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野生红椿抢救性移栽成活率的敏感性因素分析
——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红椿移栽为例

2023-08-22杨德勇郑克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7期
关键词:抢救性树体成活率

杨德勇,郑克锐

(昆明驰云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51)

0 引言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是金沙江攀枝花至宜宾河段四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它是一座千万千瓦级的巨型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骨干电源点之一,也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及全世界在建第一大水电站。由于电站建设将淹没库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需对淹没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椿实施抢救性移栽。移栽工作从2020年12月持续至2021年3月,作者全程参加了整个移栽过程,共计移栽1 513株。经过多组实践,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及移栽技术进行对比,总结出红椿树移栽的关键技术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了影响红椿抢救移栽成活的关键因素。

1 抢救性移栽特点

抢救性移栽工作多是在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件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工作滞后而产生的移栽工作,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更伴有季节不合时宜,移栽难度大。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国家二级植物红椿调查及实施方案的编虽然于1年前开始调查和编制,但方案到2020年11月才审批,而白鹤滩水电站于2021年4月初正式蓄水。因此,时间相当紧,任务重,没有时间于移栽前半年断根缩坨,且移栽的最佳季节是在春节前。只有实施抢救性移栽,才能确保完成任务。

2 红椿抢救性移栽关键因素分析

1)红椿发芽前与发芽后对比(移栽季节)。本次红椿抢救性移栽在春节前移栽1 200株,树体未发芽,移栽的成活率在95%以上。春节后,移栽650株,树体已全部发芽,移栽的成活率只有75%以下,特别是叶子已经茂盛的树木,成活率更低。

2)移栽环境对比。根据移栽的地方与树木原来生长的地方对比,移栽中专门做了100株胸径5 cm的植株,分3组实验。移栽的两者完全一致的,成活率在95%以上。大致相同的,在红椿海拔分布范围以内的,成活率为40%~95%。完全不一样的,超出分布海拔范围差距1 000m以上,成活率在0%~30%以下且长势不好。

3)采挖技术对比。分两种情况。①泥球完整性。由于本次移栽原生地在金沙江边,土壤为沙壤,有些树体采挖后没有原生泥球,只有树根(裸根)。通过50株裸根苗实践,其他条件相同时成活率只有70%,大部分带土球完整的成活率在90%以上。②树体损伤程度。根据记录的200株红椿在采挖过程中伤害的不同程度对比,树体损伤在5%以下的,成活率90%以上;树体损伤在5%~30%的,成活率60%~90%;树体损伤在30%以上的,成活率0%~70%。

4)栽植技术措施对比。栽植技术措施较多也较为复杂,如树体采挖后栽植的时间、栽植时对根系的处理、浇定根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本次红椿的实践及50株红椿移栽的实验,栽植技术措施到位、栽植规范的,成活率95%以上;技术措施基本到位,成活率65%~95%;技术措施粗放、处理不及时的,如采挖后隔3天才栽植的,成活率0%~50%。

5)对比总结。影响红椿移栽成活的因素较多,就以上几组对比情况而言,影响红椿移栽的首先是环境因素,如移栽环境和移栽季节。其次是技术措施,包括采挖技术(泥球完整性及树体损伤度)和栽植技术。归纳为四个主要关键因素:环境因素、季节因素、采挖技术和栽植技术。

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1 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及评分

根据本次红椿移栽的实践,影响红椿移栽成活的关键因素主要为环境(e)、季节(s)、栽植(p)、采挖(d)。根据实践经验按权重比例加权,环境占0.4,季节占0.26,采挖占0.24,栽植占0.10。各种因素按好、中、差进行评分,评分可采用百分制。本文按好中差来进行评价,综合打分,各因素评价情况见表1。

表1 各因素评分表

3.2 移栽成活率模型的建立

以f代表红椿移栽成活率,f受e、s、p、d的影响,按上述权重进行加权,则:

根据红椿移栽各种因素进行评分,由上述模型可以估算出成活率的参考值。如环境是完全一致的,评价为好(95分)。但过了最佳移栽季节,红椿已发芽,评价为中(50分)。采取最好的采挖技术,保护树体完整,评价为好(90分)。同样采取最好的栽植技术,评价为好(95分)。则移栽成活率:

结果表明,移栽的季节对移栽的成活相当重要。如果稍微过了移栽时令,即便移栽地环境完全相同,采用最好的技术措施,也不能完全保证移栽成活。同样,改变其他影响因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如采挖不当,树体损伤严重,不带原有土球,即采挖评价为差(20分),推算成活率最高为77%,即有可能导致移栽失败。

4 各因素的影响分析

环境(e)、季节(s)、栽植(p)、采挖(d)各因素对红椿移栽的影响可以根据上述模型进行评价分析。分析方法为取其他因素为最佳,该因素评分以10分为一档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划出影响曲线,再根据不同因素的曲线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季节(s)、栽植(p)、采挖(d)各因素最佳,环境从10~100分进行测算,依此得出各因素的测算值(表2),并绘制影响曲线(图1)。

图1 评分曲线图

表2 各因素不同情况的测算值

从影响曲线可以看出,环境的影响较陡,依次是季节、采挖、栽植因素。就上述四个因素,环境(e)影响最大,其次是移栽季节(s),第三为采挖技术(d),最后为栽植技术(p)。

5 结语

以红椿移栽实际数据为例,可以看出影响红椿移栽成活的因素依次为环境(e)、季节(s)、采挖(d)和栽植(p)。因此,红椿移栽,首先要选择移栽地点,移栽地的选择最好是与红椿原生地环境相同或相近。其次,移栽季节,最好是在发芽前。发芽前树体保水能力强,容易成活。再次,采挖红椿时,要带原来的泥土,尽量不要损伤树体,以保护营养和水分。最后,栽植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处理,做好浇水等。严格按这几步操作,可以保证红椿的移栽成活率。移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模型,初步判断移栽的成活率。

猜你喜欢

抢救性树体成活率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太原市阳曲县西殿村龙山时期陶窑遗址抢救性搬迁保护技术研究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抢救性手术治疗1例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弋阳子弟”踏歌来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