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2023-08-23蒋卫红

考试周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群文深度文本

摘 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视野研究“1+X”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型高效的阅读教学之路。当前的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不足。文章中,笔者基于深度学习视野,就“1+X”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选择与组合、阅读方式以及阅读评价等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更好地构建“1+X”阅读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0-0030-0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提出了“阅读与鉴赏”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明确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课标也明确规定了不同学段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而传统以单篇精讲为主的语文教学,因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而影响了学生阅读“量”与“速度”的提升。基于深度学习视野构建“1+X”阅读教学,这种以“1”篇带多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量、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文章基于深度学习视野,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1+X”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是机器学习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变迁,“深度学习”这一概念延伸至教育领域,并逐渐演变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那么,何为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内涵和本质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借助“中国知网”等期刊网平台,查阅了大量有关深度学习的文献资料。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界关于“深度学习”内涵的界定不一,但相关的教育思想、概念界定等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何玲和黎家厚于2005年率先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思想,并将其界定为:“一种以理解为基础的学习”“批判性学习”;而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体验和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无论学界如何界定深度学习,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点,如理解性学习、批判性思维、主动性学习等。由此可见,深度学习并非我们常规思维所理解的内容深奥的学习,而是学生深入参与、高阶思维的学习过程。

综合学界关于深度学习内涵的界定,笔者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构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模式。

(二)“1+X”阅读教学

解读“1+X”阅读教学模式,我们首先需要明确“1”代表什么?“X”又代表什么?就语文的阅读教学而言,“1+X”中的“1”代表的是一篇文章,而“X”则代表多篇文章,我们也称之为一组文章。之所以用“一组文章”来形容“X”,源于这组文章是以“一篇文章”为中心的,文章与文章之间具有主题、风格上的一致性。

关于“1+X”阅读教学模式,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内学者温儒敏认为:“1+X”的阅读是一种基于某个议题,以语文教材中“1篇文章”为核心,牵引出“X”篇课外文章并进行阅读的方式。“1+X”的阅读本质上属于群文阅读教学的范畴。于泽元等认为:“1+X”本质上是一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只不过“1”与“X”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关系而导致阅读文献的构成以及阅读教学模式等会有所不同。如“1”与“X”属平行关系,即多篇文章具有平行的特点,以促使学生规律性认识为目标,则可以分为平行类;若“X”是“1”的补充,以达到扩充理解为目的,则可以分为补充类;若“X”是对“1”的部分信息或者是文段做解释说明,以实现“以文解文”的目的,则可以分为解文类。

综合学者们关于“1+X”阅读模式的解读,笔者将其定义为:以语文教材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为目标,基于教材中的“1”篇课文或者是“1”个单元主题阅读的基础上,以议题为主线选择“X”篇文章进行阅读的一种文本组阅读模式。“1+X”应用了群文阅读的教学思想,通过一篇带多篇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量、阅读速度以及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同步提升。

(三)群文阅读

文章的标题中并不包含“群文阅读”的字眼,但笔者依然将“群文阅读”作为文章研究的核心概念。究其原因,在于群文阅读与“1+X”阅读教学模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宏观层面来讲,“1+X”阅读教学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群文阅读,只不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的时间早于“1+X”阅读教学模式。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早在1996年,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便从接受美学角度阐述了群文阅读的概念,强调群文阅读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在我国,学界关于群文阅读内涵的明晰界定在于2013年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的学术论文《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相比较之前的研究而言,该文对群文阅读做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以一个或多个议题为核心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集体建构而后达成共识。群文阅读的重心不仅仅在于“多文本”,更在于“议题主线”。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群文阅读可以是基于主题单元的课内多篇阅读;也可以是以课内的单篇带动课外多篇的阅读。无论是何种组成方式,群文阅读模式对突破传统单篇阅读,促使学生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升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基于深度学习研究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解决传统小学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1. 学生阅读量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总阅读量不得低于145万字。就中段(3~4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而言:中段学生阅读量不得低于40萬字。乍一看,“4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量,而折算到每一天,三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每天不得低于1500字,四年级学生每天的阅读量不得低于2000字。当我们以“日”为单位衡量学生的阅读量之后,其实中年级学生每日阅读量的要求并不高。然而,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年级学生能够每日保持阅读且阅读量不低于1500字者并不多。也就是说: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学生阅读量与新课标之间尚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为什么当前很多小学生的阅读量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呢?源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教师的因素。教师教学因素对小学生阅读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单篇阅读层面,且这种单篇阅读模式以教师的精讲为主,学生自主阅读空间严重不足;二是学生的因素。在电子信息产品时代,很多小学生受到生活中各种短视频、游戏等的影响,一度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尤其是在2021年“双减”政策贯彻落实之后,小学生的课后空闲时间大大增加,很多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便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正是因为电子产品、动画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现象相对比较普遍,这也是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1+X”阅读教学模式中“X”这个表示“多文本”的元素,成为教师快速扩充学生阅读量的主要因素。立足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X”的阅读分类,可以是平行类,也可以是补充类或者是解文类。同时,“X”组文的选择,可以是基于主题单元的文本,也可以是课外读物等扩充性文本。由此可见,相比较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而言,“1+X”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对解决学生阅读量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浅显化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传统的语文单篇阅读教学模式不是以精讲为主吗?为什么语文阅读中还存在浅显化的问题呢?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我们先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说起。在单篇阅读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一般都有固定的套路:认读生字词——通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解答课后习题。这是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单篇精讲为主。在笔者看来,以上的教学流程或者是教学模式,并不能解决整个阅读课堂浅显化的问题。为什么呢?首先,单篇精讲的课堂,重心在于“精讲”二字。在“精讲”的模式下,教师难免会出现“过度讲解”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缺乏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其次,在单篇阅读模式下,教学模式较为固定,教师往往会过度关注所谓的“重点内容”而忽视学生的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而机械记忆的方式,导致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迁移能力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正是基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呈现浅显化的问题,且教育改革背景下,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通过“1+X”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效地解决传统单篇阅读模式下阅读教学浅显化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自主阅读,在快速扩充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探索新型高效的阅读教学之路

改革是创新发展之路,教育亦是如此。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种新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提出,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阅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但立足教学实践、立足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缺乏改革和创新的阅读模式,导致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俨然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等格格不入。正是因为如此,探索新型高效的阅读教学之路,已经是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

基于深度学习背景的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相比较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而言有两大优势:一是深度学习的视角促进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显化问题的改进,对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1+X”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单篇、过度重视精讲的阅读模式。这种一篇带多篇的模式,于学生阅读量、阅读速度乃至阅读能力的提升而言,作用不言而喻。

三、 现阶段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的问题

从“教”的层面来讲,很多语文教师对“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认知不足,以至于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构建“1+X”阅读教学的意识、能力。这一点,笔者在开展“1+X”群文阅读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深有体会。一方面,在阅读教学指导方面,多数教师具有严重的功利化思想。什么是功利化思想呢?即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指导中,以应试为目标和方向,一切的阅读指导以考试为中心,从而导致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动力不足。同时,基于应试化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存在严重的单篇精讲阅读教学思想。固然,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年龄,单篇精讲对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一味地单篇精讲,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的提高;另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缺乏组织实施“1+X”阅读教学模式的能力。组织实施“1+X”阅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就“1+X”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而言,从议题、文本的选择到阅读教学的组织实施,无不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而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并非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存在这样的教学组织能力,以课题组调研的毕节金海湖新区第一小学为例,能够熟练、灵活地组织实施“1+X”阅读教学的语文教师并不多。也正是因为教师很少组织实施“1+X”阅读教学模式,导致其经验不足,这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学”的问题

从“学”的层面来讲,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为8~10岁,从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角度来讲,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但尚处于较低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起步阶段。同时,长期以来,在教师单篇精讲阅读模式的影响下,小學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等、靠”思想,习惯于教师讲解,习惯于接受而非主动建构与思考,这种思维上的惰性,是影响学生阅读思维和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1+X”阅读教学中,既定时间之内的多文本阅读、思考,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要求较高。于很多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各项能力发展尚未达到很高的高度,以至于在“1+X”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显得有些吃力。

正是基于教师“1+X”阅读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相对欠缺,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出现的思维惰性或者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不足,影响了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实施的效果。

四、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要点

(一)注重文本整合

文本的选取与整合是“1+X”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唯有选取优质的文本并进行有效的整合,“1+X”阅读教学的实施方能有效进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1+X”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议题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筆者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知识结构特点,明确了语文“1+X”阅读选文应当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童趣性要强。富有童趣性的文章方能激发中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以“‘三个儿子故事多”为议题开展阅读,可以以《三个儿子》为“1”,以《戈拉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的故事》《国王与三个儿子》为“X”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以上四篇文章,光从标题看就富有吸引力,有助于激发中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文本的对比性要强。具有较强对比性的文本,往往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注重阅读方式的多样化

和单篇精讲阅读教学模式不同,“1+X”阅读模式下,教师更应当关注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方能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深度学习。例如,在“1+X”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构建了“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建构与思考;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基于议题构建“合作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交流讨论,进行集体建构,以提高阅读效果。当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构建“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相结合的阅读模式,课前强调学生对文本以及文本组合的自主阅读;课堂强调学生通过合作阅读进行集体的建构与思考;课后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升华。多样化的阅读组织实施方式,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小学语文教师构建“1+X”阅读教学模式,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要想实现拓展学生阅读量的目的,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章似乎难以收获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1+X”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基于部编版教材,整合单元主题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同时也要关注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选取课本教材上的“1”篇文本,延伸“X”篇课外读物,这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更有助于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推进

深度学习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焦点话题。在语文“1+X”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浅层学习的误区,导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能力等提升度不足。因此,如何促进“1+X”阅读教学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推进,是教师文本选择以及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在课题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课题组明确了“1+X”阅读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推进的关键: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在“1+X”阅读教学模式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何要强化问题教学法呢?课题组认为:问题有助于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在构建“1+X”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精心设计议题,注重议题的启发性,立足议题科学选择文本;其次,精心设计问题,将“问题”贯穿于整个“1+X”阅读教学的始终,如自主阅读环节问题的设计,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与思考;而合作探究环节,问题有助于明确学生阅读和探究的方向,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总而言之,科学整合问题教学法,对促进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注重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具有调控、激励以及诊断等多元化的功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重视教学评价或者是懒于教学评价,这是教学实施的一大误区。为了促使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纵深化发展,教师在阅读构建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拓宽评价渠道,以不断优化“1+X”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引领作用。教师是整个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1+X”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引领作用。例如,在学生合作阅读环节,教师发现A小组同学懂得边阅读边批注,要及时表扬和肯定A小组的做法,这不仅有助于批注式阅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推广,更有助于树立A小组的阅读信心,对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每一次组织实施“1+X”阅读教学模式,都应当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深度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把握组织构建的优势,为后续不断优化教学课堂奠定基础。

其次,强化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学评价应当具有多样性,方能有效地避免单一评价模式下片面性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实施“1+X”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积极构建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自评,能够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促进学生进步;互评,则有助于深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五、 结论

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强化“1+X”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素养,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家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2]郭华.深度学习之“深”[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8(3):52-55.

[3]于泽元,王雁玲,陈际航.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评论,2019(6):66-72.

[4]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5]廖椿彪.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233-234.

[6]李庆忠.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194.

[7]李凯.走向核心素养为本的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种课程结构视角的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2018,45(9):80-92.

[8]李子燕,李丽娟,左慧星.立足学科素养提高语文能力——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命题思路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2):7-10.

作者简介:蒋卫红(1969~),女,汉族,贵州毕节人,大方县小屯乡龙洞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群文深度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