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的爱让我内疚,怎么办

2023-08-21

放学后 2023年12期
关键词:小静人际信心

一方面,小静希望爸爸妈妈能自己过得好一点;另一方面,小静感觉到了父母付出背后的期望,父母经常说:“我们辛苦点没关系,就是希望你以后能有更好的生活。”小静很想努力成为各方面优秀的人,但上了初中后,她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

“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觉得我对不起父母。”小静为此有负罪感。

你是否也遇到过和小静类似的困扰,想用自己的优秀配得上父母的辛苦付出和期望,却在现实中受挫和怀疑自己?那么,如何調整呢?我们来听一听长沙市长郡双语洋湖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郭倩倩的分析与支招吧。

郭倩倩:小静遇到的问题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父母很节省,却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这份爱对于孩子来说,除了感动还有些沉重,其实孩子也希望父母能过得好一点,希望自己能足够优秀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因此无形中会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如果一直顺利还好,若一旦受挫了,现实和期待不符,就容易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产生愧疚的心理。如何破解这种局面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看:

1、如何理解父母的过度付出?

父母过度付出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我们可以尝试从家庭和时代背景去理解。父母所处的时代教育资源不如现在发达,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有一些遗憾,因此他们希望孩子的人生能少一些遗憾,少走一些弯路,少吃一点苦;此外,小静可以观察一下,或许小静的祖辈就是这样的,父母在成长中无形从自己爸爸妈妈那里学习到了这种教养方式,认为做父母的就是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因此他们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也无意中成了这样的父母。

2、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合理的自我期待?

可以看出,小静是一个懂事和懂得感恩的孩子,她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因此想努力优秀让父母欣慰,但无形中也给了自己过高的期待。合理的期待应该建立在客观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否则过高的期待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打击和伤害。

小锦囊

1、尝试和父母沟通,化解烦恼。

人际中的很多困扰其实来自沟通不足,良好的沟通可以解决很多烦恼。如果小静感到很困扰,可以尝试跟父母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父母,也听听父母的想法。沟通能让关系流动起来,勇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许烦恼就有了答案。

2、正确认识自我,区分信心和自信。

如果生活中有人一遇到挫折就自我怀疑,可能是和自信心有关,但自信≠信心。自信是在认可能力基础上建立的,它是能力感或潜力感带来的,信心是能完成某件事必定成功的信念。自信是积累的能力,信心是认识自我的反省状态,两者相辅相成。生活中有同学成功了就会产生自信,失败了就会不自信,这其实是缺少自我认同的表现。他人的评价不会在根本上影响一个完整的个体自我认同。如果生活中一个人对自己期待过高,要求自己什么事都做到最好,这样很容易丧失自信,合理的自我认识和期待有助于建立自信。

3、学会自我关怀。

研究表明,78%的人都是对别人比对自己好,但自我关怀会让我们更加友好和善地对待自己,也会更有力量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做到自我关怀,首先要停止批评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好朋友去理解和安慰,拥抱和鼓励自己;其次,把注意力专注在此时此刻,认真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感受人际的温暖,对生活保持一份觉知。

有人说,青春的烦恼是乌云镶着金边,烦恼让我们困扰,但也是我们认识自我和成长的契机,或许过几年后回头看看,这份烦恼是一份甜蜜的负担。愿你我都在解决烦恼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小静人际信心
浴霸不能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搞好人际『弱』关系
新年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头脑奥林匹克
没问你这个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