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2023-08-23梁小桥
梁小桥
暑假怎么过?是好好利用起来,让孩子在学习上实现弯道超车,还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怎么快乐怎么过?
暑假应该听谁的
事情过去了两周,但向恬每晚依然会从噩梦中醒来。
那天下班回家,看到女儿恬恬倚在床头在玩儿平板,向恬的火就上来了。女儿初一下学期期末成绩很不理想,向恬希望女儿能好好利用暑假实现弯道超车。
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买到了今年中考全市第五名孩子的课本和笔记,又花了不少钱给女儿报网上补习班。女儿承诺不负母亲厚望,哪想到只是嘴上说说!
看着吹着空调玩儿平板的女儿,向恬劈头盖脸地训了她一顿,没想到小妮子竟然还顶嘴。向恬气急败坏,上去给了女儿一个嘴巴。
打完后,她蒙了。
就在向恬发蒙的瞬间,女儿竟然打开窗户就跳了下去。幸好家在三楼,她只是小腿骨折。
这件事让向恬心有余悸,她不明白,一向乖巧的女儿怎么会这么冲动,也不知道以后是管还是不管。
在医院治疗两周后,向恬接女儿回家。办出院手续时,医生建议向恬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其实,她也很想了解一下女儿到底怎么想的,同时找个专业人士倾诉一下。
女儿对去见心理医生并不排斥,出院第二天,向恬就带腿上还打着石膏的她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刚进屋,向恬问:“老师,我该怎么办呀?”她一边说一边掉眼泪。我递给她纸巾,又给她倒了一杯温水,让她先坐下来平复下心情。
“孩子前段时间跳楼了!”向恬迫不及待地诉说,眼泪再次汹涌而出。我实在无法把眼前瘦弱的女孩跟跳楼联系起来。
这次是上天眷顾,下一次未必还会这么幸运。
所以向恬向单位请了长假,时刻守在女儿身边,跟女儿沟通也是谨小慎微,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惹恼了她。“那么乖巧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呢?我真是不敢再管了,以后她想咋样就咋样吧!”向恬说。
马上就要读初二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叛逆、冲动。我问向恬的女儿,从楼上跳下去不怕吗?
她说当时就是气坏了,没想那么多,还说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下午一直在学习,刚打开平板就被妈妈看见了。
“我怎么解释她都不听,居然还动手打我!”孩子说着也流下了眼泪。我起身,走到她身边,蹲下来轻轻地抱了抱她,小姑娘哭得更厉害了。
别再说“我这是为你好”
女儿哭,妈妈也哭。我没有阻止她们,而是让她们先尽情发泄情绪。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女儿抬头看了看母亲,突然破涕为笑:“妈妈,你哭起来好丑哦!”向恬也笑了。
我给母女俩每人一张纸、一支笔,让她们分别写下对于暑假的认识。一开始,女儿还有点儿戒备,但看到妈妈低头在纸上写,她也拿起了笔。
几分钟后,她们分别把纸递给我。向恬写的是“暑假,努力学习,弯道超车,好成绩”,而恬恬的那张纸上写的是“暑假,开心玩,写假期作业,休息”。
很显然,母女俩对于假期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向恬期待女儿在假期里紧锣密鼓地学习,新学期更上一层楼,而女儿则希望能轻松度过假期,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进入初二后,学习压力就更大了。
父母认为假期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一定要抓住,却忘了之所以安排假期,其实是让孩子得到放松和休息,养精蓄锐,为新学期做准备。
看见女儿写在纸上的内容,向恬轻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摇头。她说女儿上学期的成绩很不理想,所以她想利用假期让她把成绩追上来,女儿怎么就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呢?
女儿解释,上学期挺努力的,考试成绩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作文写跑题,生物试卷的答题卡也涂错了。没考好,她自己也非常难过,而且都接受了妈妈给安排的一切,而且一直在家学习。
“为什么我的努力,你就是看不见,反而只要我一拿起平板,你就劈头盖脸地骂。”女儿很委屈。
“我不都是为了你好吗?”向恬脱口而出。
“为我好,为我好,你都为我做什么了?”女儿也不甘示弱。
“你爸爸在外地上班,一年回来两三次。我每天辛苦上班,回家就做饭,还不都是为了你吗?你帮我做过一点儿家务吗?”向恬声音哽咽。
“我也想做家务呀,还想学烘焙、烤饼干,可是你同意吗?你总说我把学习整明白就万事大吉了!”女儿大声嚷嚷。
我示意向恬不要再说话,她很不情愿地说了两个字:“好吧。”
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习惯大声嚷嚷,一句“我这不是为你好吗”压制所有,根本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其实,更好的做法是父母先把嘴巴闭上,用心倾听孩子。等孩子把话说完了,再平心静气地交流。
问问孩子期待的假期是什么样子的,想如何安排,需要父母协助什么。一定要引导孩子多表达,父母不要随意打断,更不要做评判,而要努力和孩子成为伙伴。
比如在对待平板、手机问题上,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不玩儿平板、手机的话,可以做什么”,得出一个彼此都认可的解決方案。
没有孩子不想得到父母的认同,没有谁不想成为好孩子,他们只是无力抵挡平板、手机的诱惑,需要切实好用的方法来解决。
孔子在《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要想让孩子听你的建议,父母需先获得孩子的信任。
第二次来咨询室是向恬女儿积极要求的。看到母女俩有说有笑地走进来,我建议她们一起安排剩下的假期。
女儿说想学烘焙,向恬眉头紧锁,目光投向了我。“暑假是孩子的,她有权利决定怎么过。何况现在是康复期,行动不方便,心情愉悦是最重要的。”我说。
向恬感叹自己根本不了解孩子,原来12岁的女儿已经对烘焙很有研究了。我建议她以烘焙为切入点和女儿找共同兴趣,建立信任,先成为朋友再讨论其他。
“可是我也不懂烘焙呀!看起来挺麻烦的。”向恬有点儿犹豫。“我也不懂呀,咱们一起学呗,反正你也请假在家。”
看妈妈态度有些松动,女儿兴奋地提议。
母女俩头挨着头商量买什么型号的烤箱、模具,准备什么食材,亲密得像是一对好姐妹。
即将结束咨询时,我让向恬先出去,然后十分郑重地对恬恬说:“你的妈妈已经做出了很大改变,你也成长了不少。答应我,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找老师、朋友或者我,千万不要再做傻事了,好吗?”
这个12岁的姑娘使劲儿点头,说道:“不会的,因为我有个世界上最爱我的妈妈。”
一个心仪之物,如果用温柔的方式得不到,用暴力只会更加得不到。父母想让孩子听话,前提是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真心话,和孩子建立起信任和尊重。
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起来后,父母再想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时,孩子也会心甘情愿地配合,甚至比父母期望的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