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新闻学教育模式的历史选择与现实思考*
——以“密苏里模式”为思考依托

2023-08-22高琳淄

大众文艺 2023年8期
关键词:密苏里新闻学学科

高琳淄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教育是国之根本,它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新闻学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且起初我国新闻业并不具备迅速因地制宜的教育能力和应用条件,因此在学科设立之初,我国新闻学则主要选择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模式,即重实践的密苏里模式,并取得了较好反响。

媒介融合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传播场域和日新月异的后疫情形势,新闻学作为党引导主流舆论、传递家国情怀的重要喉舌学科,其体系建设对于辅助加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进程已刻不容缓,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建设探索的速率和质量要求。本文将以20世纪初我国新闻学教育所采用的密苏里模式为思考起点,结合当下新闻学教育各高校探索之现状,以古观今,分别从纵向教育理念和横向课程设置角度深入探究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闻学教育模式创新中的决策视角,并试图厘清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新闻学教育体系“坚持探索却较难突破”的难点本质,最后加以创新型路径思考,以期我国新闻学教育实践向能够持续向好发展。

一、20世纪初我国新闻学教育选择“密苏里模式”的背景分析

(一)“百刊争鸣”浪潮下对于新闻实践向的迫切需要

20世纪初,伴随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入,国民自身的思想文化得到进一步拓展,一些率先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和有志于通过报刊传播信息的外籍传教士开始将目光投向媒介传播领域。教育需要起源于实际需求,教育模式的选择也需要符合时代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意识到新闻的重要性,20世纪20年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学刊物愈发呈现竞相争艳的趋势。而报刊的风起需要培养大批撰稿编辑的报人,因此在“百刊争鸣”的时代浪潮下,毕业即“上岗”,快速对接实际需求以满足对于新闻人才的现实需要,成了新闻教育模式选择时考虑的重点。而重视实操实践的密苏里模式因其教育模式符合时代的“实用主义”需求成为首选便不足为奇了。

(二)刊物专业化对新闻从业人才的专业化要求

在报刊业空前发展的同时,我国报刊在这一时期也开始真正的全面专业化。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显学之一——史学学科的专业期刊就已11种,新闻学科的专业期刊也高达十几种。报刊的专业化趋势对于急于培养大批记者、宣传员的新闻界而言,德国的新闻教育模式过于“形而上”,并不能充分满足面向新闻从业人才专业领域化的高标准要求,而主要遵从职业进行培养的“密苏里模式”则更能符合职业领域的专业化需要。

(三)返华新闻学者思想的密苏里化

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新闻学者形成“密苏里帮”并高度占据了当时国内主要新闻学系的重要教务职位和报刊的采编职务。而从德国归来的欧陆教育背景的新闻学者人数据统计仅一位。[1]返华新闻学者的留美倾倒态势致使教育主导者的思想相对密苏里化,这种密苏里化的思想极易在推动中国新闻学教育时渗透,形成最终的密苏里模式。

二、当前我国高校新闻学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检视

纵观当前我国新闻学教育之现状,不难发现其与学科设立之初我国新闻学教育选择密苏里模式时在学科教育与载体融合的纵向适应度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即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正处于对学科相对自由的正向探索阶段,以致愈发呈现出“百家争鸣”式拓路盛况。

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曾提出,新闻教育的诞生与“新闻从业者时代的到来”是同步发生的。“为未来新闻业塑造合格的从业者”应被纳入新闻学学科发展的核心观念体系。[2]因而,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学科教育模式,有理由将“塑造符合时代趋势的优质从业者”视为主要培养目标。毕竟,新闻学具有较强实践性和融合性,培育“优质从业者”既是承载绝大多数新闻学学生就业的现实基点,也是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实操领域的必要范式。[3]在这一背景下,厘清新闻学教育体系建构的关键性逻辑尤为重要,地方高校唯有充分检视自身在总体构建上的内在逻辑问题,才能准确定位具体教育方案中的改进方向。

(一)纵向教育理念:传统普遍性新闻学教育未必符合时代趋势

高校内二级学院的核心教育理念往往贯穿于学院学科的教育方案,体现在学生的整体表达中。随着媒介融合愈发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将媒体工作视为“过渡性职业”,甚至选择直接“转业”。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例,选择进入媒体工作的毕业生仅占两成,最多的年份不超过三成。[4]当前,多数学者将问题原因归咎于现有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也不乏部分高校已采用“学界+业界”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可否认,这种在校内体系中连接学界与业界的培养模式能够推动学生快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并有效对接社会需求。但笔者认为更加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如今媒体已愈发呈现出“领域专家化”趋向。2023年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倾向明确指出:专业化、深层次、懂垂类行业知识的专家型主持人是央视总台育才聚才的新要求之一。以此为背景,大批非新闻传播类专业背景的专家型人才正在以精通具体领域的学识优势转变为媒体从业者,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实务”出现主要交由外包公司或实习生完成的趋势。倘若这一趋势长久保持,暂且不论毕业生本身的主观个体差异,未来将有更多有志于进入媒体、却缺乏绝对性优势的新闻学专业学生从客观上即难以实现媒体就业。所以在媒介融合时代,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理想意义上“快速对接业界”的理念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质,当下新闻学教育理念有必要向培养学生在充分具备媒体素养基础上的“不可替代性”靠拢。换言之,未来媒体的工作内容也许未必需要经历普遍性传统新闻学教育的毕业生才可完成。那么,当广泛“涉猎”并非绝对优势时,因材施教、打造个体“独特竞争力”或许是未来新闻学教育值得一试的逻辑理念。

(二)横向课程设置:如何推动学生深度应用“专业理论之内核”值得思考

课程设置是高校教育模式的具体展现,也是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实际内容。如今我国新闻学教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之分,与之并行的是任课教师充分深耕于各自课程领域。在为数不多聚焦培养方案的研究项目中,陶建杰教授主持的对于16所“B-及以上评级”大学的35个新传学科的研究发现:在1451个课程样本中,技能维度型课程占38.8%(563个),知识维度型课程占35.9%(521个),素养维度型课程占25.3%(367个)。可见,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以过渡理论与实践为目标的课程设置较少。[5]

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并无绝对界限,理论的总结与探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践,实践的价值与总结更是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性研究。但纵观当今二类课程的设置目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理论类课程更多是在为科研打基础,实践类课程则多为能力导向,纵使存在一定的重合,但重合部分大多是为了达成更有效的课程目标。久而久之,极易导致理论变成了“被验证”和“被启发”的实证载体,而非助力学科及实践向好的现实工具。从学科实践角度上看,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难以上升到深度结合并广泛应用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忽略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理论优势。因此,当前新闻学教育者有必要思考如何推动学生深度应用专业理论之内核,倘若能够在校内学科课程体系中解决专业理论在实践应用上的实际对接以及课程实践在理论探讨上的延伸问题,对于未来新闻学教育体系构建,可谓是事半功倍的。

三、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新闻学教育体系构建的难点本质初探

鲜明的职业与行业导向在促进新闻学教育较易定位到相对清晰的实操方向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学界与业界的双重张力。媒介融合时代,学界的研究方向趋于多元,业界也需要紧跟时代来予以合理的创新式反馈。研究者在理论框架中分析实践,从业者在实践系统中践行理论,虽说二者都是在推动整个新闻社科领域向好发展,但由于时代变革作用于理论与实践的加速度不同,新闻学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做到持续有效结合。与此同时,结合当下多数主流媒体的运行规律,不难发现:当前学科理论的实际效用大多停留在学界研究范畴,以致研究者虽依托媒介现实进行大量必要研究,但从业者却更多遵从于自身相对固定的经验体系模型。学界时常希望为业界提供支持和引导,而业界却往往认为这不过是学界的一厢情愿(Deuze,2006)。[6]

追根溯源,这种共识差异归根更多是由于实践体系与研究体系存在重心偏差。从实践体系视角,从业者需要通过及时跟进以保证基本时效、通过优质创新以吸引更多受众,所以“快速实操”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实践体系的关注重心在所难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关乎媒体生存的。而反观研究体系,严谨性相较于时效性更受学界青睐,在研究体系中,研究者需要叠加多层论据进行观点的充分论述,由于论据积累和“公开”过程都相对耗时,所以对于多数研究者而言,很难做到研究设想时间与实际“公开”时间的绝对一致。因此,以“快速实操”为重心的实践体系和以“充分论证”为重心的研究体系从本质上即难以保证步频相同。而这种相异的步频对于学科理论与学科实践必要结合的新闻学教育而言,倘若不进行体系层面的创新式干预,则很难改变现状。

四、基于密苏里模式思考未来新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路向

知古观今,虽然现今我国的教育模式不再完全模仿“密苏里模式”,但仍旧存在“密苏里模式”所提倡的重实践的影子,所以密苏里模式并非过时落后的教育模式依然值得借鉴:处于新社会浪潮下的探索性发展,需要添加旁路思维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一)加大力度融合高校特色优势,因材施教推动学科创新交融

1.以“能力独特性”为导向,化“学校优势”为“学科优势”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呈现出将本校的重点学科融入本科新闻学教育的趋势,融入部分以知识层面为主,深层次的学科交融大多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纵观当今媒体从业对于“专家型”人才的需求领域,不难发现这些领域与多数高校重点学科有较大重合度,所以如果能够在更多比例学生直接就业的本科阶段予以更高的特色支持,加大高校重点学科与新闻学教育的融合力度,尤其是在能力层面的培养,并从课程角度全面地思考:本校优势是否真正发挥到位以及这种优势能够为在读学生带来哪些区别于同水平高校的个体特质。对于新闻学本科教育体系普遍提高学生“不可替代性”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2.尝试同时进行“1辅修+1新闻”的融合式教育

当今的新闻学专业学生所需的核心因素是不可替代性,而造成这种不可替代性较低的一部分的原因可被归纳为对具体领域的未深度了解。因此,我国高校可以考虑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不可替代”能力点,尤其对于现今新闻学专业困境以及资源相对落后的综合型高校学生而言,可尝试在推动新闻学教育在打好新闻传播实务基础的同时,推动学生根据主观兴趣选择不同类别的固定专业进行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辅修”专业学习,通过学院间的交叉联络设定对于其他学院的参与课程,并进行合理的学分体系设置。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计划,实则已实现完整意义的“1新传+1辅修”创新模式,那么,倘若将其模式前移,同时给予本科生更大的专业领域选择空间,笔者认为是值得尝试的。

(二)先实践后分流,强化学科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深入了解“真理”的路径。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的对口就业岗位众多,在增加学生就业选择面的同时,也提示着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科的内部细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采用了“先大类招生进行统一的基础素养教育,后主要依托学生意愿进行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对于部分重理论的学科而言,大类招生后的素养教育能够一定程度上地达成夯实基础和兴趣选择的双重效果,但站在重实践的新闻传播类学科视角,大类招生后的全素养类教育则会略显单薄:如今在校接受大类招生的新闻传播类学生基本皆为成长于多媒体可视化传播时代的“互联网原住民”,在尚未了解学科内部专业的背景下,原本易运用原生意识进行初步定位,进而形成主观上的选择偏差。因此,如果高校能够在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前,在素养教育的同时,增加对于具体分流专业的初步实践或实践观摩环节,或许是学生判断兴趣所向和把握未来方向的最短路径。

(三)加强学生的“源思考”能力,重视思辨教育

“源思考”能力可理解为从根源处进行思考的能力或是率先提出某种创新思维的能力。信息时代,网络媒介飞速发展,可参考的“标准化”答案与日俱增,文化研究以其高度包容性在与时代共产出的同时,也蕴藏着实证主义严重、研究相对刻板、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而论其根源离不开传统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源思考”能力的忽视。义务教育时期,学生习惯于找寻标准答案,相对忽视于“首发式”创新思维。但对于青睐创新表达的新闻传播形式而言,缺乏“源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视野上限的自我压制和优质创意的主观遗失。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需要媒体从业者勇于以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表率进行正确路径引导,规范网络媒介中的不良氛围。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于新闻学学生的思辨教育,通过积极的思路启发和正确的思维引领,锻炼学生的“源思考”能力。

结语

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闻学教育所选择的密苏里模式还是当下中国新闻学教育走的本土特色教育模式,究其根本不难发现新闻学教育模式的选择自始至终都是在围绕各时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诚然新闻应为政治服务不假,但是倘若时代迅速发展,新闻学教育模式却相对静止,自然难逃学科易被替代的命运。所以在坚持我国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因时变而模式创新,是缓解当今新闻学教育“入口易,出口难”困境的明智之举,也是选择和调整新闻学教育模式时考虑的重中之重,更是研究密苏里模式及其创始人威廉斯先生的敢做敢创新品质的真正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密苏里新闻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衡水学院与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举行校际交流暨两校深入合作“云签约”仪式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珍珠港历史遗迹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超学科”来啦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河北传媒学院代表团成功访问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