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CF视域下运动康复专业 课程思政体系搭建的分析

2023-08-22闫文升王海英侯媛媛李增明黄东华董子萱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思政

文 / 闫文升,王海英,侯媛媛,李增明,黄东华,董子萱

◆ 本文基于ICF功能康复视域下,构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三全育人”的格局促进下,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运动康复专业思政体系。并结合具体课程探讨了运动康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融入思政的方法路径及成效,将价值、知识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真正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ICF;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思政体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 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作为康复科学发展的基础,在康复政策制定、健康管理、疾病防控和特殊教育等方面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1][2]Ptyushkin P, Vidmar G, Burger H,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 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in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disability assessment in Slovenia: state of law and users' perspective [J]. Disabil Rehabil, 2011,(2):130-136.。结合ICF理论模式和分类体系,构建我国的康复学科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是康复医学等学科领域与国际接轨亟待解决的工作[3][4]肖晓飞,马洪卓,王莎莎等.基于ICF的物理治疗本科学科和专业体系构建及课程开发[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9):1004-1010.。

2016年10月国家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5]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9-12-26.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中对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必须掌握现代康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技能,能胜任运动康复和防护方面的工作”[6]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上册:76-84.。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国运动康复专业2004年教育部批准设置,2005年开始招生,起步较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体育运动训练基地从事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心肺疾病的康复治疗工作,从业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大健康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严谨务实的职业素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7]张立悦,吴晓莉,刘萍.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4):11-13.。针对这些要素,基于ICF视域下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搭建专业思政体系。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形成专业特色鲜明、育人成效显著的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

1 基于ICF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和思政体系的构建

基于ICF,构建运动康复专业4个模块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每个专业课程模块构建一种课程思政目标,形成“三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五育(德、智、体、美、劳)”的格局(表1)。

表1 基于ICF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1.1 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14门课程。通过必修课程学习,学生们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命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感。选修课包括普通话、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中西文化比较和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等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该课程传承经典,共同梳理了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助力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和精神,同时提高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美学原理、书法、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等课程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塑造健康人格。

1.2 专业基础课程

运动康复专业隶属于体育学门类,体育技术类课程的比重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有助于其体验和熟悉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特征,增强其分析诊断运动损伤的能力。必修课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等7门课程。选修课开设田径、体操和冰雪基础等12门课程,这些课程是学习专业课程的桥梁课,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同时,深度提炼挖掘模块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工匠精神、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

1.3 专业课程

根据教育部颁布《质量标准》的要求,在专业课程方面,突出强调物理治疗和运动防护两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体系,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大健康观、中华精神、体育精神和职业素养。专业课程必修课包括运动康复技术学、物理因子治疗学、康复评定学等8门课程。选修课分为三个方向,运动防护方向选修健康与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和运动医务监督等8门课程;物理治疗方向选修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和水中运动疗法等7门;科研素养方向选修分子生物学、神经解剖学和运动康复进展等7门。科学素养方向模块作为限制性选修,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运动防护和物理治疗方向,真正做到专长精深,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4 实践创新课程

建立独立的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独立开设。校内专业基础课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药理学实验整合为机能学综合实验。改变实验课的单一模式,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参照国家康复治疗师考试指南,将分散在各专业课程的运动康复操作技能重新组合为《运动康复实训》,重组后的技能训练内容要涵盖康复评定、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推拿、康复器具训练、运动疗法等,增加实践技能学分和时长,标准规范化操作,系统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校外实践在设有康复医学科的教学医院见习、实习,以便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相对接。毕业前进行职业技能阶段性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创新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磨炼团队协作、知行合一的精神;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智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2 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2.1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做好专业思政的整体设计,真正实现专业思政,具体的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中[8]刘琦,刘书来,郑增建.OBE理念下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路径探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318-323.。《运动创伤学》是一门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机理,掌握损伤后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与康复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思政建设,借助运动损伤专业知识,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讲好运动损伤防护知识应用,增强“健康中国”大健康观。以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为载体,讲授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钻研学习医学科学技术,以救死扶伤为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导入运动员头部、颈与躯干部、肩部、肘及前臂部、手及腕部、髋及大腿部、膝及小腿部和足踝部运动损伤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奥林匹克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浸入学习者的意识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表2)。

表2 《运动创伤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总体设计

2.2 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

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本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图1)。

图1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架构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

在手腕部、腰部运动创伤讲授中,导入优秀运动员受伤的案例,学习她们的爱国、敬业精神,引领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2 “健康中国”大健康观元素

讲好知识应用,增强“健康中国”大健康观。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维护健康的第一要务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作为体育从业人员,运动损伤更应注重预防。在运动损伤防护的讲授中,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运动缺乏会导致疾病,而科学的运动又会带来哪些溢出,广泛宣传并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多运动损伤是可以预防的,这些将是学生们普及健康理念的宝贵财富。

2.2.3 奥林匹克精神元素

在肘部、足踝部、腿部运动创伤讲授中,导入奥运会体操、田径运动员受伤的案例,学习理解包容、 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超越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奥林匹克精神。

2.2.4 中华民族精神元素

实现专业课中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交融,德育与智育共振,产生最美的育人效果。

2.2.5 职业素养元素

结合运动损伤的各种临床检查和治疗方法,讲授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刻苦钻研运动康复专业知识,做到合理检查、正确诊断和积极治疗。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

2.3 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路径

2.3.1 课程导入

课堂教学时间短,导入思政内容过多会喧宾夺主,失去讲授专业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搭建的课程思政体系中,建立课程思政资料库,包括视频、文本等。上课前几分钟,在课程思政资料库中抽取与课程相关的奥运会视频欣赏或时事热点开篇,设置问题并由此切入课程主题。

2.3.2 案例教学

在讲授腰部损伤中,导入优秀运动员案例,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知识。有机无缝融合,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图2)。

图2 腰椎间盘突出症授课路径图

2.3.3 情境模拟教学

在仿真情境中,学生通过分组组成团队,遇到困难时,一起商量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友爱互助,合作共赢的精神(图3)。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目前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单纯的学生成绩与理论知识的累积,而是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创设或者构建具有情感色彩和身心体验的场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意识,实现知识的由繁变简,由抽象变具体的完美转化,进而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图3 同学分组情景模拟教学

2.3.4 一句感言法

在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结合中,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然后由学生进行观后一句感言。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起到了良好效果(图4)。

图4 学生观后一句感言

2.3.5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课后巩固、内化、迁移、拓展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方法。课后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我院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等,使学生了解我校奥运冠军蔡亚林、庞伟的成长历程,感悟奥运健儿的学习精神和高尚品格(图5)。

图5 学生参观校史馆

2.4 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加,能够自然接受,引起共鸣。平时学生都能提前到达教室,上课纪律增强,上课玩手机现象减少。课堂笔记、作业完整认真,期末考试成绩提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共同成长与进步,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思政队伍,本课程教学团队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优秀实践团队,一次获评全国优秀实践团队。

我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以ICF为基础的康复学科体系,是现代康复科学的发展趋势。遵循ICF原则,紧贴“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标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和新形势下“三全育人”要求,对专业课程功能区域模块化划分,构建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同时确立“课程思政”目标,挖掘专业模块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具有“课程思政”内涵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完善运动康复专业建设,落实本科运动康复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而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而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