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时间的飞行轨迹
2023-08-23朱先玲
朱先玲
正如大航海时代的开启离不开航海天文钟的发明,人类探索蓝天的征途同样离不开导航钟表的助力。专为飞行而设计的机械腕表,在航空航天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进行首次试飞,吹响了人类进军天空的号角。巴西人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AlbertoSantos-Dumont)则是欧洲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上天的探险家,也是世界上第一架超轻型飞机的设计制造者。1904年,他的好友Cartier卡地亚品牌创始家族的第三代传人路易·卡地亚(Louis Cartier)专门为他设计了佩戴于手腕,可在操控飞机时读取时间的表款,并以他的名字命名。1911年批量投产,以山度士命名的Santos腕表被视为史上第一款现代男士腕表。从此,机械腕表的历史便与航空航天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时间来到1909年,法国人路易·布莱里奥(Louis Blériot)成为了驾驶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人。他在此次飞行中,佩戴着一枚Zenith真力时的腕表。这款腕表具备了后世飞行员腕表的许多经典元素:黑色的表盘和硕大的白色夜光时标及指针,戴着手套也能操控的“洋葱头”表冠,就当时而言极其硕大的40毫米直径表壳,以及带有箭头标志的旋转表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用飞机首次出现在战场上,飞行员腕表也成为了极具时代色彩的军用装备。
很快,一批制表品牌开始成为各类飞行组织的官方合作伙伴。1919年,Longines浪琴表被指定为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官方时计供应商,成为最早与航空业结盟的钟表品牌。浪琴还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研发专供航空先锋使用的高精度、可靠性极强的飞行表、机舱钟表和专业导航仪表。1927年,查尔斯·连拔(Charles Lindbergh)第一次成功完成从纽约至巴黎的不间断单人飞行,浪琴是这一航空里程碑事件的官方计时。此后,仪表飞行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也称为无视觉飞行或盲目飞行。在仪表飞行期间,飞行员腕表不仅用于指示时间,还必须承担起确定方位的重任。
1936年,IWC万国表和Breitling百年灵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首款飞行员腕表。它们完全符合航空飞行的各项要求:对比鲜明的表盘,牢固结实的表壳,走时精准的机芯,以及带有箭头标志的旋转表圈。百年靈的表款还具备停秒功能,而万国的表款可以承受正负40°C的巨大温差,并装有软铁内壳以抵御机舱内的磁场环境。随着民用航空业的长足发展,飞行员腕表开始引入新的附加功能,例如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在1937年推出了带有第二时区功能的Heure Universelle腕表。1938年,Oris豪利时推出了带有指针式日期显示的大表冠腕表(Big Crown),其表冠体积远超同时代的其他表款,方便飞行员佩戴手套进行操控——这一设计后来也成为豪利时飞行员腕表的标志性元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行员腕表主要由各国军队订购。1940年起,万国表开始生产依照德军军事规格设计的大型飞行员腕表(Big Pilot),其灵感源自德军著名运输机容克斯Ju52型的仪表。二战后期,德国为军方进行的钟表生产达至顶峰。来自其本土的A. Lange & S?hne朗格等钟表制造商也纷纷为德军供应飞行员腕表。这个时期为德军打造的飞行员腕表统称为“B-Uhr”,即德语“Beobachtungs-Uhren”的缩写,意为观测侦察表。在规格、设计、制造和机芯等方面的统一,令其成为飞行员腕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如今,飞行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先进的现代计时装备也已取代机械腕表成为飞机驾驶舱内不可或缺的仪表。如今作为一个经典的腕表品类,飞行员腕表独具特色的设计比其功能更为重要,并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今,以Sinn、Hanhart、Tutima等为代表的德国品牌依然秉承着“B-Uhr”的传统,浪琴表、真力时、万国表、百年灵等品牌则在传统飞行员腕表的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现代风格。有些品牌跳出了传统的束缚,致力于打造更具个性化的设计,例如百达翡丽的Calatrava飞行家旅行时间腕表。在今年的一些新款飞行员腕表中,我们依然能看到许多飞行员腕表最为经典的元素。
“PILOT”商标
早在1888年,真力时便以法语中的“飞行员”一词“Pilote”注册了商标。接着在1904年,又以英语中的“飞行员”一词“Pilot”注册了商标。因此,真力时是首个亦是唯一一个有权在表盘上标注“PILOT”字样的品牌。1957年,真力时推出了一款名为“Pilot”的腕表,在12点位的品牌名称下标注“PILOT”字样。虽然名为“飞行员”,但其外观更偏向于正装腕表。然而飞行员们很喜欢它的性能:防磁、防水、防震。为了使秒针能够与无线电报时信号同步,这款腕表还配备了停秒功能。
今年,真力时推出全新一代Pilot飞行员系列腕表,焕然一新的设计与十年前问世的上一代飞行员系列腕表的复古美学大相径庭。表壳直径大幅缩小,保留了黑色表盘、大尺寸表冠,以及大尺寸夜光数字时标。表盘装饰横向凹纹,令人想起古董飞机的瓦楞波纹金属板机身。日期显示窗的上方,形如扁平白色线条的时标令人想起飞机上的人工水平仪。当然,最重要的“PILOT”依然在表盘6点位。
环形飞行滑尺
1952年,百年灵推出一款配备环形飞行滑尺的计时腕表,取名航空计时(Navitimer)。这个设计便于飞行员计算所有关键的飞行数据,包括乘除法等算术运算,公里、英里和海里等距离单位换算,平均速度、飞行时间、燃油消耗以及爬升和下降速度等航空计算。两年后,全球最大的飞行员俱乐部——世界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宣布航空计时腕表成为其官方时计,同时授权百年灵在合作款中将该协会的羽翼徽标作为商标。
现在,环形飞行滑尺依然是航空计时系列腕表不可或缺的配置。今年随着波音交付最后一架747客机,百年灵推出了一款航空计时限量版腕表,纪念这一突破民航业格局的机型。12点位饰以AOPA徽标。借鉴波音747原始机型的配色风格,奶白色表盘搭配黑色小表盘和红白双色飞行滑尺以部分蓝色点缀,“Boeing 747”(波音747)字样巧妙融入飞行滑尺内圈刻度。
防磁性能
在飞机驾驶舱中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和磁性仪器,因此,飞行员长期处于高磁场环境中。由于磁场会对机械腕表的走时精准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飞行员腕表的防磁性能就变得非常重要。最初,钟表品牌利用法拉第笼原理实现防磁:用软铁内壳环绕机芯以保護其免受磁场干扰,例如万国表于1936年推出的品牌首款飞行员腕表。随着防磁材料的出现,现代飞行员腕表越来越少配备沉重且占据空间的内壳。这是因为,以硅或非磁性合金制成的机芯零部件本身就已具备防磁性能。
浪琴表于今年推出的先行者系列飞返计时腕表,便是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实现了更高的防磁性能。其搭载的全新专属机芯在内置防磁硅游丝的基础上,还配备了采用LIGA电镀沉积法以无磁性材料镍磷合金(NiP)制成的擒纵叉和擒纵轮,确保其防磁性能达到600高斯,超过钟表业普遍遵循的ISO 764认证标准约十倍。定制摆陀刻有代表先行者系列的地球标识和“Longines Flyback”字样,“Flyback”意为“飞返计时”,提醒着我们浪琴在飞返计时领域的先驱地位。新款腕表还配备以彩色陶瓷制成的双向旋转表圈,可替换式表带配备支持全新微调系统的折叠式表扣。
飞返计时功能
1925年,浪琴表推出首款具备飞返功能的腕表,并于1936年正式注册专利,为全球首创。得益于该功能,在计时过程中只需按下飞返/归零按钮,运行中的计时秒针便会立即归零并重新开始运行,而无需像普通计时腕表那样分成三步:停止计时、归零、重启。通过便捷的操控节省时间,该功能对飞行员而言非常实用,例如在目视飞行时,可轻而易举地重复测量相邻的各个时间段,对不同飞行阶段进行连续计时,从而顺利导航。
1954年,Breguet宝玑向法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批Type XX(Type 20)腕表。专为军事用途而设计,除了那个时期飞行员腕表的普遍特征外,这款腕表还配备了飞返计时功能。今年宝玑推出第四代Type XX腕表,两款新作的灵感分别源自历史军用款和早期民用款。配备不同的表圈、表盘配色和表盘布局,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表壳的材质和尺寸,以及最重要的延续自第一代Type XX腕表的飞返计时功能,仅需按下一次按钮便可执行普通计时腕表需重复三次方可完成的操作。振频高达5赫兹的机芯配备硅质游丝、擒纵轮和擒纵叉口,黑色镂空摆陀的造型犹如机翼。采用垂直离合机制确保计时秒针瞬时启动,且不会出现任何初始跳动。
GMT显示
钟表的双时区显示功能也称为GMT,即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缩写(Greenwich Mean Time),该功能使旅行者得以将钟表设置为目的地时间(本地时间或旅行时间),同时仍然可以轻松读取自己家乡的时间。GMT显示是飞行员腕表中常见的更现代、非军事用途的功能。上世纪50年代,随着民用航空的普及,跨时区旅行变得越来越普遍,但飞行员却难以计算他们在不同时区的目的地时间。于是在1954年,Rolex劳力士与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Airways)合作研发了格林尼治型腕表,配发给长途航班的机组人员使用。在12小时制的表盘中引入额外的24小时指针,结合带有24小时双色刻度的表圈读取第二时区时间,格林尼治型引领了今后所有GMT腕表的发展。
直到今天,GMT显示对畅游不同时区的旅人,尤其是飞行员而言,依然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Bell & Ross柏莱士今年推出的BR 03-93 GMT Blue两地时间腕表,同样在飞行员腕表设计中加入了GMT显示。BR 03系列以飞机驾驶舱仪表板为灵感,表款设计以符合专业人士日常生活需要为本。新作的蓝灰双色调在GMT领域别具一格,独立于时针快速设置的红色三角尖头GMT指针结合阳极氧化铝双向旋转表圈,可清楚显示第二时区的昼夜时间。
停秒功能
1948年,万国表应英国皇家空军的要求打造出一款飞行员腕表,被配发给英国和美国空军的每一位领航员。由于英国皇家空军将所有军需装备命名为“Mark”(“Mk.”),因此该表款被命名为马克十一(Mark XI)。其搭载的89型机芯被置于软铁内壳之中从而抵御磁场干扰,同时还配备了停秒功能。该功能对飞行员腕表而言非常重要,拔出表冠即可擎停中央秒针,从而精确地设置时间,并可与无线电报时信号同步。马克十一腕表的高对比度表盘覆有夜光物料,至今仍是万国表飞行员系列的标志性特征。
多年来,马克系列腕表的设计不断变化演进。去年,马克十一腕表的最新后代马克二十腕表问世。与前一代马克十八相比,新款表壳稍薄,表耳经改进后更符合人体工程学,防水性能和动力储存有所提升。依然配备了延续自马克十一腕表的防磁软铁内壳,以及对飞行员腕表而言非常重要的停秒功能。表镜可抵御气压骤降,同时引入表带快速更换系统。今年为庆祝马克系列诞辰75周年,万国表推出了两款配备全新镀银表盘的马克二十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