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归平正

2023-08-23

中国书法 2023年3期
关键词:帖学刘健学养

三家书法蠡评

姜寿田

在青岛现当代文脉中,书法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晚清民初遗老书家,在青岛留下了重要创作活动轨迹及很多传世作品。他们的创作也构成青岛书法文脉的源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书法处于历史最低谷时期,青岛书法却在民间开展得最为蓬勃并最富有生气。

杨乃瑞、刘咏、刘健,无疑是青岛六〇年代代表性书家。他们以其不凡的创作实力与综合学养,在当下青岛书坛居于中坚地位。

在青岛中青年一代书家中,杨乃瑞是较早致力于帖学创作探索的代表人物。他几乎心无旁骛地致力于米芾书风研悟,心意闲淡,以古融今,对米芾书风赋予了个性化理解与诠释。在当代帖学取法对象中,米芾和王铎,也许是被普遍追摹和竞相效仿的人物。米芾笔势风格的相对强烈,反倒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程式化的暗示,所以天下习米者滔滔,而真正能赋予米芾以个性化理解,写出点自己的东西和味道的人并不多。这除了综合学养和对笔法的独到认识研悟外,心性化的沉潜则是更重要方面。它与学养相关,但又并非尽是学养所能涵盖,而体现出生命直觉况味。大多习米者,皆偏于笔势澜翻的腾挪转移,以挑剔呈露为能,而忽视了米字风樯阵马之外的雅逸品格。对于始终沉潜于米字的杨乃瑞来说,如何避开时风,放弃表面化的追摹是他一直思考并努力追寻的,可以看到,杨乃瑞的米字不事張扬,他没有一般习米者沉湎于米字表面的流利与强烈风格表现,而是从平正上窥米字之奇,得沉逸乃至浑穆之气。由此,杨乃瑞的米字娓娓写来,笔笔精谨而尽其情态。这种心性化书写又与书家的心态有关,杨乃瑞低调平淡,将书法归之于一种生命状态,而非牟利邀誉之具,这反映到他书法中,便平添一种自然从容之境。

杨乃瑞长期读书思考并致力于书法研究,也给他的书法注入郁郁拂拂的书卷气。这使我们又重新逼近一个老问题:书法的文化属性和书家的文化确认。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书家是算不得真正的书家的,这是来自书史立场的认识。苏轼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又说:『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致,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此书家与写字匠之别矣。

刘咏书法具有开放性视野。源于画家对形式和造型的敏感,他更倾向于从风格层面来寻绎书法的美学表达。如他并不倾力帖学,也不将自身创作引向纯粹帖学化,而是更多地汲取碑学因素,试图在生拙、朴茂、奇肆的陌生化图式结构中,来表现内心的感性自由。这一点对书家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牵涉到对书法本体的理解和书法美学的认知。书法家通过书法所要传递和诠释的,一是内心的审美自由;二是个性化诠释下创造力的表达。若失去了感性自由和个性化表现,书法便失去风格价值。刘咏的书法,亘于碑帖间而表现出创作的执着。他倾力于碑学的骨势峻宕,笔势洞达,而又回避了『穷乡儿女造像』的一味荒率;他对帖学间而采之,取『宁支离毋轻滑』之立场,但帖学之雅同样使他心向往之。这便是他碑帖兼融创作路子的关键所在;雄不失雅,雅不失骨。刘咏作为资深出版人,这充分表达出其书法创作的文人化立场。

刘健作为从学院中走出的书家,他的书法创作,始终将审美理性与生命感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始终反对盲目的创作,认为当代书法是立足传统的当代反应—作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它始终是在统一性中开辟未来的。由此,刘健作为在大学期间便投身到当代书法复兴所引发『书法热』中的青年书家,他除了为书法的文化魅力所吸引外,还从当代书法文化形态、美学感性来体验观察当代书法。当代书法史也恰恰提供了这种思想契机。『书法热』『文化热』与『美学热』同时并起,并引动社会启蒙思潮,它既引发了时代审美仪式狂欢,同时,也将书法引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绵延之域。

从大的取法方面言之,刘健书法创作还是倾向帖学的。只是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一开始学习书法就十分关注书法艺术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当代生存状态』。而并没有如一般习帖者,究极一家,沉湎笔法不能自拨,『却直接从当代管领风骚者那里获得了更多如何看待传统的启示。在学习和创作中,始终被流荡激越的时代风尚所牵引』。

这种清醒执着的当代意识,使刘健于帖学怀有一种期待视野,即以符合书法审美理想的特定意趣来综贯帖学,从中发展升华出自身风格。所以他并不赞同一种单一风格的生成,而是认为风格应由多种传统成份所整合。其帖学创作的传统背景,至少融合了二王、孙过庭、怀素、宋四家等。这种博涉多优与取法多元,使刘健的帖学创作具有风格的开放性。他始终没有固着一端,趋近于某家某帖的形似,而是以笔法为中心,追寻表现审美感性自由:雄阔、绵深、高迈、纵逸。近年来,刘健帖学创作开始由雅正的小行草转向圆简澹荡的大草。线条绵肆,具有强烈的空间表现意识。应该说,刘健顺应了当代帖学经典化转向及大草复兴之势。假以时日,他的大草创作自会迈入高旷之境。

本专题责编:范国新 马 健(实习)

猜你喜欢

帖学刘健学养
心与形:帖学与碑学
变异
A relativistic canonical symplectic particlein-cell method for energetic plasma analysis
从《宝贤堂集古法帖》窥探明代中叶帖学的兴盛
诗的“别材”与学养
《红楼梦》里学养颜
论龙开胜的帖学创作
高尚的人格,深邃的学养*——钱中文先生20 世纪80年代的学术通信
张浩关注原因
FRE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THE CYLINDRICALLY SYMMETRIC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DENSITY-DEPENDENT VISCO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