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2023-08-23辛湘理
辛湘理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作为延存至今还在不断发展的古老文明,其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离不开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包容性,对我们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自信开放、兼容并包、尊重差异、善待友邦闻名于世。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特意以“黑石号”的故事讲述古丝绸之路上各国交往的绚烂历史。这艘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上装载着5.6万余件长沙铜官窑瓷器,许多陶瓷上绘制着具有鲜明波斯风格的椰枣、连珠纹饰,有的直接写上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用语作为装饰。这些晚唐时期的长沙窑工匠们专门为远在西亚、东非等地的外商“量身定制”的陶瓷产品无疑是历史上不同文明和平往来、不同宗教和谐共存的美好见证。
《论语》中的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将“学”与“朋”并列,认为学习和与朋友交往都是发展自身、悦纳自身的重要途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表明中国文化重视真诚地与人交往,并且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从中华文明的视角上看同样如此,从历史上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不同历史阶段中华文明始终秉承“融同化异”的坚韧特性、“美美与共”的人文追求、“有容乃大”的自信胸襟、“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让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仍能以蓬勃的生机活力走向统一发展。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历史上的中华文明在强盛时期所保有的开放性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吸收了许多外来文明的优秀部分进行本土化改造,并在中华大地上焕发新的生机。今天,互联网技术无限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世界文明在新时代激荡出壮阔波澜。新形势下,中国积极融入文明交流交融的时代浪潮——以高铁、5G技术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科技推动了各国科技文明深度对话;“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理念,承接起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助力沿线各国经济社会文化新发展;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与世界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人篇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文明的概念绝不是只有一个模式,人类发展的道路绝不止一条,社会发展的道路絕不止一种,要让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更大时间维度内继续璀璨,就必须坚持以开放促进交流,以包容促进互鉴,使中华文明永葆生机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执笔:胡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