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新时代不屈的“锡流”
2023-08-21王冬艳
文/本刊记者 王冬艳
“今天,祖国繁荣强盛,岁月和平安好;我们从小到大,衣食无忧,住行不愁。现在我明白,先辈们吃尽了所有的苦,走完了所有的坎坷,打下了所有的仗……才换来一个崭新的中国……”2023年5月20日,无锡师范附属太湖新城小学六(2)班学生顾匀泽在南京参加江苏省“少年儿童心向党”小红星红色故事展演活动。舞台上的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五分钟左右的演讲一气呵成,和音乐以及身后大屏幕的视频内容配合得恰到好处。
爱上演讲
顾匀泽演讲的作品叫《不屈的锡流》,是父亲顾翔带着他一起创作完成,并由父亲和无锡市少年宫语言社团老师林云共同培训指导演讲。
故事讲述的是1937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前夕,为保存力量,同时扩大宣传抗日救亡主张,党组织决定组织一批进步爱国青年撤离无锡。这批年轻人汇集到陆区桥小学集中出发,踏上西行的征程。这批西行的爱国青年叫做“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简称“锡流”。征程中磨难重重,锡流成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跋涉,途经苏、皖、赣、豫、鄂五省,行程千余里,分别抵达武汉、南昌,将剩余经费悉数上交党组织,“锡流”成员正式投入抗日队伍。
顾匀泽今年12岁,小学一年级时参加了无锡市少年宫的主持表演班。“刚进班时,他很调皮,上课捣乱,我布置的任务也不好好练习。”林云回忆说。顾匀泽的爸爸顾翔是学理工科的,在供电公司从事电力调度,能讲又能写,还做过主持、参加过演讲。他了解到顾匀泽的课堂表现后,常常在课后带着他一字一句地读,纠正了他很多不好的习惯。在陪伴的过程中,顾翔惊喜地发现,儿子在这方面很有灵性,给他的意见,都能领会并且做到。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发现这孩子进步很快,对自己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林云说。
顾匀泽在无锡市少年宫的表现越来越好,获得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比如在集体节目中领诵,担任文艺比赛的主持人。顾匀泽四年级的时候,参加了无锡市中小学生主持人大赛,以最小的年龄拿到了小学高年级组的金话筒奖。自那以后,他就成了少年宫语言社团的“台柱子”,经常参加比赛。
创作演讲稿
2022年,中国儿童中心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百宫千馆万校少年儿童讲述党史故事的活动,邀请参与者录制一个讲党史、党员或者纪念馆故事的视频。直到截稿前一个星期,林云来催稿,顾翔才意识到自己把截稿时间弄错了。“只剩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说实话已经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他和顾匀泽商量后,被儿子坚持参赛的信念所感染,反而有了“一定要把这个事做好”的念头。
于是,顾翔连夜选材,并完成初稿。“我们是无锡人,想讲与无锡有关的故事,锡流的故事很打动人。”最大的压力在顾匀泽身上,他拿到稿子后必须在三四天内背到烂熟于心,而且,这份稿子还在不断地修改中。当时正值期末,学习任务很重,顾匀泽白天背一部分,晚上回来先写作业,然后由父亲辅导当天所背的内容该怎么演讲,一起讨论语句怎么读得舒服、通顺,再连夜修改。
“后来,我跟林老师讨论后觉得还要加一段个人感悟。我让顾匀泽先自己谈谈,这几天读了无数遍故事有什么感想,我再进行引导,一起讨论,然后就形成了演讲稿的最后一段,所以这一段,是他准备最晚却在后来的排练中演绎得最好的一段。”
到视频录制的前两天,顾翔去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实地考察,回来后又对稿子进行了微调,最终成稿为《不屈的锡流》。数次修改,顾匀泽背稿背到崩溃大哭,顾翔就在一旁陪着他,等他哭完后平静下来,再继续排练。“我没有因为他哭觉得他软弱,因为我知道,这个太难了,我自己也参加过演讲,一篇稿子都是脱产准备大半个月。他前前后后加起来的时间可能还没有30个小时。相反,他哭完后能继续下去,我反而很佩服他,觉得这家伙平常嘻嘻哈哈甚至调皮捣蛋,真有事了还是能扛一扛的,没有撂挑子。孩子真的在一天天长大!”顾翔脸上禁不住有些自豪。
“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了纪念馆,却发现纪念馆闭馆。我联系上纪念馆的负责人,说明了情况,负责人特意赶来为我们打开纪念馆。”纪念馆内光线明暗区别很大,由于拍摄经验不足,顾翔没有提前准备补光设备,只好到周边的小店里买来手电筒补光。顾匀泽状态很好,没几遍,视频就拍摄好了。不久后,《不屈的锡流》入选中国儿童中心“优秀讲述视频”。
参加舞台展演
2022年9月,江苏省妇联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江苏省“少年儿童心向党”小红星红色故事讲演比赛,顾匀泽的作品获得了特等奖。2023年,经过选拔,顾匀泽又获得去南京参加展演的机会。
与拍摄视频相比,在舞台上演讲的难度要大得多,首先要对稿子更加熟悉,不管多么紧张,都要做到零差错,因为舞台没有重来的机会;还要跟着音乐的节奏,配合好身后大屏上播放的内容;演讲时表情要跟随作品情感而变化;要有自然的动作,一个人演讲,还要靠各种肢体语言把舞台撑起来。
顾匀泽在上台演讲前一遍一遍地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与节奏配合得恰到好处,只是对作品情感的把握上还有些欠缺。“所幸这次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可以准备,我带着他更详细地去了解了锡流的故事.我跟他说,你现在12岁了,作品里的孩子有的也只有十四五岁,想想三年后的你,要去经历这样一场流亡,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样聊完后,我看到了他眼里微光闪动,再次演讲时,就能把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了。”
“经过舞台的检验,我看到他变得更加坚韧、乐观和自信了,相信这都将是他以后学习和生活的宝贵经验。演讲的主题很好,孩子们对先辈们经历的苦难有了更深理解后,才会懂得珍惜,有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翔说。