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成“半个哲学家”
2023-08-22徐文秀
徐文秀
最近,听到一位知名学者对媒体感言:“我觉得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比方说,你如果都超过50岁了,都60岁了,你还不是半个哲学家,你真的白活了。你应该有对人性的了解,因为你都走过一个甲子了,你还什么都不懂。你可以没有钱,但是你不可以不明白很多事。”此言寓意深刻又生动,颇具哲理,道尽人生感悟,不失为人生智慧。
哲学是什么?半个哲学家又是什么样子?哲学是观察、分析和研究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基石,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半个哲学家”意味着能够辩证地看问题,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更加全面而不是片面、发展而不是静止、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人与事。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对哲学不感兴趣,对成为“哲学家”更是觉得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他们中有的觉得哲学太虚、太抽象,用不上、没有用;有的认为哲学太过“高大上”,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跟哲学不沾边,离哲学太远;也有的觉得自己是从事实际工作的,没时间、没工夫,也没心思、沒兴趣去琢磨哲学道理。诸如此类,其实都是一种认知错误。所谓“半个哲学家”当然只是一种比喻,并不是说真的去成为专门的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而是说应该具备哲学思想和哲学思维,具有哲学家的素养,学会并运用哲学原理去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及人生问题。
“半个哲学家”,至少懂得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客观事物。什么是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就是看问题用好唯物论和辩证法。哲学说到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半个哲学家最需要具备的素养就在于此。现实中,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会时不时地犯这样那样的低级错误?比如,有的人常常会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遇事容易走极端;有的动不动把“洗澡水”跟“孩子”一起倒掉,碰到问题因噎废食;有的喜欢搞一窝蜂,热衷于跟风起哄,习惯于简单化的工作方式;还有的常常被一些孤立的、静止的、片面和表面的现象所困惑迷惑,不知道用联系的、运动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等等。说到底就在于哲学思维欠缺,哲学原理懂得太少,具体说就是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存在问题。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一旦固化,或形成了一定的惯性,改变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要想成“半个哲学家”,就要具备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养成或具备哲学修养。
“半个哲学家”,至少明白“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对人生本质、本来和本身的拷问,由此衍生和派生出“我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不追求什么”,而这些说到底折射出来的是人生的意义,反映出来的是人性的本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要学会删繁就简,跳得出来思考人生与人性,这就需要哲学家思维。至少成“半个哲学家”,既不被浮云遮望眼,又不以成败论英雄,也不以一时一事计得失,哲学家思维会告诉你人生的真谛在哪里、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即便不能大彻大悟,半彻半悟也是一种成长。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来定义,这就是“半个哲学家”可以并且能够做到的。
争取至少成“半个哲学家”,才不至于白活这一回。只有至少成“半个哲学家”,才能真正把人生看透了、想通了、悟明了。这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自觉;既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