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凝:学拳明礼养身心,修文习武传国粹
2023-08-23周文平
周文平
在很多人眼里,太极拳是老年人才喜欢的运动。今年13岁的杨书凝却不这样认为,他从5岁开始学习太极拳并深深爱上了它。
杨书凝的爸爸杨文翰在大学期间开始练太极拳。随着对太极拳的深入了解,他愈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练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宁神静气,还可让人明礼悟道,内外兼修。杨书凝上幼儿园时,便与爸爸一起到陈正雷太极会馆学习,后来师从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传人陈娟老师。陈娟是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的女儿,也是大师首批入室弟子,曾获全运会冠军。她不仅拳法出众,德行高尚,还深谙孩子的心理,教学时耐心宽容而严格要求,从不严厉指责,而是循循善诱,深得孩子们的尊重和喜爱。
为了让儿子保持学习热情,杨文翰经常给儿子讲关于太极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从前有一个叫杨露禅的人,为了向陈长兴学习陈氏太极拳,不惜扮成哑巴混进陈家做家丁偷师学艺……”书凝若有所思:“那时候还要偷学呀?看来我要跟着师父好好学才是!”
杨文翰夫妻只要有空儿就陪儿子去练太极拳。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书凝的妈妈竟然也喜欢上了这种传统武术,报了家长班。每天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到外面散步,发现一块比较宽敞的场地便练起来。发力、收力、推手……张弛有度,起承转合,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父母的陪伴下,杨书凝对太极拳愈发喜爱。陈娟老师认为他不仅资质好,接受能力强,而且学习认真,是个可造之才,便把他当成陈氏太极第十三代传承人来培养。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学习太极拳的第一课不是施展拳脚,而是先学习“抱拳礼”。太极拳继承了中国的传统礼仪,这让杨书凝深刻感悟到“以礼为先,以礼待人”的道理。他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个彬彬有礼的少年郎。
每次进入拳馆,杨书凝和其他少年都以“抱拳礼”打招呼。训练中偶有碰撞,大家也会一笑置之。他们把“抱拳礼”止戈为武、谦虚团结的精神銘记在心。
太极拳的很多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打得行云流水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琢磨。在练习的过程中,杨书凝学会了沉下心,认识到凡事要打好坚实的基础,踏实做人,遇事平心静气。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也不会着急生气。
太极最重要的精髓是“和”。在拳理中,有动静和、虚实和、刚柔和、形神和等。杨书凝渐渐意识到,要想达到身形动作的和谐,首先要了解自己,与自己相和,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一次,杨书凝随爸爸到国外访问学习。见儿子特别紧张,杨文翰告诉他:“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你的一张名片,是不是可以用太极拳作为沟通桥梁呢?”杨书凝一听,眼睛亮了。在做自我介绍时,他展示了一套“二十三式”,引得老师和同学赞叹不已。课间,外国小朋友围着他,向他请教太极拳的打法,他就一一演示给他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这次活动不仅让杨书凝对“和”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把太极拳中的传统文化推广到了世界。
学习太极拳让杨书凝变得更加优秀,自主能力很强,自律性很高。爸爸妈妈因工作忙无法照顾他时,他就自己安排好时间。
2022年1月22日,杨书凝登上“中国少年说”第二季的舞台,展示国粹太极拳的魅力,讲述太极对自己的影响。“太极拳就像一把体悟传统文化的钥匙,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智慧,以礼待人,以退为进,以和为贵……”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太极则国太极,学习陈正雷太极的50名小小少年曾集体表演太极拳。少年们先是席地而坐,齐声背诵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随着悠扬的古乐响起,他们缓缓站立,将手举起,成抱拳礼动作“起势”,然后不紧不慢地放下双手,迈开左腿,双手如同白云般舞动,柔和中藏着几分刚劲……
其实,学习太极拳的少年们遍布全国各地。在第三届中国太极好少年大赛中,仅在焦作赛区就有近400名选手。学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能修身养性,是一项非常值得传承的传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