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傣族服饰纹样特征和图形语义解析
2023-08-22后晓莹
后晓莹
摘 要:少数民族服饰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探究少数民族内在需要和愿望表征的一种途径。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可以追溯其历史和社会渊源,有利于克服时间和空间障碍,解构服饰文化中的民族风俗、感情色彩、个性特征等。本文从玉溪当地傣族服饰中的纹样类型、表达形式、图形语义等方面展开研究,探析玉溪傣族服飾审美语言和审美观念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进而为当前的区域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关键词:玉溪傣族服饰;纹样;图形语义
与多数的少数民族服饰一样,傣族因支系的不同,其服饰和装束也迥然不同,主要体现在女性服饰上。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曲线优美,有的层次厚重,有的色彩绚丽,其服装上的银泡、流苏,走起路来摇得叮当作响。穿戴包括双手佩戴银手镯、指头戴满戒指、耳朵上挂银耳环、纹身染齿和挑花刺绣等,和西南地区古滇王国贵族高度契合。时至今日,服饰文化一脉相承,总的说来一身靓丽,雍容华贵。也因此,整套穿戴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只有每逢民俗礼仪等重大节日时盛装出席,这是一种身份富贵的象征,也从侧面证实了傣族是殷实富足的农耕民族。正如专家学者们给予傣族评价的那样:傣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艺术,写进身上的历史”。
一、玉溪地区傣族地域分布状况
分布在玉溪市境内的傣族(2018年底玉溪民族宗教事务局统计为77332人,占总人口的3.51%),主要聚居于新平、元江两县境内,其余散居分布在澄江市、通海县和红塔区、江川区等。
玉溪市新平县境内傣族人口为42743人,有傣雅、傣卡、傣洒三种自称和傣角折一种他称。
玉溪市元江县境内的傣族人口为25606人,人口虽少于新平县,但支系繁多,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内都有不同的称谓。现有七个支系,即傣喇、傣仲、傣雅、傣德、傣涨、傣郎、傣古拉。
如果把德宏州为主的傣族称为“旱摆夷”(明时称“大百夷”),西双版纳州一带的傣族称为“水摆夷”(明时称“小百夷”),那么居住在红河中游的傣族就为“花摆夷”,傣角折为“苦菜花摆”。花腰傣名称最早见于清朝,清代将“百夷”记载为“摆夷”,后来民国时期将傣雅统称为花腰傣,现指玉溪市新平、元江两县境内的傣雅、傣洒、傣卡、傣仲,也泛指红河中上游的傣族。
二、玉溪傣族服饰纹样基本类型和构成形式
在诸多外显的少数民族文化样式中,傣族服饰以飘逸典雅著称于世。女性服饰有裤装、裙装,用自纺、自织、自染做底料,用银泡、绸缎、丝线、织锦、彩带做装饰。男性服饰较为质朴简洁。新平县域内的男士傣族一般以黑色圆领对襟衫为主,下身为黑色宽裆大筒裤,佩戴黑沿帽或用自织黑纱布包裹头部,腰间佩刀。元江县境内,由于河谷热带气候特征明显,男子多以宽袖对襟长衫或圆领短衫为主,穿的裤子有麻裤等普通样式,以青布包头。现在除部分老者仍坚持穿本民族的服饰,大多数年轻男女则喜欢穿现代化的时尚潮流服装。
(一)玉溪傣族服饰纹样的基本类型
1.自然纹样
玉溪傣族服饰纹样中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的是植物类和动物类图案。主要有杨梅花、八角花、太阳花、藤条花、叶子花、蝴蝶花、韭菜花,以及其他仿动物类图案的黄鳝骨头花、犬牙花、兔耳朵花、雀眼睛花、鸡爪花、螳螂纹、孔雀纹、蜈蚣纹、牛角纹等。自然类纹样还包括天、地、山、云、太阳、月、星、江河等。
2.生活纹样
生活类纹样在玉溪傣族服饰中也占有很大比例,主要反映在文字、工具、建筑等方面。
文字类图案纹样有回字纹、十字纹、人字纹、乐字纹等。
工具类图案纹样有梭子纹、棋盘花纹、土锅花纹、土锅架花、灯台花纹、铁链子纹、称星纹等。
建筑类图案纹样有房顶纹、地板砖花纹等。
3.装饰纹样
这类纹样主要是为装饰效果或整个构图的结构骨架而设计的,包括无特定意义的点、线、块、角等纹样。如线格纹、弯串纹、团纹、连脚纹、勾纹、结扣纹、压脚纹、锁齿纹、条条花、扭扭花、散针花等。
(二)玉溪傣族服饰纹样的构成形式
玉溪傣族服饰纹样的构成形式包含独立纹样、连续纹样两种。傣族妇女在服饰刺绣中,根据不同的布料,选择最恰当的表现图案进行排列组合,使之与形制结构完美融合在服装文化的造型中。
1.独立纹样
独立纹样是指相对完整的、独立的,并作用于美观装饰的图案。独立纹样基本为对称式结构的自由图案,不受外轮廓限制,单独形成,内容丰富,风格灵活,形象舒展优美,疏密有致,穿插自如,富有稳中求变的格律感,结构有对称式和平衡式两种。
2.连续纹样
在玉溪傣族服饰中,图案单独出现的情况不常见,多是运用几个装饰元素组成并列,再按照一定节律动势和图形走向,做有节奏、重复的排列,如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种图案样式。从傣族传统服饰中不难发现,在很大程度上纹样的构成多是使用连续排列组合,所涉及的图案立体多样,造型不一,涵盖了动植物、几何图形、建筑造型、自然节气,如三角纹表示当地的山丘,以连续运用的形式排列往往能彰显整齐美、韵律美,配合着纹样走势、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层次感。
另外,在配色上,红色表示元江水里夹杂的红色泥沙,黑色表示生养的肥沃土地。头顶太阳,腰系彩虹,均有象征意味,与图案相得益彰,富丽堂皇,艳丽夺目。
三、玉溪傣族服饰图形语义和符号功能
玉溪傣族的居住地山林茂密,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稻作文化,使得傣族妇女用审美的眼光把生活情趣充分展现在自己的服饰当中。运用多种符号、图像来表现服饰内涵,其语义丰富,是抽象和具象图形表达的完美结合,且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整个傣族服饰文化中增添了优雅恬静、趣意生气。
(一)图形语义
雀眼睛花。用菱形高度概括一只睁着眼的雀。“雀”从青铜时代开始视为“爵”,以雀喻爵,寓意“爵禄双全”。
狗脚花。用菱形描述不论狗脚外形还是狗脚爪印,这都需要足够大胆的想象。狗是祥兽,是玉溪傣族服饰独有的设计元素之一,常作为“护花使者”出现。
蛤蚧花。寓意吉祥、家业稳固。
泥纸胡子花。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寓意工作或事业上能如鱼得水,处理事情圆滑合理,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
筷子花。傣族的日常用具很多都是用竹子制作,将筷子作为图案绣在服饰中,足以表现其对竹子的喜爱。
核桃花。象征“和和美美”“和气生财”“合家欢”。
八角花。这种纹样在织锦中最流行,意为顺顺通通。
鸡爪花。鸡,寓意“吉”,鸡爪喻为“抓财”,财源收纳。
藤条纹。多与折线形状纹相组合,喻指祖先在迁徙过程中,无论前面有多少座山与多少条河,都会像藤一样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地前进。
土锅花。新平县戛洒镇的土锅寨以生产土锅闻名。春采的茶叶得靠它保鲜,秋收的大米得靠它贮存,除此之外,肉食米饭、瓜果时蔬皆可装入其中烹煮酿藏,就连日常饮用的水,放在锅里沉淀一番,也会越发甜润。在傣家人心中,天下之大,一锅炖下。土锅是傣家人生死相依之物,生活在土锅寨的傣族把这项技艺代代相传,进门的媳妇就得跟着婆婆学做土陶,土锅这一图案在傣家深入人心。
(二)符号功能
1.福瑞纳祥
与西双版纳、德宏州傣族等信奉南传佛教不同,玉溪傣族推崇“万物有灵”,主要供奉天地山神和祖先族氏。她们认为万物万象都具有生命、感知、灵魂,不可冒犯,如鱼的繁殖能力强,在服饰上装点鱼的银制品、玉石等,祈求多子多福,谋求人丁兴旺。
2.知情解趣
风趣,是玉溪傣族服饰整体效果的显著特征。红红火火,绿绿相配,多采用对比色,强烈跳脱,生机勃勃。满布堆积的银饰,炫而不乱;层层束裹的黑色筒裙共四层,上下错落有致,并不对称,露出裙子底边不同程度的倾斜线条纹路,神秘中增添了自然气息,可谓是“多一分太浓,少一分太淡”,让人百看不厌。
3.辨族识异
服饰作为一种无声的文化输出符号,实际上具有传词达意的效果,人们能够通过服饰鲜明地标识族群,辨别个体,辨别婚否,传递着各种无需言传或不便言说的信息。如通过斗笠装扮,可分辨出傣雅和傣洒:傣雅将头发盘在绣帽里,帽子用流苏、银泡装饰,并将斗笠绕在帽子前作装饰;傣洒的帽子都用织锦做成,体现出细细密密的感觉。
四、玉溪傣族服饰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
玉溪傣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和民俗节庆场合都可穿着。受当地河谷地形湿热的气候以及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傣族服饰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特色,尤其是腰部的装饰最鲜明。
(一)形象凝练
玉溪傣族人是在有限的认知条件下去创造图案,基于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以记忆为原型,手法高度概括,形象简洁大方。在装饰性方面,仍然运用比较简单的表现风格,没有过多艰难晦涩的技法。在塑造图纹形象时,依据实物外貌单一描述形态体征,通过延展、拉伸、扭曲、变形等艺术表现手法,将万物大胆简化,抽象为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形成相对抽象的几何纹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衣领、帽和衣邊下摆采用挑花的三角形,加以银泡点缀,象征起伏不断的山峰,而蜿蜒盘旋的曲线,代表着依山傍水、世代而居的傣族,图案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充分表达傣族人民的手作智慧。
(二)气韵生动
在傣族服饰造型中,韵律表现为内在的精神律动。比如其造型轮廓打破了传统傣族服饰形制,多使用曲线和弧线的线条感来回穿梭,产生一种音乐般的流动感;在服装厚重的黑色染织土布上,利用红、黄、蓝、绿等明度较高的色彩进行边缘装饰,同时结合银器和竹条原色的搭配点缀,产生出跳动的韵律之美。比如傣雅女子的头部装饰物斗笠帽,固定扎在盘起的发髻上,向前倾斜,呈现一个立面,与背在身后的秧箩相照应,这与大部分头部饰品的对称性相悖。而傣卡女子腰间都会佩戴一根银饰挂链,在行走时增加点缀的灵动感,与胸前的银芝麻铃、银泡饰品共同演奏和谐的乐曲,在对称的服装格局中增加了几分灵动的、错落的美感。
(三)隆重拙朴
女性对于美的喜好和偏爱都能在服饰上充分表现出来,她们很重视自己的装饰装扮。艳丽的色彩装饰使得深色织料的服装活跃跳动,更重要的是整体搭配出隆重与拙朴并存的矛盾之美,而这种美又恰恰是人们一直追寻的装饰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如傣雅盛装的领花、胸片、对襟、裙摆、衣袖等重要部分,要么将不计其数的银泡和银芝麻铃一排排缝制在亚麻布上,也会在布面上钉着彩色反光珠片或系结五色毛线绒球,要么采用鲜艳的绳带、丝条进行条状纹样的缠绕。再加上对腰间的背篓(秧箩)也进行简单装饰,布贴小碎花、小蝴蝶等等,总体装饰性很强。在这种隆重、华丽的装饰之外,还会佩戴造型独特的鸡斗笠帽,这些竹编饰品清新脱俗,透出拙朴自然之感。
(四)繁冗之美
综观玉溪境内傣族服饰,最为直接的观感就是繁琐,无论是服饰类别、色彩、质感,还是图案设计,都给人一种“层层加码”、复杂零乱的“赘述”感。但是这种繁杂的精心设计,恰恰又是傣族服饰最为经典的部分。如果不去深入了解这个民族,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没有艺术美感的搭配,而实际上,傣族服饰除了充分考虑美观外,更多的是考虑内在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和审美观念。以傣雅的腰部饰品为例,小蛮腰是名副其实的“花”,装饰除了绚烂多彩的腰带,还有银腰带、花围腰、花臀饰和手工竹编的秧箩。银质腰带上的银泡多得密密麻麻,都是采用彩线绣花和红色缨穗装饰边缘,整个制作过程始终处于庄重、严肃乃至神圣氛围之下,所制服饰与现代工厂机械化成批量生产服饰相比,多了些情感寄托,也平添了许多艺术魅力,可谓华而不奢、艳而不俗。
从封建农业社会走来的傣族人,衡量一个傣家女是否优秀的标准并不是看外貌容颜、身材优美,而是看该女子是否淳朴勤劳、心灵手巧,这个是品行美德的表现。因此,每逢赶摆日(赶花街),成群结队的少男少女在一起,姑娘们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服饰穿戴齐全,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层层又叠叠,各呈其绣,各显其美,以博人眼球。这种静默的祈愿在服饰上显示着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傣族人因此为傲,以此为美。
五、结 语
玉溪哀牢山境内傣族支系繁多,傣族服饰五彩斑斓,其刺绣和织锦图案的独创性,体现着傣族人民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个性,表现出一种超脱质朴的精神,这不仅展示着傣族各支系的民族意念、民俗特征的个性差异,还展示着与邻近民族的联通与融汇,构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内容。无论是服装样式,还是图案符号都堪称完美的艺术,是对自然界美的认识的反映,是五彩纷呈的民族民俗历史文化资源。
2021年1月19日傣族服饰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应用于未来社会文化商业或纺织行业,不仅可以保护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可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实现地方经济新增长,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玉溪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玉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玉溪小龙茵刺绣传习馆.玉溪民族刺绣[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2] 程斌.原始宗教情结下的花腰傣民俗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8):93-94,69.
[3] 戚松,袁星丽.傣族传统纹样的表现形式与设计语言表达:以滇西南地区的傣族传统纹样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7(4):193-194.
[4] 王晓丹.傣族妇女的服饰文化与变迁发展[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