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语境下艺术培训机构的美育育人路径研究

2023-08-22邹梁君

大众文艺 2023年8期
关键词:美育双减育人

邹梁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65)

美育育人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20世纪初,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开明文人、国学大师和教育家将西方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大力倡导美育教育,并将美育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中。

2020年我国推进教学改革,深化评价改革,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配备齐全美育教师提高师资水平等,对当前的美育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双减”政策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开展落实,有助于推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建设教育强国[2]。对完善学校教育配套服务设施,丰富学生课后活动,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有着重要助推作用。

“双减”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艺术培训机构为学校艺术教育提供艺术教育资源的补充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双减”政策增加了学校美育的发展机遇,也倒逼学校美育必须主动积极改革创新以期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和新时代美育教育的要求。[3]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艺术教学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以及美育教育的主要实践平台,是实现美育育人的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

一、“双减”政策下艺术培训市场发展机遇

“双减”政策落地表明国家对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给学生在艺术学习和培训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艺术爱好,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的观念将根植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有助于形成对艺术培训的“刚需化”发展态势。因此,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应以正确的育人价值观为指导方向,规范教学设置并提升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其次,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投入校外艺术培训产业的动力,青少年学生群体成了校外艺术培训培训市场和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投资者的主要客户群体。同时,有利于扩大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品牌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德育美育全面发展,形成叠加效应。[4]

同时,艺术培训机构从丰富艺术培训门类角度出发,拓展了不少新的相关艺术课程,比如除西洋器乐、声乐演唱等传统技能培训项目外,还开设了美育美乐、音乐鉴赏等提升艺术修养的课程。在艺术市场消费日渐繁荣的背景下,各类校外艺术机构培训采取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模式扩大影响力、提升吸引力。将艺术与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方向的融合,以艺术为主题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人文优势,运用一系列赛事活动比如组织艺术考级、艺术类专业和非专业组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进行艺术培训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同时,在艺术课程设计体验课程有多种宣传手段,比如提供免费体验试课、免费提供乐器等。多元化的艺术教育业务为扩大美育教育发展空间带来了持久活力。

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单一,而校外艺术培训家机构具备多样化的艺术教育项目培训体系,以及多样的参与方式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可以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扩宽艺术教务服务,比如艺术文化熏陶、艺术技能竞赛、音乐会演出及排练等多元化艺术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发掘具有优秀艺术天赋的人才,有助于储备艺术特长生后备人才。

二、“双减”政策下艺术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1.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局限性

长期以来,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中小学艺术课堂课人数多、时间短、教学内容比较宽泛,难以激发学生多元化的艺术兴趣。其次,学校艺术学科师资的专业方向单一。再次,不少学校艺术教师对学生在课后的训练和指导方面经验不足。

将艺术培训机构进驻校园进行艺术方面的教学培训来缓解因师资配备不齐全和专业建设需要导致的不足,扩宽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的门类,帮助学生达到更加专业的艺术实践训练的要求。因此,不少校外艺术培训机构与学校签订合同,进驻校园在课后时间进行器乐演奏合奏的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艺术教育。

2.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双减”政策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从艺术学习种获得乐趣,并增强高雅的审美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吃苦耐劳的意志。这也是学校履行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校外艺术培训相关机构数量迅速增加,降低了接受艺术教育的门槛,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爱好、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动因需求。

但是,仅有少数艺术培训机构能够从艺术教育发展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收费标准、绩效评估、师资实力和办学场所设施等方面依法依规开展。大部分艺术培训机构看重引导学生续课续缴学费的宣传手段,过分营销艺术培训类的产品。这种现象导致从业机构单纯谋求经济利润,而疏于对技术规范、技能评估、课程开发、艺术素养的提升和管理。同时,教育培训行业普遍存在管理比较涣散、对社会公益责任担当不够强等现象,无法适应对艺术知识与艺术审美能力的高品质培养与个性化的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容易给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身心健康留下缺憾。

3.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调整提升的策略

(1)塑造良好艺术学习氛围和环境

目前,部分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场地面积狭小,设施简陋,管理比较松散,没有获得办学资质,一些省市针对艺术培训机构办学场地设施简陋、教育产品配备不齐全不科学、教学管理模式粗放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人认为,艺术被隐藏或“包装”,处于一个独立于人们日常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的领域,他强调艺术教育的氛围感和仪式感对艺术教育的作用。

高品质的艺术环境为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培训活动奠定了基础,它能够使得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艺术的熏陶,艺术教育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大对艺术培训机构办学条件和资质的考核。

(2)提升校外艺术培训增值空间

校外艺术培训机构优化提升的另一条策略是提高培训增值空间,比如加大发展校外艺术培训产业链的力度,延伸开展艺术赛事、组织和运营艺术主体相关的活动,发展乐器销售、修理和租赁业务,推出艺术资质测评等衍生价值的培训服务。同时,可积极与当地的少年宫、文化馆、社区服务中心、演艺中心展开合作,承办赛事、艺术教师资质的培训业务,打开艺术培训的上游市场。

另外,尽快提升给运营管理的水平,严格选拔吸纳优秀的艺术类教师加入教育行列,健全艺术项目的培训体系,以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和学校艺术教育的需要为导向科学设置课程。学生素质教育的成效与家长对艺术的认知程度相关,因此对家长进行有效的育人观的引导以及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是十分必要的。

(3)实施校外艺术培训机构长效化监管机制

一些机构监管方式和监管组织机构存在临时性、突击性的特点,从行政成本和协调空间的视域看,不利于形成长效化监管机制。而艺术教育长期立足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长远考虑,应该形成长远的市场监管机制。同时,为了准确实施落地“双减”政策,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指导工作,督促其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全过程中去,同时将素质教育融入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形成双向融合的系统的管理链,从而达到严格执行我国的教育路线和素质教育方针政策的目的。另外,校外艺术教育培训需要多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核心竞争力。

(4)增强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须积极传达、宣传“双减”政策和国家的美育育人方针,并有针对性地对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将素质教育美育育人的观念融入校外艺术培训中去,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转型发展。

同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规范艺术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提升品牌机构的专业性和竞争力。

三、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美育育人路径

《意见》为新时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实践发展奠定了行动指南。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体和主要实现载体,反思音乐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厘清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对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5]

1.树立正确的校外艺术培训教学观

艺术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认知程度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无论是学校还是校外的艺术教育,其目的都是让学生提高素质,增强艺术修养,达到美育育人的效果。

艺术教育需要采取艺术性的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重复的演奏演唱技巧的训练,要有意识地规避枯燥无味的理论传授和形式主义教学。艺术教育需要保持艺术性、审美性和形象性,艺术教育的方法不能与艺术教育的特性相违背。因此,艺术培训教师要在理解“双减”政策和国家美育政策的基础上,从思想认知上把握学生教学内容和课后任务之间的关联。

“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的文化课程的作业负担,因此,学生参加各种美育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大大增加。校外艺术培训教师首先需要在认知上进行调整,即艺术学习的目的是给学生带来审美的快乐、灵感的启迪以及修养的提升。反之则会受到诸多非艺术方面因素的干扰,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实现美育育人。

艺术实践是艺术培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对于课后的实践训练,仍旧需要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所以,有必要调整老旧的机械式地训练模式,改成从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完成课后实践训练的任务。

2.加强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课程建设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美育教育需要进一步去功利化和技术化。即美育教育不以纯粹的技术技巧训练为主要目的,同时评估美育教育的标准不局限于艺术类的展演或者比赛,而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重要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和美育环境。

而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本身具有商业营利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建设中需要寻找教学内容与绩效收益之间的平衡点。应鼓励运用新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美育工作,同时也要兼顾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收益。

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能够较好地融入当地风土人情,为创新艺术培训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环境熏陶法、实地考察法等多元结合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根据《意见》第四条“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完善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学科融合程度,提炼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促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并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在新文科的视角下,学科融合是课程改革创新的重点。对于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来说,要不断开发能将美育元素融入其他学科的课程,以此对接学校的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教育实现美育教学的沉浸式体验。

该《意见》还指出,要丰富艺术课程的设置,比如在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加入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丰富艺术课程门类,促使艺术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基于这一背景,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上需要采取不同艺术方向相互融合的方式,以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为出发点贯穿整个课程设置,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做铺垫。

3.深挖艺术培训课程特色,实现美育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美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美育浸润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不仅仅存在于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环境都能为美育教育提供素材,新时代的美育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和历史积淀的各个方面。艺术培训机构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效补充,应该充分发挥课程设置灵活,资源整合自由的特点,在有形与无形的社会资源中挖掘美育元素。并从生活中获得艺术的灵感,以此赋能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美育育人。针对部分希望从通过校外艺术实践中提高演奏技能的学生,艺术培训机构则需要发挥灵活的资源分配优势,合理搭配专业技能型教师,及时调整育人方案。

同时,在课程开发调研的过程中,要积极挖掘课程的潜能,将美育与艺术课程、人文课程、哲学课程有机融合,运用其他文科类的知识来推进美育课程内容的深度。

4.整合师资队伍,推动美育浸润活动

教师的资质水平和美育教学的经验决定了培训机构的美育育人水平。它们对于美育教师的选择空间大,聘用制度灵活,针对目前美育教师数量不足以及校内在编教师工作时间受限等现状,可以选择聘用教学经验丰富的美育教师作为校外培训课堂的指导顾问。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交响乐团、民乐团、民间艺术团体给校外培训机构提供艺术实践教学和指导。另外,可在培训中心引进艺术工作坊开展民间艺术鉴赏活动,或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美育讲座活动。也可引进艺术院校音乐方向的毕业生到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实习,进行艺术与美育的教学实践,以促进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培训机构的美育育人的链接。如果将视野进一步放大,通过实地考察和田野走访等,都可以进一步推进美育活动。

5.推动美育育人效果评估的改革

在“双减”政策语境下,美育育人的成效评价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中。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美育评价指标要从枯燥的、机械的技能训练转化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包含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是否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审美为目标。综合性评价则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以及参与的培训类别进行考查,以实现从单一的训练模式到全面美育育人模式的转变。

结语

“双减”政策语境下,美育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为校外艺术培训机构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育人路径的研究探讨,将更加有利于推动“双减”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审美素养。

猜你喜欢

美育双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