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塑造全过程优势推动威海海洋经济走在前的研究与思考
2023-08-21唐敏初慧
唐敏 初慧
摘要:威海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如何更好地挖掘、利用传统优勢,更好地转型、再造新优势,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走在前,是威海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从大海洋概念入手,系统、科学地分析了威海在海洋空间与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机制模式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过程性、结构性问题,并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文章立足于海洋发展的全过程,创新性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符合威海实际、切实可行地巩固传统优势、塑造新优势和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威海;海洋经济;海洋空间与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机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07-0085-05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1-2]。海洋经济发轫于海洋强国的历史逻辑,植根于发展与创新的实践逻辑,内核于质量与效益的内在逻辑,在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海洋经济开始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探索,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海洋领域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不断实现向质量和效益的跨越[3]。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近岸海域总面积1.13万km2,海岸线总长968km,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8[4]。威海区位独特、禀赋优良,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在促进海洋科学开发、深化对外合作开放、提升海洋综合实力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5],海洋产业作为威海重要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6]。威海市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始终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5个导向,全力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海洋经济在保持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威海坚持“海陆统筹”,接续实施两轮《威海市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和2021—2023年),高效建设16个重点园区、39个重大平台和236个重点项目,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海洋经济多元化、全过程、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5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7],北部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加快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东部以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为核心,加快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南部以蓝色碳谷为核心,加快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三大海洋经济板块全面起势,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迅速提升,全面进入“海陆一体、科技驱动、绿色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8]。
1.2 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攀升
坚持放大优势、补齐短板、突出特色,以“培育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条”为主线,在“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5+2+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实施海洋产业攻坚突破行动,全力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18年以来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2022年达到1249亿元,占GDP比重达36.6%,海洋经济呈现“总量快速提升、结构全面优化、动力明显增强、质量加速提高”的态势,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1.3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跃升
高层次海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零”突破,建设运行第一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引进了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黄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等15个高能级海洋创新平台,与60余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各类涉海创新主体规模快速扩大,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到356家,其中省级以上168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40家,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390家,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由资源驱动为主向以科技驱动为主转变。
1.4 海洋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三长合一”,开展全国唯一的海洋特色“无废城市”试点,累计实施“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0个,建成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7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5个[9]。全力推进海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程,成立全国第一个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全国唯一的海洋碳汇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和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完成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制定,规划建设全国首个海洋生态经济实体园区,蓝碳经济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1.5 海洋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四港联动”合作稳步推进,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业务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0.6%、9.9%;跨境电商进出口超过270亿元,同比增长近7倍,占外贸总额的比重居全省第一;成为衔接日韩与中亚、欧洲的跨境电商枢纽城市,“四港联动”做法入选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案例。积极参与全球海洋资源开发合作,海产品出口到85个国家和地区,40余家涉海企业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60个。举办世界海洋大会、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等高端展会,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威海,建立中欧膜技术研究院、中以蓝色海洋科技孵化器、中俄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海洋科技合作平台[10]。
2 制约威海海洋经济走在前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仍然存在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布局分散、层次偏低,呈现“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现象。立足经济发展规律和威海实际,系统性、全过程检视上述问题,深挖原因症结,主要有3个方面。
2.1 海洋空间与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不科学
一是海岸带开发利用日趋饱和,且受严控围填海政策限制,无法再向海一侧拓展空间,难以承载更多涉海大项目。二是由于历史原因,海岸带经济社会活动十分复杂,空间利用效率和质量不高。三是受政策、产业、技术等影响,海域空间使用不均衡、层次低,科学开发利用能力弱,缺乏良性循环机制。
2.2 海洋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足
一是海洋科技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缺少系统性、体系化工作机制,资源整合能力弱。二是海洋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和科研人才建设储备不足,且受虹吸效应的影响,“招才引智”“要素流失”压力较大。三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匮乏,投入严重不足,全市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只有248家,与海洋大市的地位及海洋产业体量不匹配。
2.3 海洋经济发展机制模式滞后
一是缺少海洋创新发展政策“工具箱”,资金引导和支撑能力不足,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协同不畅。二是园区化发展程度低,缺少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海洋产业实体园区。三是标准建设滞后,育苗、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模式化、标准化水平不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隐忧”。
3 推动威海海洋经济走在前的对策建议
3.1 塑造海岸带和近海海域空间开发利用优势
围绕“海陆统筹”,坚持“大集中、大集约”原则,考虑“地区经济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陆地经济向海发展”的需要,优化、拓展海洋产业发展空间。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开展海岸带和近海海域空间利用专题调研,摸清现状问题,分类统筹规划,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增强海洋环保产业、海洋先进制造业、港口、旅游、商贸、海洋特色园区的承载能力。二是整合提升渔港、码头、养殖场等资源,按照“全域四核、全面覆盖、集聚高效”的原则,集中打造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渔港载体,建设现代化渔港经济区。集中规划陆上服务区,集中建设智慧型、环保型海上养殖服务平台,推广生态浮漂等环保设备及地源水源热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离岸生态养殖。三是推动水产种业园区化发展,加快现代种业园区建设,推动育苗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集约高效的产业隆起带。四是创新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出台海洋牧场发展规划,构建现代海洋牧场综合体产业链技术体系,陆海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在陆地建设环保性、观赏性、研学性的现代育苗工厂、海产品加工厂、海产品交易中心等;在海上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养殖+休闲”大网箱、游艇、休闲海钓船等,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丰富海上餐饮、休闲、体验产品,打造立体式、可循环的“海洋牧场+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五是推动港口转型升级,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布局、航线拓展、业务转型等,为重点港口及配套产业预留足够发展空间,深化“四港联动”,推动港口集约化和港产城融合发展。推进特色差异化发展,整合山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央企和保税等资源,做实东北亚水产品交易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集暂养、加工、物流、集散、交易于一体的水产品贸易基地。六是推动修造船业集约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抓住修造船业复苏时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分类治理闲置资源,将有设计、有基础的闲置码头、厂房等利用起来,清理处置落后产能和劣质资源,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加强生产力改造,重点发展高端客滚船、邮轮、游艇等产品,集中拓展修船业,努力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造船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修船基地。
3.2 塑造深远海空间开发利用优势
从资源利用制度、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着手,探索开展海域分层确权、建设重要基础设施,提前规划布局深远海空间利用,抢占发展先机。一是发展深远海养殖,根据养殖品种特性和威海市深远海环境特点,合理划定深远海养殖功能区,科学确定深远海养殖活动[11]。加强技术研发,开展黄条鰤、鲑科鱼类等高附加值深海养殖品种和“陆海接力”“南北接力”等养殖模式的研究探索,突破人工繁育、营养与配合饲料、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技术,保障深远海养殖业健康发展。提升先进装备化水平,深化“深蓝行动”,引导企业在适宜海域,建设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海上平台、养殖工船等。二是建设海上风电场,坚持“总量控制、科学合理、产业协同、规范推进”的原则,根据山东省海上风电场规划,细化威海市海上风电场布局建设[12],依托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海上风电用高端球墨铸铁零部件制造基地等建设,探索设立新型海上资源立体化开发试验场。三是拓展深远海产业,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和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探索发展海洋资源勘探、深远海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等产业,全面抢占深远海空间开发利用先机。
3.3 塑造海洋科技创新优势
一是加强协同推进,完善海洋科技工作机制,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创新要素协调配合,最大限度优化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构建空间布局合理、板块与链条联动、全域资源融合的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孵化体系。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发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等现有重点平台示范效应,持续引进新的高能级平台,积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完整的细分产业创新链条。做实做强现有涉海创新平台,再储备打造一批市级涉海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构建覆盖各层级、系统完善的海洋创新平台体系。三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完善“揭榜挂帅”等有效机制,围绕水产品精深细加工、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开展集中攻关,扩大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四是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重点培育行业特色鲜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平台。
3.4 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机制模式优势
一是加强政策创新与协同,根据产业培育、生态保护、企业发展等实际需求,对现行各类涉海政策进行梳理、汇总、评估,整合多部门、多领域政策资金,建立海洋政策“工具箱”,設立海洋经济专项资金,把有限资源精准投放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做强海洋特色园区,出台支持海洋产业园区化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发展定位、产业基础、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实际,推动园区归并整合、优化布局、创新提升,增强园区核心承载能力,夯实海洋重点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三是推进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全面掌握海洋资源禀赋和环境特点,为产业布局和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分行业、分层次、分品种、分产品,推进育苗、养殖、加工产业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全链条、全环节标准化体系化建设,提升前端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中端的生产工艺改造和“机器换人”,完善后端的物流、市场、品牌发展机制,不断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低质低效循环的结构性矛盾,打造颇具特色的海洋生物大产业链、大供应链。
3.5 塑造海洋生态价值实现优势
一是持续扩大海洋生态产品供给,坚持“陆海生态一体化”理念,深化陆源污染物治理,开展入海排污长效整治,建立健全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切实保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扩大海草床修复、增殖放流规模及碱蓬、柽柳等种植面积,加快推进退养还滩、退养还湿和岸线整护。二是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直接实现,擦亮“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品牌,整合开发“山、海、岛、湾、滩、泉”等优质资源,进一步丰富“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海上看威海”产品线,持续推进滨海生态旅游多元化发展,打造休闲观光、深度体验、游艇垂钓、体育健身、健康养生等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三是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间接实现,做实焦念志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等既有平台,加快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实体园区、海洋碳汇交易平台,推进方法学研发、蓝碳交易等重点任务,培育壮大蓝碳经济,拓展海洋监测探测装备、海洋节能环保装备、海洋生态服务等海洋绿色生态产业,打造海洋新经济全国样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曦.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7):10-13.
WANGXi.Evaluationofhigh-qualitydevelopmentofmarineeconomyin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J].CooperativeEconomyandTechnology,2022(7):10-13.
[2] 盖美,何亚宁,柯丽娜.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942-965.
GAIMei,HEYaning,KELina.ResearchonthedevelopmentqualityofChina'smarineeconomy[J].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22,37(4):942-965.
[3] 刘广东.新时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实践探索及前景展望[J].海洋经济,2022,12(2):1-10.
LIU Guangdong.Historicalorientation,practicalexplorationandprospectofmarineeconomicdevelopmentinthenewera[J].MarineEconomy,2022,12(2):1-10.
[4] 刘缵延,王吉明,赵祖龙,等.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38(5):53-58.
LIUZuanyan,WANGJiming,ZHAOZulong,etal.TheexplorationandpracticeoftheconstructionofmarineecologicalcivilizationinWeihai[J].OceanDevelopmentand Management,2021,38(5):53-58.
[5] 林战平,李芳.威海市海洋强市建设研究[J].经济动态与评论,2019(2):159-166+216-217.
LIN Zhanping,LI Fang.Research ontheconstruction ofWeihaistrengthenedin marineeconomyCity[J].EconomicDynamicsandReviews,2019(2):159-166+216-217.
[6] 樊鑫,宋新刚,邓旭,等.国内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及对威海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9(10):28-32.
FANXin,SONGXingang,DENGXu,etal.Analysisofthedevelopmentofmarinehigh-techindustryathomeandabroadanditsenlightenmenttoWeihai[J].Landandresourcesintelligence,2019(10):28-32.
[7] 张海波.加压奋进攻坚突破努力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20(Z1):106-111.
ZHANGHaibo.Throughpressurizingandforgingahead,tacklingtoughproblemsandmakingbreakthroughs,westrivetobethe vanguard ofthe province[J].Shandong EconomicStrategyResearch,2020(Z1):106-111.
[8] 孙艺嘉,宫子媛.巩固优势、发挥特色推动海洋经济实现突破发展[N].威海日报,2022-01-04(001).
SUNYijia,GONGZiyuan.Consolidateadvantages,giveplaytocharacteristics,andpromotethebreakthroughdevelopmentofmarineeconomy[N].WeihaiDaily,2022-01-04(001).
[9] 庞云龙.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效果初探[J].绿色科技,2020(2):253-256+259.
PANGYunlong.PreliminarystudyontheconstructioneffectofWeihaimarineecologicalcivilizationdemonstrationzone[J].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2020(2):253-256+259.
[10] 牛余泽,刘缵延,赵祖龙.威海市海洋经济招才引智工作调研及建议[J].齐鲁渔业,2020(10):42-44.
NIU Yuze,LIUZuanyan,ZHAOZulong.InvestigationandsuggestionsonmarineeconomyinWeihaiCity[J].QiluFishery,2020(10):42-44.
[11] 徐皓,刘晃,徐琰斐.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现狀与展望[J].中国水产,2021(6):36-39.
XU HAO,LIU Huang,XU Yanfei.CurrentsituationandprospectofChina'sfar-reachingmarineaquaculture[J].ChinaFisheries,2021(6):36-39.
[12] 马哲,党安涛,李彬,等.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39(2):77-81.
MAZhe,DANG Antao,LIBin,etal.Highqualit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offshorewindpowerinShandongProvince[J].OceanDevelopmentand Management,2022,39(2):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