对不同传播媒介下的突发事件舆论效果的研究、对突发事件舆论应对策略的研究三个方面。

2.3.3 情感分析

情感分析研究热点的关键词主要有微博舆情、数据挖掘、传播特征、趋势预测、中国女排等。基于大数据进行情感分析,预测受众态度,作为公共决策的基础,一直是新闻传播领域情感分析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到,在众多具体舆情事件当中,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女排”。在重大运动赛事期间,体育界的舆情事件作为社会热点事件,是全民甚至是全世界围观的公共话题,极容易形成网络舆情。许多文章采用文本情感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和讨论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相关话题帖子、文本词频、时间序列和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探究体育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引导特征。

2.3.4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研究热点的关键词主要有网络问政、公共利益、媒介问责、网络治理等。该方面的研究伴随着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在微信、微博、短视频全民化的趋势下,中国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顺应时代发展之举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抖音号,成为政务沟通、信息传递、反映民情、汇集民智、服务民众、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官民互动平台,因而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提升网络舆情事件治理水平成为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2.4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上述基于CSSCI文献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可得出国内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一,在研究机构方面,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力量和研究阵地日益稳定,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征明显,但各机构间合作大多局限于区域内的机构,且合作频次较低,细分领域较分散,未来学界可推动高校、区域间的合作纵深发展;第二,研究热点方面,国内公共危机事件、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导应对是研究热点,以技术为导向的大数据引领舆情应对是研究的新趋势,而立足国际视野的国外突发事件与公共事件的舆情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这对于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国家形象至关重要。

3 结语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CSSCI文献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与VOSviewer工具软件,对新闻传播学科视域下我国网络舆情研究文献进行了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的共现与聚类可视化,就该领域学界合作情况和热点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整体把握国内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现状,有利于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与参考方向。

猜你喜欢

热点突发事件舆情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
突发事件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