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守”与“攻”

2023-08-22陈如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新闻广播现场直播

陈如意

【摘要】广播新闻现场直播节目怎样才能出精品?后续应该如何发展?本文以获得近两届中国新闻奖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作品为例,论述基于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坚守与创新,以期为当下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新闻广播;广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5.032

新闻现场直播是指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为直播主体,对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现场实况进行同步播出,集报道新闻、提供背景知识、分析事态发展于一体的节目。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勃兴的现场直播融合了多种新闻报道形式,在现场直播方面实现了题材选择、节目形式等多方面的超越和延展。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遇冷受挫,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应该如何守正、创新成为了目前的一大难题。但在此背景下,近两届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类节目却坚持守正与创新,成为当前同类作品中的典型案例。本文以此作品为例,论述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坚守与创新,以期为当下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提供实践参考。

1. 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现实处境

1.1 选题泛化,忽视新闻价值与社会需求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现场直播在选题上,往往会倾向于一些具有高关注度、典型性、代表性以及显著性特征的题材。而在新兴媒介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广播为了生存开始积极探索转型升级,利用网络新技术,以期满足不同渠道用户的收听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选题日渐多元化,追求各式各样的题材,而忽视了新闻价值与社会需求度,甚至连纪念会、报告会等都变成了报道内容,而这些硬做出来的新闻现场直播收效甚微。

1.2 语态传统,难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变为了具有互动参与性质的“用户”,而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已经趋于解构。当下的用户更喜欢一对一的平等交流,因此他们不再喜欢传统媒体的从业者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过去的广播是典型的“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当下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记者保留着较重的大众传播式话语方式,例如主持人面对听众,总爱说“大家”而不是说“你”,其话语缺乏社交性,难以达到平等的交流效果;直播话语表达有时过于专业,容易产生传播隔阂;说话方式常常陈规老套,缺乏现场直播的那种“机动灵活”。而这种传统的语态最后也成为了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在互联网的收听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1.3 专才流失,加速“专业性失联”

现如今,传统媒体优秀人才不断流失,使得媒体融合的道路更为曲折,同时也严重削弱了新闻精品的生产水平。目前广播新闻现场直播难出精品的原因与专业人才的流失脱不开干系,许多优秀人才纷纷跳槽至新媒体平台,而留下的人往往因为薪资低、工作强度大、晋升通道狭窄、培训制度欠完善、职业倦怠等现象,缺乏创新动力,加速“专业性”失联。正是基于以上现实困境,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总是难出精品,这也令本文所探讨的第三十一届、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类获奖作品的“守正”与“创新”成为了当前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破除困境的实践参考。

2. “守正”是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根本

2.1 遵循新闻规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报道有三大基本规律:新闻要真实、迅速;新闻要有新闻价值;新闻要客观。而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也只有坚守这一规律,才能播出精品,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推动不同领域的进步。本文研究的新闻奖获奖作品,因追求新闻的价值性以及时效性,具有典型性。在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泉州欣佳酒店突发楼体坍塌事故紧急救援现场直播》中,福建交通(应急)广播立刻抓住了当时极有新闻价值的重大坍塌事故话题,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联合福建都市生活广播派出多路记者带着无人机冒雨赶往事故现场,对救援过程及交通影响等现场实况进行翔实、立体、全方位的采访报道。以上足以见得福建交通广播的选题极具新闻价值,符合新闻规律。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直播《我们在一起——直击武汉紧急关闭离汉通道》,是为了抢占时间记录武汉“封城”的全过程而开的一场应急直播。来不及准备文稿和流程,十多路记者各就其位,编辑导播火速就位,10分钟内做好直播头版和片花,可见其对新闻时效性以及对专业主义的追求。

2.2 聚焦主题主线,突出新闻社会效果

现场直播的内容往往是线性展开的,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主题会显得比较松散,思想难以被更好地表达出来,传播效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差。广播现场直播若要克服这一问题,就必须聚焦重大题材、热门题材、焦点题材,拥有明确的内容方向,这样才能传达出它想要表达的思想。同时,良好的新闻作品往往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聚焦主题主线的同时,广播新闻现场直播还需要承担起解读时代、展示时代的责任。荣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新闻直播《稻花里话小康》聚焦丰收主题,记录小康成果,从三个篇章出发,充分反映了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成就和民族文化特色。此外,本次直播还与党的十九大系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频共振,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鼓舞,广播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3 开拓听觉资源,增强现场感染力

广播作为一种专注于“说”的艺术,它不同于同时具备听觉和视觉优势的电视,因此其在传播感染力方面有着天然的不足。如果要打破这种不足,就需要充分挖掘其听觉方面的细节魅力,如巧妙地运用自然音响、人物语音、人为制造的环境音等,以还原真实、生动的现场事件。而这也往往能留给听众充分的想象空间,促进现场画面在人脑中的复现。获得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青山妩媚·万物生长——<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特别直播》充分运用了多种声音来还原新闻直播现场的真实情况,比如多个场外被采访者的人物语音,动画式的“熊抱自白”录音、多种野生动物的叫声和打斗声、河流流水声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充分突出了现场感与画面感,既全面展示出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优美,又充分体现了广播的声音特色,增强了现场的感染力。

3. “创新”是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利器

3.1 互动性创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交流

参与性是听众收听广播时的一种即时或延时的交流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找到提高参与性的方法。在传统媒体时代,单向信息交流活动是广播媒体的主要“参与方式”。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入与新媒体的挤压,广播被动“联网”,并与新媒体融合,逐渐实现双向或者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的创新变革。

3.1.1 多媒体互动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突破了单一的传播媒介,将触角延伸至互联网,同时还可以同步开通多种跨平台的收听通道,如微信平台、客户端、热线电话等,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多媒体的互动传播网。《泉州欣佳酒店突发楼体坍塌事故紧急救援现场直播》通过两微一抖和广播及网络直播平台持续更新发布最新消息,积极与群众互动,还及时发布交通信息提醒受众注意配合现场救援,打破了广播直播的传统概念,进一步拓展了广播媒体的参与性。

3.1.2 “传受”间互动

传统的广播要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更多地依赖于电话热线以及书信来访等,互动具有延迟性和单向性。在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充分挖掘“传受”间互动的新渠道,如在多平台设立相关的实时互动话题、搭建专题页面显示用户留言等。获得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路奔冬奥 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现场直播》就专门设立互动话题“冬奥会百日祝福”和“百字心愿”录音专栏,开设官方微博话题等,如此一来,听众借助全媒体平台就能更深入地参与到广播节目中,并发送实时反馈,促进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传播效果的显著提升。

3.2 可视化创新:从“只可听”到“可视听”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在传统意义上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多种技术和传播方式的融合发展,广播新闻现场直播通过多种方式让广播走出演播厅,听众不仅能听到节目内容,也能目睹电台主持人筹备节目、展开节目的全过程,而以往对主持人的神秘幻想便化成了一种真切、透明、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这种创新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方式,也让节目实现了从“只可听”到“可视听”的跨越。

3.2.1 现场主播的可视化

在新闻生产技术不断变革的今天,广播逐渐走上了可视化发展之路。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广播直播间的场景可视化之外,当前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还让广播主持人实现了可视化。新媒体时代就是人物的场景时代,现场主播的可视化还能提高广播节目的可辨识度,打造人格化的广播品牌节目。同时还能促进主持人的“网红化”,实现传统广播记者的“成名的想象”,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认同。本次研究的获奖作品基本都是利用新技术,优化听觉体验,让现场主播与听众们直接面对面地交流。主持人们在没有直播文稿的情况下从容不迫,让节目充满了人格魅力。

3.2.2 制作流程的透明化

在客观性实行的一个世纪后,新媒体时代中的它不再是新闻界追求的首要目标。现在新媒体的新闻和公众生产的新闻更偏向于追求透明性。而生产流程的透明化一方面能提高受众对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广播也能够透过“可视化”来传递一种开放、互动的理念,从而提高节目的品牌效应。

3.3 亲民性创新:从“庄重严谨”到“轻松活泼”

在新闻报道的传播要素分析中,语态指的是表达方式和叙述态度。在技术、用户、样态三大要素的驱动下,优秀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往往会不断提升内容呈现方式和表达手段的亲民性,努力适应新媒体时代用户的语言习惯、情感思维等。通过案例的分析,这种语态层面的具体转变表现在主播身份定位、现场直播风格、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

3.3.1 身份定位

主播从身份定位上发生了转变,由原先的“以我为主”的信息传播者到“为受众服务”的现场引导者。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室外记者,他们在和棚内主播连线的时候,同样要负责信息的传递工作,扮演着记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并不是单纯地传播信息,而是用话语引导听众对现场进行深入的了解。

3.3.2 直播风格

棚内主持人和室外记者直播的风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迎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语态习惯,他们一改以往传统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中的庄重严谨的态度,选择用一种亲切活泼、轻松自在的语言风格来直播。在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中国之声嫦娥五号探测任务特别直播《嫦娥再探月》中,主持人和嘉宾的聊天并没有非常的僵硬,也没有介绍一堆佶屈聱牙的航空知识,而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一次重大、紧张的探月事件变得轻松又饶有趣味,例如主持人颖婧问嘉宾:“我们也想知道,嫦娥五号和之前它的几位‘姐姐相比,它的任务目标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3.3 语言表达

与此同时,主持人转变了原本的大众传播式的语态,转为了一对一的人际交流型的话术,例如,主持人会亲切地在广播中称观众为“你们”或“你”,而非“大家”。例如主播柳芳的开场白:“湖北之声开通应急直播,关注这一历史时刻对全城的影响,我们与你在一起。各位好,我是湖北之声的主持人柳芳。”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记者和主持人转变了身份定位、直播状态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变得更加贴近民众。而这种转变也能让听众产生一对一、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从而增强了受众的临场感和代入感。

4. 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新兴媒体平台凭借“联网”等优势,为受众提供了更具有互动性、视听性、娱乐性、便捷性的传播渠道,成为了受众黏性更高、使用时间更久的媒介。在这种冲击下,传统媒体遇冷受挫,融合转型成为发展的关键,而广播新闻现场直播节目也面临着转型的难题。面对这些困境,广播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必须要守正,发挥新闻本身的价值,遵循新闻规律,利用广播这一特殊媒介,增强现场的感染力。同时,在守正的基础上提高广播的互动性、受众的参与性、节目的视觉性以及转变传统的语态。而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生产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陈敬敏.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存在的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0(20):105.

[2]成文胜,齐茗馨.现场直播在路上——改革开放40年我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发展[J].中国广播,2018(10):13-19.

[3]吴湘韩,张红光.当前我国传统媒体人才流失观察[J].青年记者,2020(15):9-12.

[4]欒轶玫.媒体人转身:由"成名的想象"到"专业性失联"[J].视听界,2014(05):36-38.

[5]李良荣,林琳.浅谈新闻规律[J].新闻大学,1997(04):16-18.

[6]郝丽萍.广播现场直播节目的创新与网络对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7):114-116.

[7]赵萌.全媒体时代可视化广播发展策略——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8,601(17):58-59.

猜你喜欢

新闻广播现场直播
中共早期创办的新闻广播和出版媒体
Waves SoundGrid系统在广播电视现场直播中的应用
陕西眉县首届猕猴桃园现场直播分享会成功举办
浅谈新媒体现场直播和新媒体节目创新的认识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2017数博会“现场直播”
试论新形势下新闻广播中的采编技巧
新媒体时代新闻广播该怎么走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思考
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